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廚子給妻妹送肉,妻妹說你陪陪我,他蒸肉饅頭逃過一劫

清朝年間,江淮一帶有個廚子名叫孫二郎,他廚藝精湛,為人還心善。那幾年家鄉大旱,很多人靠挖草根充饑,餓得奄奄一息。

孫二郎見了,不顧妻子反對,將家中僅剩的一點存糧拿出來做成饅頭,一個個分發給飢腸轆轆的災民。其中,有個枯瘦老者帶著一個小孩面露感激接過饅頭後,他猶豫一番,從懷裡拿出一個破陶瓷碗遞過來。

「前輩,您……您這是何意?」孫二郎一臉不解。

老者無奈笑了笑,用粗糙的手輕拍孫兒,說道,「年輕人,這是老夫的傳家寶,如今老夫的妻兒都已經去了,就剩下我們爺倆了。傳家寶不如白饅頭實用,還希望你多給幾個。」

一旁的妻子杜明月聽了輕聲譏諷,「一個破碗而已,能值幾個錢?」

孫二郎立馬瞪了妻子一眼,他拿了好幾個大饅頭遞過去,謝過老者後收下了陶瓷碗。

為啥要收下破碗?一方面,孫二郎不想讓老者難堪;另一方面,他總感覺這碗不簡單,有種說不出來的神秘。

大旱持續了幾個月,終於迎來了一場大雨,而孫二郎家的存糧也救濟完了,妻子杜氏整天在他耳邊嘮叨。

孫二郎安慰妻子,日子總會慢慢好起來的。

不知道是陶瓷碗給他帶來好運,還是孫二郎辛勤勞動的結果,他的名氣越來越大,很多人家辦紅白喜事都請孫二郎去當主廚,口袋漸漸鼓了起來,日子越來越紅火。

而妻子杜明月整天在家養尊處優,這引起了她妹妹杜水月的妒忌。

話說杜水月,是當地有名的美人,無奈她命不好,丈夫彭進是個書生,在一次去省城參加考試時出了意外,不慎跌落山崖,就這樣,年紀輕輕的杜水月成了寡婦。

杜氏姐妹都是心高氣傲之人,曾幾何時,妹妹譏笑姐姐看走了眼,嫁給廚子有啥好的,日子過得窮酸。而自己嫁給書生,有朝一日若是丈夫能夠金榜題名,將會有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

如今風水輪流轉,妹妹成了寡婦,姐姐的日子越來越好,自然讓妹妹心存妒忌,姐妹倆的矛盾越來越深。

孫二郎很同情妻妹的不幸,時常做些好吃的去看望她,只是每次妻妹都會冷眼相待。

一天,孫二郎割了兩斤肉,準備給妻妹送一斤過去。

誰知,到了妻妹家,孫二郎總感覺有些不對勁。

首先,大白天的妻妹家不僅大門緊鎖,連窗戶都是緊閉的;其次,懷裡隨身攜帶的那隻陶瓷碗,似乎鬧出了什麼動靜,竟然發出輕微的沉悶響聲。

這些年來,孫二郎帶著它出門當廚子,一切都是順順噹噹,走夜路時也很安全,從沒發生過奇怪的事情。

事出反常必有妖!

孫二郎沉思片刻,還是走過去敲門。

敲了好一會兒,屋內才傳來一句慵懶的聲音,「誰啊。」

「孫二郎,你姐夫。」孫二郎大聲回答道。

門打開後,孫二郎神色一驚,妻妹穿著艷麗,像是特意打扮了一番,一雙美眸望來,不由得心裡直突突。

進屋後,妻妹熱情招待,還一臉笑意對他說,「姐夫,你這一路辛苦了,你看馬上也要天黑了,要不你就先休息會,多陪陪我好嗎?」

話音剛落,孫二郎一臉難堪,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驀然間,有個聲音傳來。

「恩公,屋子裡有妖氣,你去做一籠肉饅頭,老夫有辦法救你。」

孫二郎大吃一驚,循聲望去,四周空空如也。驀然間,他似乎恍悟過來,這聲音竟然是從陶瓷碗中發出來的。

他快速思考著,今晚的妻妹確實不對勁,還是按照老者的指示去做吧。

於是,孫二郎假裝露出笑意,「妻妹啊,你好久沒有嘗姐夫的手藝了,要不姐夫給你做一籠肉饅頭如何?」

妻妹聽了以為孫二郎答應了今晚不走,她求之不得,連忙說道,「那好啊,我去燒火。」

做肉饅頭是孫二郎的拿手絕活。和面,剁肉,分小劑子,包餡……整個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等肉饅頭快要蒸熟時,耳邊又傳來老者聲音,「恩公,你拿一碗肉饅頭去供奉,老夫好請幫手來。」

肉饅頭出籠後,孫二郎點點頭照做了。

這時,妻妹眉目含情走來,正要摟著他的腰,驀然間,一個黑影憑空出現,他一聲厲喝,「狐妖,你休要害人!」

妻妹美眸怒睜,連忙後退幾步,她現出原形,果然是一隻狐狸。

孫二郎心有餘悸退後幾步,對狐狸精說道,「快說,我妻妹在哪裡?」

狐狸精哈哈大笑,「還是先考慮你自己吧。聽說身上有無量功德之人對我妖族來說是大補之物,今晚我就來一飽口福。」

說完,狐狸精張開大口,面露凶意。剛剛出現的黑影幻化成一個大力士擋在孫二郎面前,「咕嚕」一聲就把肉饅頭全部塞進嘴裡。

一開始,狐狸精不把他放在心上,直到大力士口吐仙氣,狐狸精才慌了,撒腿就準備跑。

大力士冷哼一聲,跺跺腳,狐狸精就被震暈了,把一旁的孫二郎看到目瞪口呆。

接著,大力士把狐狸精收進了衣袖中,身子才緩緩消失。

「恩公,這大力士不簡單,是天界的天兵,老夫能夠將他請來也是運氣好。你救了我子孫一命,如今我也救你一命,算是互不相欠了。」

老者說完,孫二郎手中的陶瓷碗立馬碎裂了。

逃過一劫的孫二郎,抹了抹額頭上的汗珠,他在地窖中找到了妻妹。妻妹感恩姐夫的恩情,內疚不已,此後再也沒有冷漠相迎。

回到家,孫二郎將此事告知妻子,妻子聽了後也是滿臉羞愧,她決定和妹妹和好。

而孫二郎,愈發堅定了要多行善事的念頭,經常拿出家中餘糧接濟貧困人家。

據說孫二郎夫婦都活到了八十歲才無病而終,也算是善有善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