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風流孽緣

清初,金陵有個官員,非常貪財而且吝嗇,生了一個很漂亮的女兒,名喚秋姬,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且還寫得一首好詩。

她經常拿詩拿給城中的一位王夫人請教,王夫人賢良淑德,深受婦人的喜歡和愛戴。

晚春的一天,女子偶爾吟出一首詩: 「花落花開總是春,惜春何必怨花神?別餘一種春光好,柳絮如花亦惹人。」

寫好詩後,她抄在一張小紙條上,由婢女送給王夫人,請她改正。

夫人看完,皺著眉頭說:「這姑娘是不是想用撒嬌來迷惑人一輩子?」

她在詩的後面寫了一段批語,強烈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婢女回來後轉述了王夫人的話,於是秋姬吸取了教訓,努力剋制自己的行為,不再那麼搔首弄姿。

取來《詩經》中的《關雎》《葛覃》等篇,每日吟誦。

這樣過了一年,魅惑習慣改變了一些。

不久,秋姬的父親因得勢而升職,並被派往山西做官,她即將跟隨父親去山西。

走之前,她去了王夫人家道別,指著牆上掛著的《葛覃》,乞求王夫人的臨別贈言。

王夫人當即吟詩一首,秋姬女性潔身自好,暗中暗含勸誡之意。

聽完王夫人背誦的詩,秋姬一句話也沒說。

回家後,她懂得了剋制自己,尊重自己。

一路上她始終牢記王夫人的教誨,不讓自己放縱一點。

雖然她經過的地方到處都有很多美麗的風景,但無論是在船上還是在車上,她都不往窗帘外偷看。

她真的像漢水南岸的流浪少女,沐浴著周文王的優雅,又像一棵孤枝的大樹,讓人難以攀援和棲息。

只是秋姬出生的時候,她父親夢見一個楚國的大夫來探望。

經詢問,他得知那是春秋時期的陳屈,由一位美麗的女子陪伴著。

雖然她已經老了,頭髮會變成銀色,但她的皮膚仍然細膩緊緻,散發著光澤,而且容貌異常妖冶,稱之為「秋夫人」。

陳屈告訴他: 「我們已經在冥界一起生活了將近兩千年。現在上天有命令要把這顆長春花帶到你家。你一定要好好照顧它。」

說完,他離開了那個女人,獨自離開了。

美女拉著他的袖子,很不情願,痛哭起來。

父親從夢中醒來,美女的聲音還在恍惚中。

他派人到側房探望妻子,得知女兒已經出生,剛剛落地。

他聽說後,很討厭這個孩子,因為他知道秋姬是一個不祥的美人,想拋棄她,但他猶豫不決,無法忍受。

女兒長大後,嚴加看管,只有十五歲以下的男人才能進她女兒的閨房。

雖然他找借口說是家裡的規矩,其實是因為女兒。

到了山西之後,他夢見楚國大夫貿然前來。

他請大夫坐在房間里和他聊天。

大夫一開口就說: 「你女兒已經長大了,應該嫁給我。否則,我怕她不能安定下來。」

父親認為冥界與世隔絕,不想同意這門親事

大夫生氣地甩開袖子,從座位上站起來,譏諷地說: 「我也不敢違背上天的旨意。只是因為我的舊愛刻骨銘心,所以我不得不向你提一個要求。誰真想當你女婿!」

說完,頭也不回。

父親醒來,更加擔心。

但是,當他看到女兒斯斯文文在一邊讀書的時候,他覺得那只是一個惡夢,並沒有當作一回事。

秋姬聽到了一點風聲,惱怒地說: 「哪裡來的這個鬼怪,竟敢用邪說惑亂人心!即使真有這種事情,難道人心安定堅韌,就不能勝天嗎?」

她憤憤不平,想剪髮出家當尼姑,家人極力勸住。

從此,她洗去妝容,成了一名女道士。

她整天靜靜地坐在一個房間里,連婢女老嫗也很難和她見面。

她給王夫人寫了一封信,說: 「自從聽了你的教誨,我更懂得改變自己。

平時只做些針線活,不背詩詞歌賦。

雖然途經瓜州、揚州淮水、泗州等地的名勝古迹,但遠處的山峰高聳蒼翠,近處的水碧綠清澈,完全不在我的腦海里。

沒想到,我被一個妖怪誹謗,說我是秋夫人後代。

秋夫人出生於一千年前,我出生於一千年後。

為什麼她要等到今天才投胎?

孩兒發誓堅守女人的貞操,永不嫁人,不辜負您對我的教誨。

這也許會讓妖魔鬼怪感到羞恥。白白搬弄是非一場,而使閨中女子增添光彩,長久保持純潔清白的身軀,就和璞玉一樣。」

這位王夫人打開信,反覆讀了幾遍,她很高興,說: 「這孩子真的改變了,前世因緣不值得說。」

一年後聽說秋姬死了,而且身首分離,夫人感到震驚極了,然而不知道為什麼會造成這場悲劇。

又過了一年,聽說有個官員因為有事離職,沒臉回老家,於是去了外省,而那個秋姬的死因真相就更難以了解了。

當時是康熙四十七年。

到了康熙四十九年,夫人的長子到晉地任官職,也就是女子父親原來做官的地方。他將母親迎接到晉地供養,竭盡做兒子的本分。

當王夫人到達那裡時,她驚訝地發現官府里有一半的房間是空的,門都鎖著,於是她問兒子為什麼。

兒子回答說: 「裡面有鬼,在黑暗中出現。一到颳風下雨的晚上,它就發出更大的噪音,所以沒人敢住在那裡。」

夫人聽了這話,頓時明白了,說: 「不會是上任老爺的女兒吧?請把封印解開,我會說服她離開這裡。」

兒子雖然知道了過去,但是非常害怕災難會影響到母親,極力勸阻。

王夫人不聽,執意開門,帶了一個年輕的婢女,當著眾人的面在門口坐下。全家沒人敢跟著她。

還不到午夜,就是有啪嗒啪嗒的聲音。

過了一會兒,風突然變得很大,寒意讓人毛骨悚然,過了很長時間才停下來。

這時,什麼也看不見,只有房間角落裡傳來一種聲音,好像有人在輕聲吟唱一首詩。

夫人仔細一天,是五言絕句。

裡面女子連連嘆氣,聲音很悲傷。

王夫人知道她是秋姬,夫人笑著說: 「看來這孩子情緣未了!」

於是王夫人回復了一道詩。

裡面女子驚訝地說: 「是我的老師。」

連忙上前,雖然外表隱蔽,聲音卻聽得清清楚楚。

她嘆了口氣, 「王夫人身體健康嗎?五年過去了,我的鬢角已經有點花白了。你想過我會死得這麼慘嗎?」

當她說話的時候,彷彿就在身邊。

小丫鬟年紀雖小,見女鬼走近,嚇得差點哭出來。

而這位王女士看起來泰然自若,問她悲慘死亡的原因。

秋姬回答:「上次我寫信,想向你陳述我的想法。我想你已經知道了。沒想到蓮花難改,蓮藕易纏。信剛寄出,我的姑姑已經到了。

因為姑父也是陝西的官員,要去京城等升職,所以把家人留在了父親的官邸,沒有帶在身邊。

姑姑有一個小兒子,只有十二歲,長得很漂亮。

因為是表弟,是自己的親戚,不避嫌,所以經常走進裡屋。

我很喜歡這個孩子,和他一起吃飯睡覺。

不久,表弟突發疾病去世。

父親和姑姑悲痛欲絕,問我表弟為什麼生病。

婢女中有個惡人,在我父親面前說我的壞話,說我和表弟有一腿。

我父親一直因為這事會懷疑我,所以經常打罵我。

雖然我是無辜的,但別無選擇。

幸運的是,醜陋的名聲從未傳出,我的父親仍然為我向縣尉求親,眼看就要結婚了。

突然一天晚上,一個兇殘的強盜潛入閨房,砍下了我的頭,然後逃之夭夭。

死後才知道這個人原來是某尉指派的。

在陰影里,我常常想報復他,但此人劍術純熟,難以接近,所以常常在夜裡發牢騷。

請不要責怪我,你們因此受到驚嚇。」

說完,悲痛欲絕。

王夫人譏諷地說: 「你在騙我!沒聽說過申生,孝道,鬼神不洗清冤屈,沒聽說紅線、隱娘有一時枉殺無辜的事情。

你性情如水,和表弟一起睡一起吃,怎麼能沒有牽扯?

怎麼又說弟弟因為身體太過虛弱而死?

那個縣尉,家裡養著劍客,怎麼能容忍家裡有蕩婦?他一定是害怕你父親的權勢,不敢退出這段婚姻。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內心充滿了怨恨和憤怒。

這就是為什麼我在你頭上放了一個白色的刀架。

王夫人還沒說完,秋姬就顯得很羞愧。

她緩緩說道: 「真的有這種事。夫人覺得我該怎麼辦?」

夫人知道她還是可以打發走的,於是神色嚴肅地說: 「看了你的上一封信,結合最近發生的事情,你真是一個重生的季夏。季夏的醜惡行為,在《詩篇》中傳播開來。你今天還沒有開始危害世界,破壞風化,這是你的大幸。

你應該遠離,躲在荒野里,與草木相處。

肯定會有一個曾經愛你的人來看你,也許會帶你一起回去。

如果你還在官邸,如果遇到一個正直的人,揮動他的智劍,你的靈魂就會毀滅,永遠沉淪,後果不堪設想。我就說到這裡,請你自己考慮吧!」

聽了王夫人的話,秋姬似乎明白了什麼,傷心地嘆了很久,恭恭敬敬地告退了。

走了幾步,微微露出身子,卻看到鮮血飛紅,五顏六色的衣服全紅了,就像一具無頭的屍體。

婢女一見嚇倒在地,夫人也頭暈目眩了很長時間。

此時,王夫人的大兒子突然從旁邊走了出來。

原來他擔心母親被鬼纏身,會出事,就悄悄跟在後面。

後來看到母親從容不迫地勸導教鬼離開官邸,印象很深,就沒有馬上露面。

後來見母親從從容容勸導教誨幽靈離開官府,非常佩服,所以沒有馬上露面。他扶著母親回到寢室。第二天,女子的蹤跡不再出現,衙署內才安全無事。向衙內一些吏役打聽情況,很少能講出女子的細節。

後來遇到一個縣尉去拜訪上司,母子倆留意了一下,見他身邊跟著一個人,虎頭虎腦的,左右看看,不一般。

我猜想是這個男人暗殺了那個女人。

王夫人長子入晉不久,某尉即辭而去,似知事已泄露。

夫人夢見一個女子披著冠披肩,前來答謝,說: 「我跟著楚大夫到了三湘,又能相聚了。」

古人評說:如果喜愛淫邪是源自一個人的本性,要教其改邪歸正,只怕相當困難,更何況是秋姬呢!所以她開始雖然態度誠懇地接受教誨,立誓堅守貞節,最終不免害死了十二歲的弟弟。照此下去,禍害何時才能窮盡?幸好劍客奮力一刀,杜絕了無窮的禍患。

取自清朝志怪小說,僅供人茶餘飯後的消遣,絕非宣傳此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