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小姐收留乞丐,乞丐卻一直偷她的東西,小姐高興地笑了


山西最南端的黃河岸邊有個清河鎮,鎮上有個李員外李有財,清河鎮的首富,鄉下有良田五百多畝,鎮上開了一個錢莊,一個油坊,一個豆腐坊,牛馬成群,長工、短工、家丁、傭人近百號。

李員外十八歲時,父母給他娶了十里八鄉最漂亮的姑娘賈氏。賈氏過門後,為李家生了一男一女,兒子叫李繼宗,女兒叫李繼蘭,之後,賈氏再無生養。

女兒李繼蘭不僅美若天仙,而且天資聰穎,善良孝順。

繼蘭三歲時,李員外把她抱到書房,她看著柜子里的書和桌子上的筆墨紙硯,高興得不得了,把自己能夠夠得上的書統統翻了一遍,儘管她還認不了多少字,但那種喜歡卻是很少見的。翻完能夠夠得著的書後,她又纏著李員外把高處的書也拿下來讓他「讀」。翻完書籍,她又開始拿起筆寫字,直弄得滿手滿臉都是墨。李員外說,唉,可惜是個女娃。

而賈氏生兒子繼宗時,由於難產,孩子在母親肚子里受到影響,生下來有一點智障,有事沒事總是傻笑,讀書求功名,光宗耀祖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光宗耀祖都是小事,接下來發生的一切讓繼宗死了也沒弄明白。

賈氏生不出孩子了,李員外便想再納妾,但賈氏堅決不同意。她想,我兒子怕是一輩子都需要人照顧,他和員外百年之後兒子怎麼辦?如果小妾生一個兒子,他親生的兒子就得讓出一半家產,如果生兩個兒子,她兒子最多只能分到三分之一家產,即便是生個女兒,也會陪嫁,所以,絕不能讓李員外再納小妾。

而李員外一向懼內,見夫人死活不同意納妾也就算了,看著兒子繼宗一臉傻笑,他也覺得給這個智障兒子應該多留點,不然,一輩子要可憐了。

家財萬貫卻人丁不旺是李員外這輩子最大的遺憾。

李員外姊妹三個,上有一個姐姐叫李有蘭,下有一個弟弟叫李有富。姐姐有蘭嫁得不錯,大戶人家,但弟弟有富卻名不副實,家境一般,靠著哥哥李員外的幫襯,也只能算個中等人家。不過,有富雖然不富,但人丁卻興旺,生了兩個女兒,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大都已經出嫁,三個兒子老大娶了媳婦,老二二十三,因蓋不起房子,沒有姑娘願意嫁過來,最後還是李員外出錢幫他蓋起房子才娶了媳婦。老三李建文最小,也十九歲了,也到了娶媳婦年齡,但給老大老二娶媳婦已經債台高壘,所以,一兩年內還娶不起媳婦。

老三李建文精明能幹,嘴又特別甜,經常來李員外家找表妹李繼蘭玩,來了總是大伯大娘的叫,還會給坐著休息的李員外捶捶背,給大娘賈氏捶捶腿,熱天的時候,給大娘扇扇子,除此以外,李建文還特別會照顧堂哥李繼宗,繼宗也喜歡與建文一起玩。員外和夫人都很喜歡這個最小的侄子,所以,李員外便讓他到自己的錢莊幫忙做事,一個月開二兩銀子的工錢,和掌柜的工錢都差不多。這也是想讓弟弟儘快把房子蓋起來,為建文娶媳婦。

李建文每次來到大伯家,都要給繼宗帶一些好吃的和好玩的,繼宗非常開心,也最喜歡這個堂弟,一天不見建文,就鬧著要去找。

然而,儘管繼宗很開心,但他的身體卻越來越弱。李員外對夫人說:「繼宗這個樣子,我們百年之後怎麼辦?誰照顧他?還是給繼蘭找個上門女婿吧。」賈氏道:「也只能這樣了。」

建文對員外和夫人說:「大伯大娘,你們別擔心,你們老了我來照顧,繼宗哥我也照顧,你們放心吧。」

李員外和夫人都很感動,那麼多侄子侄女,只有建文對他們和繼宗好。賈氏對李員外說:「建文也該娶媳婦了,咱們出錢給他也蓋一座房子,幫他娶個媳婦吧。」李員外說:「我也有這個想法。」

於是,李員外又出錢給建文蓋了一座房子,而且比老二的房子還大還好,又出彩禮幫建文娶了媳婦。

繼宗的身體越來越差,走路也是有氣無力,即使在院子里走兩圈也氣喘吁吁。由於他離不開建文,建文乾脆天天來大伯家陪著繼宗。

繼宗最喜歡吃建文給他帶來的那種糖。有天半夜,繼宗鬧著要和建文玩,李員外和賈氏沒辦法,派人去有富家把建文叫了過來。

李員外對賈氏說:「這樣也不是辦法,建文是成過親有媳婦的人,總不能為了繼宗讓他媳婦獨守空房吧?要不和有財商量一下,把建文過繼給咱們,讓他們搬過來住,這樣建文照顧繼宗方便些……」賈氏說:「你可考慮好,過繼給咱們,將來我們老了,會不會給繼宗和繼蘭帶來麻煩?我覺得還是給繼蘭招個上門女婿比較好,繼蘭畢竟是繼宗的親妹妹……」李員外說:「你說的我也考慮過,但眼目下咱就過不去,也顧不了那麼多了,繼宗這樣子,多一個人照顧總是好的,即便建文不管,不是還有繼蘭嗎?」賈氏也只好答應。

於是,李員外便到弟弟有富家商量過繼的事。有富兩口子當然十分願意,這樣一來,不僅自家多了一座房子,哥哥有財的萬貫家財也有兒子一份,而且,哥哥和嫂子百年之後,李家的財富不就都成兒子建文的了嗎?

於是,李建文成了李員外的養子。

而李繼蘭對這些家庭瑣事根本就不感興趣。這天,她和母親賈氏去青龍寺給哥哥繼宗進香許願,讓觀音菩薩保佑繼宗的身體能好起來。

回來的路上,遇到一個乞丐躺在地上,年齡看上去和繼蘭差不多。

繼蘭說過去看看,賈氏說:「一個叫花子有什麼看的?」繼蘭說:「他躺在地上,不是病了就是餓暈了,我們剛拜過菩薩,不能見死不救吧,不然,菩薩也不會保佑我哥,還是去看看……」賈氏只好跟著繼蘭走過去。

來到乞丐身邊,繼蘭拍了拍乞丐的肩膀說:「醒醒,你怎麼了?」

過了一會兒,乞丐醒了。繼蘭問他怎麼了?乞丐說餓暈了,三天沒吃一點東西了。繼蘭和母親身上啥也沒有,說你起來跟我回我家給你飯吃。

乞丐站起來,跟著繼蘭母女回到繼蘭家。繼蘭讓廚房趕緊做一個人的飯拿過來,然後讓乞丐洗洗手臉準備吃飯。

不一會兒飯就做好了,乞丐狼吞虎咽一連吃了三碗飯一個饅頭,又吃了一盤豬頭肉。

吃過飯,乞丐看上去精神多了。繼蘭問他是哪裡人?乞丐說,老家咸陽,逃難出來,流落到此。

繼蘭又問他接下來有什麼打算?乞丐說,不知道,走到哪裡是哪裡吧,反正到哪裡也是討飯。

繼蘭問他叫什麼,願意不願意留在她家做個喂馬的小夥計?乞丐說:「我叫天賜,只要有吃有住,留下最好……」

「那好,我家喂馬的李叔年齡大了,一個人有點吃力,你就去幫他,也認真學著點,過兩年李叔干不動了,你也可以獨當一面了。」繼蘭說。

「謝謝姐姐收留我。」天賜說。

繼蘭說:「嘴倒是很甜,你多大了叫我姐姐?」乞丐說:「虛年十七,姐姐呢?」繼蘭說:「我比你大一歲。」

就這樣,乞丐天賜留在李家做了喂馬的小夥計。

建文對繼蘭說:「繼蘭啊,幹嘛對一個叫花子這麼關心?」

繼蘭說:「正因為他是叫花子,無家可歸,我才關心他,你不是很善良嗎,怎麼連這也不明白?」

建文說:「這年月,外面叫花子那麼多,你能關心過來嗎?」

繼蘭說:「的確關心不過來,但關心一個算一個,而且遇到了總不能見死不救吧……」

「好好好,還是繼蘭妹妹善良,說得有道理……」建文說。

天賜和李叔一起住在馬棚里,雖然有些氣味,但李叔說冬天很暖和。

繼蘭的房間在二樓上,後窗正好斜對著馬棚,馬棚後面有一個窗戶,天賜喂馬的時候,抬頭就能看到繼蘭房間的後窗,而繼蘭又喜歡坐在後窗下讀書,這樣,天賜天天能看到繼蘭。

有一天,天賜幹完活去花園裡溜達,突然看見石桌上有一本書籍,上前一看,是一本是他非常喜歡讀的《資治通鑒》,估計應該是小姐繼蘭落在這裡的,等等不見人,他想把書帶回馬棚看,看完再放到這裡。於是他便拿起書回到馬棚,坐下看了起來。

喂馬李叔有點吃驚地說:「你也認字?」天賜說他小時候念過私塾。李叔說:「那你和小姐一樣都是讀過書的人,都是這個……」李叔伸出大拇指說。天賜說:「我只是個小夥計,可不敢和小姐比……」

李叔說:「我就敬重讀書人,你還年輕,好好讀書,考個功名就不用在這裡喂馬乾粗活做下人了……」

天賜說:「李叔說笑了,你看我現在連個家都沒有,哪裡還敢想著讀書考功名啊,我不過是喜歡讀書而已……」

十天後,天賜將《資治通鑒》讀完了,他就把書放到花園的石桌上。

第二天,他來花園看看書被人拿走沒有,卻見書好像還在石桌上,但她走過去才發現,石桌上放的不是《資治通鑒》,而是《史記》。

他有點懵,怎麼會這樣呢?這看上去好像不是無意忘記落在這裡的,而是有意放在這裡的……管它呢,反正把《資治通鑒》看完放回這裡也沒事,也把《史記》拿回去看完放回這裡。

你別說還真是,當天賜將《史記》讀完放回這裡後,第二天《史記》被拿回去了,而另一本《山海經》又出現在石桌上。

這就很明顯了,是有人有意拿書給他讀,這個人不是別人,應該是小姐繼蘭。看來,小姐對他這個乞丐小夥計真的不錯,天賜心裡也很溫暖。但兩人都沒有把此事說破,而是一個繼續放,一個繼續讀。

其實,《資治通鑒》的確是繼蘭忘記丟在那裡的,但當她又回去找時,書卻被誰拿走了。

繼蘭想,拿走書的人肯定是讀過書喜歡讀書的人,其他人不可能拿,她也問過父母還有建文,都說沒拿,那就是長工、短工、夥計或者傭人,難道這些下人中還有讀過書喜歡讀書的人?於是,她沒有聲張,她想知道這個拿書的人是誰,把書讀完後會不會放回原處?於是,當天賜讀完《資治通鑒》把書放回石桌時,她才知道,原來她救下的這個乞丐小夥計還是個讀過書喜歡讀書的人啊,於是,她沒有吭聲,換了一本書放在那裡。

卻說少爺繼宗的病一日不如一日,已經吃不下飯,人瘦得只剩下一把骨頭,建文幾乎是日夜守在繼宗身邊,給繼宗喂湯喂水。這讓李員外和賈氏很是感動。

賈氏說:「建文啊,你就像繼宗的親兄弟一樣,比我們照顧得還周到……」建文說:「大娘啊,您就是我的親娘,繼宗就是我的親哥哥,他現在這個樣子,我心裡難受啊,恨不能替他受罪……」李員外聽了也十分感動。

一個月後,繼宗終於走完了他短暫而苦難的一生。

白髮人送黑髮人。賈氏哭得暈了過去,李員外做了最好的棺材,安葬了兒子。發靈時,建文趴在棺材上哭成了淚人,而繼蘭怎麼也想不明白哥哥的身體究竟是怎麼了……

繼宗走了,建文就成了李家萬貫家財名副其實的繼承人之一,而繼蘭如果出嫁,只能得到一些陪嫁,如果招上門女婿,和建文一樣繼承一半家產。

繼蘭已經十九歲,到了出嫁或招婿的時候了,但哥哥繼宗剛去世,要三年後才能嫁娶。

這之間又出現了繼蘭是出嫁好還是招婿好的爭議。

由於建文不是李員外的親兒子,將來能不能贍養李員外和賈氏還不好說,而繼蘭是李員外和賈氏的親閨女,理應贍養員外和賈氏,所以,還是讓繼蘭招婿比較有保障。

但如果讓繼蘭招婿,就不好挑剔對方的家境條件,就有可能招一個窮女婿上門,再說,李員外和賈氏去世後,建文和繼蘭有可能因爭奪家產而成為仇人。所以,繼蘭還是嫁出去好點。

於是,一家四口人形成兩派,李員外和賈氏主張繼蘭出嫁,而建文和繼蘭主張招婿。

繼蘭沒想到平日里總是和自己觀點不一的建文在這關鍵時候卻站在她一邊,於是,以前心裡對建文不好的印象也改變了許多。

繼蘭看見建文說:「建文哥,你真的願意讓我招上門女婿?」

建文說:「繼蘭,不管怎麼樣,我們都是有血緣關係的堂哥堂妹,而且我覺得你說得有道理,為什麼不支持呢?」

繼蘭說:「建文哥,我還擔心你說我招婿是為了和你爭家產呢?」

建文說:「繼蘭,這話應該我說,無論怎樣,我不是咱爹咱娘親生的,我還擔心你以為我來是和你爭財產呢……」

繼蘭說:「我對財產不感興趣,我是想留下來照顧父母……」

建文說:「妹妹還是擔心我照顧不好咱爹咱娘啊……」

繼蘭說:「多一個人照顧,就能照顧好得好一點,對吧?」

建文說:「對對對,還是妹妹想得周到,其實,哥也是這麼想的,要不咱倆的意見怎麼會一致呢?」

原來,李員外和賈氏擔心繼蘭招婿,會讓建文和繼蘭爭奪家產,現在發現建文和繼蘭的意見一致,也就不擔心了,也同意繼蘭招婿。

自從繼蘭知道天賜讀過書喜歡讀書後,便對他刮目相看。一個逃難的乞丐,一個喂馬的小夥計竟然讀過書,而且喜歡讀《資治通鑒》、《史記》、《山海經》這樣的書,這以繼蘭的閱歷是無法想像的。於是,她不知不覺喜歡上了這個小夥計。接下來的事更讓她認定了天賜就是她這輩子要找的人。

這天,繼蘭坐在花園石凳上,邊欣賞美景,邊背誦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背到這裡,想不起下面的句子了,正在想,突然有人接著背到:「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繼蘭抬頭一看,只見小夥計天賜站在不遠處。

「剛才是你背的嗎?」繼蘭吃驚地問。

天賜點點頭說:「這附近好像沒人了。」

「來來來,你到我這裡來……」繼蘭說。

天賜來到繼蘭身邊說:「對不起,打擾姐姐了。」

繼蘭說:「沒有,沒有,你也喜歡唐詩宋詞嗎?」

天賜點點頭。

繼蘭問:「你還喜歡蘇軾的哪首詞,除了蘇軾,你還喜歡誰的詞?」

天賜說:「還喜歡蘇軾的《明月幾時有》,除了蘇軾,還喜歡李清照的詞,特別是她的《聲聲慢》……」

繼蘭說:「太好了,太好了,我們喜歡的幾乎一樣,好,以後你就多陪我讀書吧。」

天賜說:「只要姐姐不嫌棄我這個喂馬的小夥計就行,有時間我就來這裡陪姐姐讀書吟詩……」

繼蘭說:「太好了,一言為定。」

天賜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繼蘭和哥哥繼宗一樣,喜歡吃糖。這天,建文從李家錢莊回來,對繼蘭說:「看哥哥給你帶來什麼好吃的?」

繼蘭喜歡吃零食,聽說建文給她帶了好吃的,便高興地說:「別賣關子了,快拿出來給我……」

建文將一小包棕色的糖塊給了繼蘭說:「嘗一顆,看看好吃不好吃?」

繼蘭拿起一塊放入嘴裡,柔軟光滑,甜蜜無比。

「太好吃了,太好吃了,建文哥,你真好……」繼蘭說。

「好吃以後哥經常給你買。」建文說。

「謝謝哥!」繼蘭說。

這天,繼蘭讓天賜去她屋裡陪她讀書吟詩,天賜便去了。

天賜來到繼蘭房內,繼蘭正在吃建文給她的糖塊。繼蘭給天賜拿了一塊讓天賜吃,說是建文給的,很好吃。

天賜拿起來聞了聞說:「他給的東西,還是不要吃的好……」

繼蘭笑著說:「想什麼呢?他是我堂哥,叔叔家的孩子,他難道會害我嗎?你該不會是吃他的醋吧……」

天賜說:「我也是隨便說說,不過,吃糖多了的確不好,尤其是女人,會損壞牙齒的……」

繼蘭說:「我知道了,你懂得倒是蠻多的。」

天賜說:「哪裡多了,這都是常識,都知道的。」

有一次,天賜看到建文又給繼蘭帶了一包糖塊,便對建文說:「糖吃多了不好,對女人尤其不好。」

建文說:「住嘴,你一個喂馬的小夥計哪有你說話的份……」

繼蘭說:「建文哥,他是我的朋友,你後不準這樣對他。」

建文說:「我知道了,可我就給你帶一包糖塊,礙著他什麼事了?他就一個小夥計,也配做你的朋友?你不怕別人笑話?」

繼蘭說:「再說我就不理你了,朋友沒有貴賤之分……」

等建文走了以後,天賜說:「你不可以再吃他的糖了……」

繼蘭說:「天賜啊,別這麼小心眼,他是我的堂哥,給我吃糖也沒什麼吧,我對誰好,你心裡應該有數吧……」

天賜說:「姐姐,相信我,我是為你好。」

繼蘭說:「以後叫我繼蘭,不準叫姐姐,你為我好我心裡有數,但也不能疑神疑鬼,大驚小怪……」

卻說李員外和賈氏由於晚年喪子,心情悲痛,身體一天比一天差,沒過多久,雙雙離世。

接下來由誰掌管李家財政大權,成為很棘手的問題。建文儘管已經過繼為李員外的兒子,但繼蘭卻是李員外親生女兒,且尚未出嫁,還是李家一員,有掌管李家財政大權的資格。

那麼,這個時候,建文父親成為李家最親的親戚,而賈氏一方沒了人,對此事也不願意參與處理,而繼蘭這裡基本上沒人幫她。所以,建文處於最有可能成為李家的實際掌權人。

而建文卻說:「繼蘭,爹娘都去了,咱家的大權交給你吧?」

繼蘭問天賜怎麼辦?天賜說,暫時不宜掌管權力,各管其事,大事商量。

接下來第一件大事就是安葬兩位老人。

天賜告訴繼蘭,你和建文商量好安葬規格,大概做出預算,然後找一個可靠的總管,把銀子交給總管管理,你們只負責迎來送往。

五天後,總算順利安葬了兩位老人。

然而,就在這時,繼蘭身體出現不適,渾身乏力,走路都有點困難。她以為是這幾天事多累的,但天賜說,我以為你吃的糖有問題,你要立即停止吃建文給你的糖。

天賜偷偷給繼蘭請來最好的大夫,並把繼蘭吃的糖讓大夫看,說繼蘭可能是中了什麼毒。大夫聞了聞,但也沒有特別的味道,不知道是什麼毒,只好開了一些解毒藥讓繼蘭喝。

建文對繼蘭說:「你身體不好,家裡的事就不要操心了,放心吧,一切有我……」

天賜對繼蘭說:「建文說得對,你好好保養身體,不要再操心了,建文有能力做好一切事……」

於是,李家的財政大權實際上就完全落入建文的手裡。

然而,三天後,李府大門外突然來了一隊官兵,將李府團團圍住,然後,將李建文抓住,並戴上枷鎖。

原來,天賜將建文給的糖塊送到縣衙,並報官這糖塊里有毒,已經害死一人。縣衙將糖塊拿到教會醫院檢測,發現裡面有一種無色無味的慢性毒藥,人如果長期服用,就會中毒,導致死亡。

李員外的兒子繼宗本來身體不好,但長期吃含有這種毒藥的糖塊,導致身體慢性中毒,最終死亡。

而天賜來到李府,第一次見建文的時候看見他給了繼宗一包糖塊,但當時沒注意,當建文給繼蘭這種糖塊的時候,天賜突然想起繼宗吃過這種糖塊,於是懷疑糖塊有問題,但不敢肯定,當繼蘭身體出現狀況時,他便肯定糖塊有問題。於是,他一邊找大夫救治繼蘭,一邊到縣衙報官。

建文被帶到縣衙大堂審訊,他如實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很小的時候,他就羨慕妒忌大伯李員外家財萬貫,長大了就產生了奪取佔有大伯家產的慾望,他從一個道士那裡弄到了一種無色無味的慢性毒藥,然後開始實施自己霸佔大伯家產的罪惡計劃。

善惡有報,最終,建文被判二十年牢獄。

教會醫院為繼蘭排除了體內的毒素,治好了病。

而天賜原本是六王爺的兒子,由於朝中奸賊誣告六王爺謀反,六王爺被打入死牢,而且株連九族,兒子天賜被管家偷偷送出王爺府,流落他鄉,被李員外女兒繼蘭收留做了喂馬的小夥計。

前幾日,新皇帝登基,六王爺被平反,官復原職,天賜也被接回到王爺府。但天賜不願意做官,回到清河鎮,做了繼蘭的上門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