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爺爺告訴孫女,若有紅衣女子來買紅棺材,告訴她:沒有

明朝時期,汝寧有個棺材鋪,那裡的老闆名叫張三楓,他早年是名斬妖除魔的道士,曾為平民百姓們做過不少善事,直到他去城裡斬殺一名厲鬼時,被厲鬼打成重傷,成了個殘廢,這才還俗過上普通人的日子。

那張三楓一生都沒娶妻,膝下有個叫清茹的孫女,是他在一個風雪交加的清晨撿來的,他非常疼愛這個孫女,對她可謂是百依百順,還傳授給她許多斬妖除魔的術法,而清茹是個勤奮好學的姑娘,從沒讓張三楓失望過。

他們本可以這樣順遂的生活,然而天卻不遂人意,在清茹十三歲這年冬日,張三楓感染了一場風寒,吃了許多葯也不見效,他整整在床上躺了半個月。

此時的張三楓好似老了十歲,鬚髮皆白滿臉褶皺,他在一日半夜突然驚醒氣喘吁吁,猛地吐出一口鮮血,隨後將清茹叫到跟前,鄭重其事的開口道:「爺爺我要離家一段時日,你要看好棺材鋪,切記,若有紅衣女子來買棺材,告訴她,沒有!」

那清茹畢竟是個小姑娘,她一時間忍不住趴在張三楓床邊痛哭,哭著哭著睡了過去,她再次醒來時,張三楓早已不知去向,清茹按照爺爺的囑託,一直守在自家棺材鋪,說來也怪,自從爺爺離開後,棺材鋪里一直沒有生意。

這日傍晚,清茹簡單地吃了頓晚飯,躺在床上準備睡覺時,外面突然傳來一陣敲門聲,來者是名女子,她的皮膚蒼白如紙,有著及腰的長髮,身著血紅色的衣衫,清茹給她開了房門,讓她進了棺材鋪。

那女子倏然飄到屋裡,稱自己要買一口紅棺材。

清茹還記得爺爺離家時的囑託,她開口道:「棺材鋪里的紅棺材,在上個月賣完了,現在沒有。」

房間的一個角落裡,分明擺著一口紅棺材,而小姑娘卻騙紅衣女子說沒有,她不由得怒火中燒。

紅衣女子飄到棺材鋪里唯一的紅棺材旁,繞著它飄了一圈,指尖摩挲在棺材板上,目光投向了紅棺材上的幾個字眼,她眼中冒出了精光,好似見到了什麼不得了的東西,倏然仰頭髮出一陣桀桀桀的怪笑。

那笑聲聽得清茹背後發冷,她不由得打了個冷戰,往後退縮了一步,好在那紅衣女子沒有在棺材鋪做過多的停留,她看完紅棺材就離開了棺材鋪。

三個月後張三楓回來了,他的病症已全部好轉,身體恢復如初,他給清茹講了個三十年前的故事。

那時的張三楓全靠著捉鬼營生,方圓百里的百姓家裡產生了鬼邪,多半要出門請他,而張三楓過去後,往往會把鬼邪斬殺個乾乾淨淨,直到一日他遇到了個難纏的女鬼,那女鬼生前名叫憐迎。

她是個水性楊花的風塵女子,成天到晚與一群男子廝混在一處,終有一日被幾名街頭混混拖入草叢,幾人強行侵犯了她,還在她掙扎時失手將她掐死,拋屍在亂葬崗。

瀕死前的憐迎胸中有股怨氣,這口怨念支撐著她的肉身不腐,每到了半夜就會出來害人,且亂葬崗里精氣充盈,她在精氣的滋養下,鬼力愈發強橫,不僅將曾侵犯過她的幾名街頭混混殺死,還牽連了許多無辜的男子。

村民們恐懼萬分,他們一同將這件事上報到當地官府,官府拿憐迎沒主意,遂請了個聲名遠揚的道士,那道士曾潛心修行過,頗有道行,一般的鬼邪都會在他手中灰飛煙滅,而憐迎卻是個別中的例外。

道士不是憐迎的對手,他被憐迎的鬼魂打得深受重傷,終生不能夠痊癒,道士從此離開了道觀,做了個普通人,還在鎮上開了家棺材鋪,靠著賣棺材營生,他本以為自己會這樣了卻餘生,卻不曾想那憐迎非常記仇,三番五次找上門來報復。

故事中的道士,就是張三楓本人,他前些日子之所以要離開棺材鋪,是提前推算到了憐迎會找上門,特意外出躲避災禍,而清茹僅是個小姑娘,與憐迎之間沒什麼仇恨牽扯,她不會主動為難她。

買紅棺材,不過是憐迎找上門來的借口,她真正的目的是找到張三楓,並將他殺死,而那口紅棺材上刻著張三楓的名字,這讓憐迎以為張三楓去世多時,自然而然的離開了棺材鋪。

真相大白後,張三楓帶著清茹搬了家,去到了別的城鎮居住,後來張三楓在外出的路上,遇到幾個正在嘮嗑的村民,從他們口中得知,憐迎已被擒住,押送到了陰曹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