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的初春,天空澄澈,肥沃的原野下,百草萌動。今天是炎帝倡導的集市開張的日子,人們都興奮地拿著自家的東西去集市上交換生活用品去了。這可個新鮮事物,難怪有這麼大的吸引力。可炎帝親自創辦的教坊,這天卻門可羅雀,冷清之極。
教坊里分了好幾個館,分別是農館、歷館、陶館、樂館、葯館和麻館。從名字上,就可看出分別是教授人們種五穀、分節氣、制陶罐、學音律、辨草藥和做麻衣的。歷館的草屋內,正中是一個黃土壘起來的土台。炎帝正聚精會神地用小石子擺弄著,模擬日月星辰的位置,在推演曆法。
這時,教坊的總管姜郟匆匆跑過來說:「君上,有個人想來拜學!」炎帝還沉思在曆法中,頭也不抬地說:「好啊,想學什麼?」姜郟提醒道:「君上,看那人像個外族!」炎帝這才抬起頭,對姜郟說:「上天雖然啟迪了我的智慧,卻是為了讓我傳遞給全天下的人。只有大家不分氏族宗親、不分部落,毫無保留地相互學習交流,整個人類才能早日吃飽穿暖、擺脫愚昧。快請吧。」
門外大踏步走進來一個青年壯漢,高大威猛雙目有神。他看到炎帝馬上躬身施禮道:「拜見君上,在下有禮。」炎帝仔細看了看來人,雙目突然一亮,笑容可掬地問道:「年輕人從何而來?怎麼稱呼?」壯漢躬身客氣地回答道:「大山西邊離此兩天的距離,有一個黃土高坡,在下就在那裡生活,大家都叫我『黃根』。」炎帝哈哈大笑,脫口而出說道:「黃根,好名字。氣味清香、味道微苦,是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好藥材啊!」黃根欽佩地說:「天下都傳君上親嘗百草、治病救人,果然名不虛傳!」
炎帝擺擺手不以為然,然後問道:「不知黃弟想學什麼?種糧還是草藥?」黃根嘆口氣說:「看了這個教坊,每一項都是天下蒼生的求生之道,真想都挨著學一遍啊!」兩人說著走進了陶館,炎帝隨手拿起土台上一個陶罐說:「這個陶罐不僅可以盛東西,還能煮制飲食,把生的稻米肉食煮成熟的,不僅好吃,而且不生疾病。真希望全天下的人,都能早日改變茹毛飲血的壞習慣,健健康康的生活啊!」
炎帝告訴黃根,燒制陶器需要選擇上好陶土,清水化開,撇去浮塵澄清砂礫,只取中間陶液沉澱出好陶泥;揉製片刻靜置醒泥數日,然後捏製成罐,再陰乾旬日,烈火燒制即可。如果在燒制前,能用松枝灰、硃砂粉在泥罐上飾以紋飾,就更好了。
炎帝說完,卻見一直洗耳恭聽的黃根面露痛楚,忙關切地問道:「黃弟哪裡不舒服?」黃根忙道:「不礙事,趕路來帶的干肉有些不新鮮,一會兒就好。」炎帝轉身從牆上摘下一個葫蘆,連同陶罐一起遞給黃根說:「這裡面的草藥叫『查』(茶),用水煮了喝不僅解毒,且香氣濃郁提神醒腦,你拿去喝吧。讓你身邊的人也學學做陶、嘗嘗查水。」黃根端詳著手裡精美的陶罐,讚歎道:「君上無所不能,莫非天上神仙下凡?」炎帝笑道:「上天的啟迪自當是首位,但也需百折不撓地探索追求。譬如這陶器燒制,那也是摸索了好多次才獲得成功。如果全天下的人,都能虛心學習、勇敢創造、無私交流,人類肯定也能很快過上神仙般的日子。」
正說著,姜郟又跑了進來,告訴炎帝說集市有點小糾紛,結果引起家族毆鬥。炎帝重重嘆口氣對黃根說:「人一旦有了私心,就會滋生許多醜聞。不聽教化、不敬天地、不遵農時、不知廉恥!你看庶務如此繁雜,耽誤我多少摸索創造的寶貴光陰!」
炎帝到了集市,喝止了毆鬥。原來有人要強行用一把石斧換人家的麻裙,說是一件換一件,公平合理,結果引起紛爭。炎帝告訴大家,以後每逢集市,就要選出三名德高望重的長者做「中人」,專門負責物品交換的公平合理和糾紛的仲裁,保證集市的健康發展,為大家的日常生活帶來便利。甚至要逐漸過渡到用貴重物品做中間媒介,那樣會更理性、更方便。
解決了糾紛,炎帝回到教坊,發現黃根不知什麼時候已經走了。此時的炎帝,一心只在如何提高人類生活質量上,對於臣民的管束愈發的力不從心、顧此失彼。學會農耕的人們,基本解決了溫飽。常言道:飽食思淫慾。私心雜念一旦開了頭,想要大家同心同德追求人類進步可就難了。炎帝看到這些私慾蔓延的人,禁不住憂心如焚。
還有一個棘手的大麻煩,就是和軒轅氏部落的衝突問題。炎帝部落已經基本進入了農耕時代,而軒轅氏他們,依舊以狩獵游牧為生。炎帝部落的生活雖然比較安定,卻也失去了狩獵游牧的強悍和堅韌。這天,兩個部落接壤的地帶,又發生了激烈的對峙。軒轅氏部落的年輕人姬墟用標槍獵殺了一頭野豬,炎帝部落的人姜冥借口野豬是自己家養的,用炎帝發明的弓箭射傷了對方。
聽聞姬墟受傷,軒轅氏的族人手持標槍、石塊前來複仇,姜冥不甘示弱,也糾集了大群的族人前來應戰。姬墟憤怒地問道:「你憑什麼用弓箭射傷我?還搶走我的獵物?」姜冥理直氣壯地答道:「你偷偷獵殺我家養的野豬,還企圖將其盜走,我當然要給你懲罰。」姬墟又問道:「你說這隻野豬是你家養的,你有什麼憑證?你能叫得它答應嗎?」姜冥怒斥道:「廢話,野豬已經被你獵殺,它還能答應嗎?」
軒轅氏的人群情激奮,紛紛喊道:「你不能叫得它答應,就不能證明是你家養的。況且,家養的為什麼不關在你家裡?」姜冥也回敬道:「家養的,就不能放出來散散步嗎?」話音未落,軒轅氏那邊的石塊雨點般的砸了過來,姜冥被石塊打中,馬上頭破血流慘不忍睹。一見對方動手,這邊的弓箭立馬飛蝗般的射了過去。
等到戰鬥結束,雙方的傷亡都很慘重,馬上上報給了各自的部落首領,以求保護和討伐。諸如此類的衝突日漸增多,兩個部落的仇恨日漸加深,逐漸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這年春天,由於青黃不接,獵物匱乏,雙方積澱的仇恨終於被點燃了。炎帝部落和軒轅氏部落在阪泉曠野,展開了一場影響深遠的大戰,史稱「阪泉大戰」。
炎帝的軍隊頗有現代戰爭的風格,有用稻草火把做武器的火把軍團、有用農具做武器的農具軍團、有用弓箭做武器的弓箭軍團,還有負責士兵飲食的陶罐軍團等。軒轅部落的軍隊,原本就是以狩獵為主的虎狼之師,加上又聯合了熊、羆、狼、豹、貙、虎六個部落為盟軍,鬥志高昂殺氣騰騰。交戰雙方剛一接觸,炎帝的稻草軍團在弓箭軍團的掩護下,衝進軒轅聯軍陣地拋撒了大量燃燒的稻草,霎時火光衝天濃煙蔽日,聯軍陣腳大亂,敗退中相互踐踏死傷無數。軒轅氏命令築土為城、挖溝引水為河,這才有效阻擋住了炎帝軍團的攻勢。
戰鬥進入僵持階段,總管姜郟經過偵察,看見軒轅氏經常在城邊指揮,於是暗暗安排弓箭手埋伏城外,準備伺機射殺。到時敵方群龍無首,炎帝部落自然會大獲全勝。炎帝聽聞,馬上下令撤回了弓箭手,他嚴肅地斥責姜郟說:「兩國交戰是力量和勇氣的較量,用偷襲的下作手段,即使獲勝恐也難以服眾。再者,我聞軒轅氏,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堅毅果敢敦厚親民,必是背負天命之人。傳令:任何人不許傷他性命!」
軒轅聯軍站穩了腳跟,馬上做好了戰略反攻的準備。雙方的第二仗更是慘烈,炎帝的稻草軍團剛剛點著稻草,就被軒轅聯軍用水澆滅了。原來,軒轅氏讓將士們搜集了許多動物的膀胱,盛滿了水悄悄背負在身後,專門對付火攻。稻草軍團始料不及,被軒轅聯軍包圍陷入絕境。弓箭軍團見狀立刻放箭,企圖解圍,卻不料腳下突然冒出大群的餓狼,將弓箭軍團撕咬得七零八落。這些餓狼,自然是軒轅部落狩獵時捕獲的,經過馴養投入了戰鬥。
炎帝在農具軍團的拚死護衛下,敗退到阪泉山谷紮下營寨。盤點戰況,雙方傷亡慘重,炎帝痛徹心扉難過得寢食難安。一時間,炎帝部落無力組織反擊,軒轅氏聯軍也元氣大傷暫時無法安排再次的進攻。對峙中,炎帝軍團發現,軒轅氏聯軍七個部落錯落布局,形成星斗七旗戰法,首尾相望、互成犄角,不論攻擊哪個部落,都將遭到其他六部的致命夾擊。
奇怪的是,軒轅聯軍每日只是操演戰法、暗流涌動,卻沒有主動發起進攻。炎帝每日視察完軍情後,依舊回到他的茅草指揮大廳,苦研麻衣的編製、稻黍稷麥菽五穀的增產,以解人民的溫飽之急。這日他在廳外夜觀天象,突然聽到隱隱約約有一種奇怪的聲音傳來,他嘆口氣,自言自語地說:「這場勞民傷財的戰爭,也該結束了!」
入夜,炎帝的指揮大廳後面,突然出現了一個大洞,洞里飛快地鑽出一個個手執投槍的軒轅聯軍壯漢。炎帝聽到的奇怪聲音,原來就是他們挖地道的雜訊。地洞里鑽出來的人越來越多,蜂擁圍住了炎帝的指揮大廳。軒轅氏威嚴的聲音從暗夜中傳來:「大家聽好,任何人不得傷及炎帝君上的一根毫毛,否則格殺勿論!」
軒轅氏率領的「地下特戰隊」沖入指揮大廳,卻見大廳內只有炎帝一人端坐草席上,神情恬靜不慌不亂。大廳內點了許多白白的小燈,明亮清澈。軒轅氏大踏步走上前去,卻聽見炎帝平靜地說:「黃弟快來,我又煮好了查水,都快涼了。」聲名天下的軒轅氏,果然是前番求知的黃根。軒轅氏示意手下所有人退出大廳,然後鄭重的躬身施禮,問道:「君上,這些小白燈是什麼?」炎帝笑道:「這是我剛剛發明的,給它取名叫『蠟燭』,原是從白蠟樹的樹葉上取下,陶罐融化,串上麻繩,摶成小棍,便製成了。」
炎帝示意軒轅氏在他身旁草席上坐下,然後讓他端起陶罐喝了幾口查水,這才緩緩說道:「阪泉大戰,死傷無數,想必你也很痛心。我聽到了你們挖地道的動靜,已經命令所有兵士撤出了大營,盡量避免再有傷亡。」軒轅氏慚愧道:「我也是不想再有大規模廝殺,這才出此下策。」炎帝擺擺手,制止了軒轅氏,接著說道:「一則,我年事漸高,政令鬆弛,上天給我的這副擔子,我擔不動了。二則,我的天職還在民生,教民以禮、饗民以谷、勞民以器、治民以葯,件件都刻不容緩。」
軒轅氏由衷贊道:「君上為民溫飽,殫精竭慮;不顧個人安危,親嘗百草;不望其報,智貴於人,人民無不敬戴。我也是為了天下一統,儘早讓君上的成果惠及萬民,這才舉兵冒犯。我情願與君上共治天下,望君上萬勿推辭。」炎帝點點頭說:「都傳我肚腹透明,才敢親嘗百草,其實謬矣。我確實是有一雙上天賦予的慧眼。你那天到教坊求知,我已經看出你就是新的天命之人,上天已經把萬民託付給你了。普天之下,不管哪個部落,莫不是上天的子民,以後你重任在肩,要胸懷全人類啊。」
軒轅氏征服天下,從此就稱「黃帝」。炎黃部落合二為一,終於形成了華夏民族的最初雛形,炎黃二帝,也成了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
黃帝即位以後,強力推行炎帝的成果,用農具、播五穀、服草藥、制陶器,音律繪畫、民智民德等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炎帝希望繼續品嘗百草,以解民疾。臨行前黃帝悄悄問道:「都傳你覓得長生良方,不知是真是假?」炎帝答道:「勤政愛民澤被萬世,蓍草也能長命;天怒人怨禍害天下,仙丹也難續命。如果萬民擁戴、流芳千古,這種深藏民心的長生豈不更好?」
炎黃二帝開創了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帶領人民從此走進了新的繁榮。炎帝與黃帝被共同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也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精神動力。
作者:鹿鳴(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