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源花椒神話故事:唐僧西遊插杖化椒的傳說

漢源花椒神話故事:唐僧西遊插杖化椒的傳說


傳說當年唐僧唐玄奘法師西天取經,歷經千辛萬苦,走過千山萬水,來到位於大相嶺山麓的花椒之鄉清溪縣(即現在的漢源縣),忽見這裡山路崎嶇,滿山都是瘴霧,百姓生產生活非常的艱難,玄裝法師一路不斷地探訪民情,了解民憂。夜晚,玄裝法師夜宿於清溪縣衙(縣署),與縣官納涼論道,說到當地一年四季清風爽爽,很適合於花椒生長,山野荒坡處野長的不少,但不知何故,總是無法家種,致使產量甚微,給鄉民帶來的收入也很是微薄,地方官紳黎民都希望法師能夠施法以救。玄裝法師原本就是慈悲為懷之人,如今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老百姓的苦處,更是善念叢生。為造福黎民,救百姓於水火,玄裝法師當即口念咒語,將手中的黎杖插入縣衙內庭院土中。第二天早晨,人們忽見庭院內平添了一株鮮活的花椒樹。椒上掛滿了油鼓鼓的、紅艷艷、香麻麻的紅椒,每一粒紅椒上面還背了兩個小椒,活象兩隻耳朵。肉紅色的椒果散發出陣陣醉人的濃香,其醇香醇麻的味道勝過山野生長的所有其他花椒,還能夠驅瘴除癘。小住幾日,法師又踏上了西去取經之路,在出清溪城時,法師還連宣了三聲佛號,後來,沿途得悟佛號真締的鄉民在秋天遂將法師手插黎杖化為椒樹結出的花椒種子在清溪一帶家種繁衍,代代滋生傳種至今。人們把這種家種的花椒稱為"黎椒",意思是這上乘的花椒為唐僧插黎杖化來的,再後來,"黎椒"名氣越來越大,在唐元和年間被朝庭列為"貢椒",這一入貢就是一千多年,一直到光緒29年雷橡榮雷知縣大人奉旨立下免貢碑為止。

民國版《漢源縣誌》記載:黎椒,樹如茱萸有刺,今通俗名花椒,縣中廣產,以附城牛市坡為最佳,蓋每粒有小粒附之,故稱為子母椒,世傳唐玄裝法師西行過此,插黎杖於今署中滋生傳種,氣味辛和,用途亦廣,本境方物,歷貢此品,元和志貢黎椒,寰宇記貢紅椒,明統志貢花椒,大清一統志貢花椒,官斯土者,每年除入貢外,以小紅囊印記分遺,得者莫不以為貴也。

清代詩人聶正春有詩《花椒賦》

黎椒家種傳何人,三藏插藤記夙因

鴨綠千層飽雨露,猩紅萬顆盡珍珠

根深自結子連母,枝古何嫌刺滿身

無怪元和志貢品,調羹鼎鼐誇香辛


在清溪鎮(原建黎鄉)牛市坡發現的一通花椒免貢碑告示,內容如下:

貢椒每年無多,該處繳數不少

首人在鄉苛派,差役督促索擾

來縣繳椒守候,延至月餘不了

口岸花費甚巨,書差弊竇可巧

本縣親自覺察,立稟大憲知曉

現奉通飭豁免,永遠不向爾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