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員外成親夜酒後吐真言,新娘聽完後悄悄向他舉起了柴刀

書生許勝,一心想考取功名,光耀門楣,然而天不如人願,到他二十八歲這年,連個秀才的功名都還沒撈到。其妻秀紅,看他不是塊讀書的料,便三番五次勸他改志,另謀出路。許勝卻固執己地認為:只要功夫深,鐵棒都能磨成針。他相信困難只是暫時的,將來的自己,一定能功成名就,富貴非常。

因為這個緣故,許勝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秀紅雖然勤勞持家,經常做些針線活維持家用,但她一個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這種情況就導致了兩夫妻生活越來越窮困。

明朝萬曆十七年,秋日的一天上午,家家戶戶已經燃起了裊裊炊煙,又開始做中午飯了。許家的灶膛卻還是冰冷的,原來,前一天下午,家中就沒米了。秀紅和許勝已經餓了兩頓了。這日午時,許勝實在餓得兩眼昏花了,便進柴房找吃的。當他發現秀紅還未開始做飯時,便板著臉冷冰冰問她,「姓杜的,都什麼時候了你還不做飯?你是要餓死我嗎?」

「我昨天下午不是跟你說過,家中已沒錢買米了嗎?相公,你能不能去找人借點米?我,我已經找人借過多次,實在有些不好意思了。」秀紅紅著臉,很是難為情地回到。

許勝聞言,還有些余怒未消,「你前日不是賣刺繡掙了些銅子嗎?那些錢呢?該不會送到你娘家去了吧?」

秀紅哭著臉道,「總共賣了十二文錢,我抓藥都用完了。」說罷,秀紅喘著氣咳了幾聲。許勝見她十分難受,這才消了氣道,「罷了罷了,我去借點米就是了。」

話說得容易,然而辦起事來,卻十分困難。許勝厚著臉皮,在周圍鄰居處借了一圈,眾人都當他還不了,加上各自都不富裕,因此竟沒有一家願意再給他借米的。許勝沒有辦法,只得出了村,匆匆往鄰村走去。

張鵬與許勝是表兄弟關係,這小子就住在鄰村,這些年,通過做木工活,張鵬掙了不少錢財。這日午時,許勝厚著臉皮來找張鵬借米,當日張鵬出外幹活去了,並不在家。表嫂劉氏聽了許勝的來意後,便冷冰冰地回了一句,「我記得你一月之前去城裡參加縣試的時候,才從你表哥那裡借了一兩銀子。如今那一兩銀子都還沒有還,你怎麼好意思又來借錢借米?我們家又不是做善事的,你還是先把那一兩銀子還了再說吧。」

「我——我——」許勝無言以對,只得帶著滿腹委屈離開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想起這一波遭遇,許勝心中很不是滋味,這個時候他也才理解秀紅這些年來的不容易。一股愧疚之情,瞬間也衝上了心頭。眼見前方道路上有一片茂密的樹林,許勝只當林中無人,走進林中就嚎啕大哭起來。

不料,還沒哭多久,一個器宇軒昂的中年漢子,就走上前來安慰道,「小老弟,有什麼想不開的,讓你竟哭得如此傷心?」

「沒,沒什麼。」許勝見陌生人來了,趕緊止了哭聲,用衣袖擦了擦眼淚,再抬起頭來,看了來人一眼。這時他才發現,已經有兩個男人站在他面前了。其中一個中年漢子,穿得十分華麗,身份自然不俗,另一個年輕男子,穿得較為樸素,看上去應該是那中年男子的隨從。

「這是我們高家莊有名的高員外,小子,你遇到他算是走運了。」年輕男子見許勝投來詫異的目光,慌忙指了指身邊的中年男子作介紹。

只見高員外微微一笑,又問許勝道,「小老弟,看你樣子,應該是個讀書之人吧?高某最敬佩的就是讀書之人了,失敬失敬。」說罷,他向許勝抱了抱拳,又道,「這裡距高家莊也不遠了,你我相見一場,也算是緣分,不如跟我去家中吃個便飯,交個朋友。」

「多謝高員外的美意,不過——不過我娘子還在家中等我,恐怕有些不方便。」許勝倒是聽說過高員外的名字,但從未見過他,因此被邀請後還十分忸怩。

那年輕男子一聽這話便黑臉道,「我們員外好心請你去家中吃飯,你竟然不去,我看你真是狗坐轎子不識抬舉。」

「袁華,不得無禮。」高員外斥了那年輕男子一聲,又趕緊向許勝陪不是,並再次邀請許勝去家中做客。許勝擔心這老小子沒安好心,便又說道,「無功不受祿,還請高員外能夠諒解。」

「你說得沒錯——不過,我見你剛剛哭得十分難過,想必是遇到了什麼難事,所以特想問個明白。你若不願意跟我去家中吃飯,不如把自己心中的苦楚對我說明,高某若是能幫得上忙的,一定鼎力相助。」高員外抱抱拳,很是虔誠地說到。

許勝見他一臉真誠,心中忽然轉念一想道:他家應該不缺錢糧,剛剛又說想要幫助我,那我不如把剛剛的遭遇說與他聽,看看他到底能不能幫我。於是,慢慢地,許勝將借米碰壁的遭遇道了出來。

高員外聽完後不由得大笑道,「區區小事,何足掛齒?」那個隨從袁華趁機也說道,「我們老爺心善,經常開倉放糧救濟窮人,你今日遇到他算是走了狗屎運了。」

高員外點點頭道,「沒錯,這點兒小事,實在不是什麼難事。走吧許老弟,跟我去家裡走一趟,我這就送你一袋大米。」

許勝一聽這話,頓時激動不已,連連向高員外致謝。高員外也不廢話,將這小子帶到家裡,好生招待了一頓後,又親自送了他一袋大米,並交代道,「吃完了就再到我這裡來取。我家中什麼不多,就糧食多。」

「員外爺,您的大恩大德,許某如何報答?」許勝沒想到世間還有這等好人,當即又向高員外表示了感謝。高員外不僅送了許勝一袋大米,臨走時還送了他上百文錢財。

許勝拿著錢財,背著大米,高高興興地回家了。秀紅在家中等得老眼昏花,本來對許勝都沒抱任何希望了,但萬萬沒有想到,關鍵時刻,他竟帶了米和錢回來。她一高興,不由得上前就拉住許勝的手問道,「相公,這些米和錢,都是從表哥家裡借來的嗎?」

「非也,這是高家莊高員外送給咱們的。」許勝放下米,便將當時的遭遇說與秀紅聽。秀紅聽了這話,不但沒有一絲興奮之情,反而皺著眉道,「高員外距離咱們村倒也不遠,如果那個高員外真是樂善好施,怎麼這三年來,咱們竟沒有聽說過他?」

「或許是咱們孤陋寡聞了。反正他說了,這些錢財和大米,是送給咱們的,不要白不要。娘子,你不是還沒吃午飯嗎,快去煮些米飯吧。」經許勝一再勸說,秀紅才拿了些米,煮了兩碗白米粥出來。

如此過了兩三天,竟也相安無事。秀紅估摸著,高員外不會來找麻煩了,他當日施捨的錢和大米,肯定都是真心施捨的,於是她也就心安理得地用起錢,煮起米來。

這天下午申時,灰濛濛的天空忽然下起了瓢潑大雨。許勝放下書本,望了望屋外的大雨道,「還好沒有出去,不然就淋成落湯雞了。」就在這時,院門外忽然響起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誰呀?」當時,秀紅正坐在屋檐下做針線活,聽得這敲門聲,便謹慎地問了一句。門外的人揚長聲音道,「過路的,主人家,能借個地方暫時避避雨嗎?」

「這——」秀紅感到十分為難。許勝聽這聲音十分熟悉,像是在哪裡聽過。他不由得轉動腦子仔細一想,忽然一拍腦門道:這不是高員外的聲音嗎?難道他路過此地,遇到了大雨?正愁找不到機會報答他勒!許勝一喜,立即找了把大傘,跑到院門口將門打開。果然,高員外和隨從袁華正站在院門外。

此時,二人的衣服幾乎快要淋濕,許勝見狀,趕緊撐傘將二人迎進屋中。高員外打著哈哈道,「原來許老弟住在這裡,咱們還真是有緣啊。」

「確實有緣,員外,什麼風把您吹到這裡來了啊?」許勝一邊抽來板凳請高員外坐下,一邊吩咐秀紅上茶。秀紅看了高員外幾眼,總覺得他那雙眼睛有些不老實。不過想到他是自家的大恩人,也就沒有多想。

高員外笑著解釋道,「我收租,路過這裡,沒想到卻遇上了這瓢潑大雨。都怪袁華這廝,出門時忘了帶雨具。」

「對不起老爺,是我疏忽了,都怪我。」袁華趕緊埋頭認錯。高員外見他惴惴不安的樣子,趕緊又擺了擺手道,「我也只是說說罷了,並沒有責怪你的意思。」

許勝見狀,更覺高員外為人豁達寬厚,也更加敬佩起他來了。這個時候,秀紅送上了兩杯熱開水。許勝見水裡無茶,不由得責怪她道,「都說了這是咱們的恩人高員外來了,你怎麼連茶葉也捨不得放。」

「這,這不是還沒進城去買嗎?」秀紅紅著臉,很不好意思地回到。高員外趕緊擺了擺手道,「無妨,無妨,我喜歡喝白開水。」說罷,高員外端起杯子,看了看四處的環境。

屋中擺設十分陳舊就不說了,許多傢具物品,還破落不堪,看起來就十分寒酸。高員外將一杯白開水喝完,不由得詢問許勝,「家中就只你們夫妻二人了嗎?」

「是啊,我爹娘幾年前就病逝了。」許勝點點頭,黯然掉了兩滴眼淚。高員外盯著許勝又問,「你除了讀書之外,就再沒做別的營生了嗎?」

「確實沒有。全靠我娘子做些針線活貼補家用。」談及此事,許勝頗為羞愧地低下了頭。袁華趁機笑道,「一個大男人,怎麼能讓女人養活呢?許書生,說句不好聽的——你可能不是塊讀書的料,我勸你還是早點兒想辦法,謀個別的營生吧。」

「確實啊,坐吃山空。再這樣下去,終究也不是一個辦法。畢竟,我不能幫你一輩子啊!」高員外站起來,意味深長地嘆了一口氣。秀紅見他頗有些見解,趕緊乞求道,「還請高員外給我家相公指條明路。」

高員外一本正經道,「我倒是有許多掙錢的營生,就看你相公願不願意入伍,舍不捨得吃苦了。」

「我,我倒是不怕吃苦,可,可我沒有本錢啊。」許勝已經知道高員外做了幾門子生意,估摸著他經營有道,也是真心想跟他學習學習,但又擔心沒有本錢,因此猶豫不決。高員外笑著道,「本錢的事你不用擔心,只要你肯出力,賺了錢的話,咱們二一添作五,對半分如何?」

天下還有這等好事?許勝一喜,不由得問道,「這怎麼好意思呢?不過,不過這是做什麼生意?該不會違法吧?」

「哈哈哈,我做的都是正經的布匹生意。我從蘇杭進貨回來,在城裡開鋪面,你們夫妻可以去我新開的店裡,幫我賣貨。只要你們捨得吃苦,我保你們賺錢。」高員外又是一本正經地說道。

許勝和秀紅聽了這話,立即眉飛色舞地點了點頭道,「這事我們做得,感謝高員外拔刀相助!」

這件事情,說定之後,次日一早,高員外便派了馬車,將二人接進了縣城。從此,二人吃住都在布店裡,許勝一邊賣布,一邊讀書,秀紅則幫他打著下手。如此過了半年,二人竟分得白銀四十餘兩。得了這些錢財,二人自然又對高員外感恩戴德。

這時候高員外又對許勝說道,「幫我辦事,你始終都是在給我打工啊。不如我教你如何進貨,將來你有了本錢,完全可以自己開布店當老闆。」

許勝想想是這個理,於是又跟秀紅商量了一番。秀紅一聽這話也是樂了,立馬喜笑顏開道,「虧你還是讀書之人,竟沒高員外想得周到。以後賺了錢,可一定要好好感謝人家。」

「這是必須的!」許勝下定決心後,便跟著高員外出了海。前面兩次,都是一帆風順。然而到了第三次出海時,許勝竟掉在水裡淹死了。高員外命人將他屍體拉回布店,然後哭哭啼啼對秀紅說道,「是我沒有照顧好許老弟,害得他遭此厄運,秀紅——是我對不起你啊!」

「我相公一直不會游泳,我就擔心他跟你出海時會被水淹死,不料這事竟應驗了,是我沒有攔住他啊。不過員外爺,他究竟是如何被水淹死的?你不是跟他同船嗎?為何你們都相安無事呢?」秀紅望著高員外,心中竟是一陣生疑。

高員外這時就解釋道,「幾日之前,我跟許老弟一起出海。當天晚上,許老弟因為高興,喝了幾杯酒,結果去船尾方便時,一不小心落入水中。等我和船家聽到聲音,趕去救人時,已經找不到人了。」

「我們老爺為了撈你相公的屍體,次日還特意花巨資請了幾十個當地的漁民,你可要好好感謝他才是啊。」袁華又趁機說到。秀紅一聽這話,自然不好多問。

高員外擔心秀紅處理不了許勝的後事,於是又親自買來棺材將其裝斂,隨後又在城南買了塊墓地,將棺材葬了進去。秀紅看在眼裡,感激在心裡。

自許勝死了之後,高員外隔三差五地來到店裡看秀紅,趁機安慰她想開一點兒,千萬不要因為失了許勝而變得鬱鬱寡歡,畢竟她後面的路還很長。高員外的這一番噓寒問暖,自然贏得了秀紅的好感。

許勝走了一個月後,不少媒婆就開始找到秀紅,表示要給她說媒了。秀紅起初沒有在意,而且表明這輩子不會再嫁人了。但經不起這些媒婆軟磨硬泡,她最終只得改變了主意。也不知高員外從哪裡聽說了秀紅想嫁人的消息,竟托來媒婆表示:想娶秀紅為九姨太。

秀紅想到這一年時間以來,他們夫妻沒少得到高員外的照顧,他是他們家的大恩人。如果嫁給他的話,將來生活不僅有了著落,還能報恩,如此一舉兩得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於是,秀紅答應了高員外的提親。

七日之後,高員外便舉行了迎親大禮。當天晚上,高員外因為高興,多喝了幾杯酒,在入洞房之時,他情不自禁地對秀紅說道,「親愛的小紅啊,你不知道,老爺我為了得到你,簡直是費盡了心機啊!」

「什麼意思?」秀紅覺得高員外是話中有話,便一再追問。高員外正在醉酒狀態,便毫不顧忌地說道:「哈哈哈,你可能還不知道吧,許勝那個短命鬼,是被我推入水中淹死的。」

原來,早在一年半之前,高員外就看上了年輕貌美的秀紅。可那個時候,秀紅已經嫁給許勝了。高員外知道,明搶肯定是不行的,不但得不到佳人,還有殺頭的危險。於是,高員外精心布局:先是想辦法接近許勝,然後假意帶他做生意掙錢,最後找機會送他上路,等他死了,再找媒人向秀紅提親。

不得不說,高員外這些計劃都十分成功地實現了。可因為他興奮過頭,竟在醉酒後將事情始末原原本本地告訴了秀紅。他本以為秀紅這時已經死心塌地地愛上了他,不料秀紅聽了他這個惡毒的陰謀後,立即去柴房找來一把刀子將他結果了。秀紅夜殺新婚丈夫雖然犯了死罪,不過卻是情有可原。因此當高家人將她五花大綁了送進縣衙,縣令又拘來袁華查明此事真相後,最終竟將秀紅無罪釋放了。可憐那個高員外,最終落了個「竹籃打水一場空」不說,還把自己的命都丟了,這還真是得不償失啊。

這個故事大概可以告訴我們:①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出門在外,一定要多留個心眼,千萬不要對任何人都敞開心扉啊。②朋友不可亂交,因為有很多人接近你,都是帶著些目的地。③俗話說「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凡事不能做得太絕,否則害人害己,貽害無窮。④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切記不可貪色。


本文根據《龍圖公案》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