作者:王紅亮
冬至那天
那一天剛好是冬至,正式入冬的季節,冬至時間為七點十六分。
冬至的來臨,標誌著蒼涼又寒冷的冬天,就真的來了。
那一天,天氣非常惡劣。
北風帶著哨,不知疲倦地刮,中雨伴隨著雪糝,打擊著人世間。
呼嘯的北風,讓人感覺特別寒冷,雨加雪的天氣,打得人臉生疼。似乎就在一夜之間,殘酷的冬天不期而至。
有人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然而,對於有些人來說,自己的冬天才剛剛開始。以後的人生,沒有春、夏、秋,全是冬天。那種從未有過的殘酷現實,給人一種無以言狀的壓抑的感覺。那種感覺,猶如一座壓在身上的大山,讓人憋屈、難受、壓抑、傷感、喘不過氣來。
突發事故
冬至那天,儘管天氣很不好,北風凜冽,雨加雪的天氣,當班長的李大軸,還是和往常一樣,騎著摩托車,準時來到煤礦上班。
根據那天早班會的工作安排,當天的任務是,對主、副井架,進行日常維護和檢修,沒有其它臨時性的工作。
那天上午,李大軸帶著十幾個人,先對主井架進行了維修。主井架維修,沒有什麼事,進行得很順利,一個小時就完成了。
中午十分,李大軸又帶著當班檢修人員,對副井架進行檢修。
李大軸佩戴著安全繩,攜帶著檢修工具,開始攀爬副井架,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
當天是雨雪天氣,井架很濕滑,李大軸攀爬至副井架一半的時候,不小心一腳踩空,整個人從五十多米高的井架上摔了下來。
李大軸摔在地上就站不起來了。
他感覺脊背和腰部劇烈的疼痛。
煤礦上把李大軸送到縣城的醫院,又通知了他的愛人張巧。
張巧坐著煤礦上的汽車,緊隨其後,來到了縣城的醫院。
醫院檢查結果顯示:李大軸脊椎斷裂,腰椎粉碎性骨折。
醫生說:「根據我的臨床經驗,脊椎斷裂和腰椎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恢復完好率微乎其微,幾乎為零。李大軸今後的人生,不出現奇蹟的話,他應該是要躺在床上度過了。」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事故,李大軸感到很悲觀和絕望,他默默地留下了眼淚。李大軸深知自己的這個病,意味著什麼:
他這個大軸斷了,家裡失去了真正意義上的頂樑柱,依然成為家庭的累贅。自己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今後的日子咋過呀!
面對這意想不到的變故,張巧感覺猶如五雷轟頂,失聲痛哭。
李大軸在醫院住了三個月,在醫生的催促下,出院回家了。
張巧把李大軸安置好以後,隻身來到煤礦上,她流著眼淚對礦長說明了家庭情況。礦長說:「你這樣的家庭,著實夠可憐的。我看這樣吧,你來礦上上班,給你安排個正式工。你把你們的家庭搬到煤礦上的家屬院居住吧,便於煤礦上關心和照顧。」
一個月後,張巧帶著癱瘓的李大軸,一雙未成年的兒女,還有年邁的公公李乾,來到煤礦上,居住在了煤礦上的家屬院里。
就這樣,這麼一家人,在煤礦上的家屬院里安頓了下來。
再遭打擊
待一切安置停當後,張巧在煤礦上的洗衣室工作。
她每天上班八個小時,休息十六個小時,每個月有四天的公休時間。期間有倒班和換班等情況。
對於農村土生土長的張巧來說,乾洗衣室這樣的活兒,不感覺累,倒顯得很輕鬆。張巧說:「種莊稼的活兒比這活兒累多了,這活兒沒事,我能幹得了。」
還好,張巧還有公公李乾,平時,李乾可以在張巧上班時,照顧癱瘓在床的李大軸,接送未成年的孩子放學和上學,趕集買菜,給一家人做飯、洗碗等。這老漢,對家庭和子女,發揮著餘熱,起著應有的作用。
有天早上,天空飄著雨,地面濕滑,李乾打著雨傘,到三公里外的集市上去趕集買菜。
在返回的途中,李乾腳下打滑,隨即摔倒,造成腳腕骨折。
李大軸一個人躺在床上,都夠張巧心焦的了,現在李乾又腳腕骨折,躺在了床上……
張巧面對這樣的局面,顯得身心俱疲,感到既無助,又無奈。
可是,不管日子有多難,生活有多苦,日子還得一日一日的過,生活還得一天一天的熬。
她經常在外人面前大發感慨:我這一輩子,咋就這麼難,是誰把我帶到了人世間!
張巧用女性的柔弱肩膀,扛起了這個飄搖欲墜的家,她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的重任。
李大軸動情地說:「老婆,辛苦你了,讓你既當爹,又當娘,撐起整個家庭。」李乾說:「孩子,難為你了。大軸和我都成了你的累贅,對不起啊!」
每當張巧聽到這些,都扭過臉去,隨即就淚流滿面,然後緊皺眉著頭說:「你們都別說了!」
李乾腳腕骨折,以後就沒有再起身,兩個月後,就死去了。
張巧根據李乾的遺願,把他送回老家的老墳安葬。
張巧為李乾養老送終,盡到了一個兒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鼓勵張巧在外面找男人
李大軸情真意切地說:「張巧,你還年輕,還不到四十歲,不能整天伺候著一個癱瘓的人守活寡。要是真遇到合適的人,就再找個吧,你別苦了自己。」
當時張巧看似很生氣,她說:「李大軸,你說的是什麼話,你沒良心的,我是那樣的人嗎?你把我看成什麼人了?你咋這樣啊!」
李大軸別過臉去,不再言語。
李大軸流下了眼淚。
張巧說歸說,其實,早就在煤礦上上班不久,就找了男人。那男人是祖籍是山西的,包工隊負責人。只是李大軸不知道罷了。
五年後,李大軸久病於床,多種感官衰竭,帶著無限的眷戀死了。李大軸的遺言是:這一輩子,對不起張巧,真的讓她受苦受累了,自己死後,張巧一定要再找個好人家,千萬不要苦了自己。
對於李大軸的死,張巧的心裡可謂五味雜陳,什麼滋味都有。
張巧想:李大軸的死,對他來說是一種解脫,對她來說也是一種解脫。她受夠了那樣難熬的生活。
之後,她把李大軸弄回老家,安葬在了祖墳,埋在李乾的腳下。
張巧下定決心,今後,專心致志撫養兩個孩子,讓兩個孩子長大成人,了卻自己多年的心愿。
一年後,張巧和包工隊負責人領證結婚,他們兩個要攜起手來,把兩個子女撫養成人。
作品完成於2022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