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庭都有因果。
01
我的家鄉有鄰居,我們叫他蔡叔。
早年,他出海在沿海地區賣衣服、鞋子,後又到東南亞做貿易,在那裡賺了很多錢。
後來他從事石油貿易,抓住了好機會,賺了很多錢。
蔡叔就這樣成了村裡人人羨慕的富豪,立刻名聲大噪。
但由於他要兼顧生意,忙於各種玩樂和娛樂,蔡叔經常不在家,家裡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對他來說都是無所謂的。
當他的妻子看到他連續幾天在花哨的世界裡閑逛時,她毅然提出離婚,並將兒子帶出了家門。
起初,蔡叔並沒有當回事,獨自過著快樂輕鬆的生活。
然而幾年後,他卻感到深深的空虛。
早上他已經嘗不到一碗熱粥了;他家裡再也聽不到歡聲笑語了。
這與孩子和家庭幸福無關。
尤其是過年的時候,偌大的房子里就只剩下他一個人了。外面亮著數千盞燈,房子里空無一人。
我不禁對詩人海涅的一句話產生了共鳴:
「我寧願用一小杯真善美來安排一個幸福的家庭,也不願用幾件大傢具來安排一個無聊的家庭。」
即使一個人的時候,我也感到痛苦,即使我住的是高樓富堂;如果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即使住在有竹籬笆的小屋裡,我也會感到滿足。
這一生,人們拚命追逐財富,最後卻發現和親朋好友一起出去玩,才是下半生最大的財富。
02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
在上海,老大爺正在一家商店吃早餐。他的身上,布滿了各種金飾。他應該感到自豪,但他的眼神卻顯得孤獨。
他時不時地看看鄰桌,偶爾露出一絲羨慕之色。
鄰桌坐著一位年齡相仿的老大爺,他對面坐著兩位老太太。三人有說有笑,場面相當熱鬧。
有網友感嘆:家有富貴,不如身邊有賢妻。
世界上最悲傷的人,不是被埋沒在人生奮鬥的塵埃里,而是滿心喜怒哀樂,無處傾訴,無人分享。
和家人聊聊日常生活很有趣,也有聚在一起看煙花的興奮。
在江西南昌,一位80歲的老奶奶正在過生日時,全家近40口人從全國各地趕來給她慶生。
一家人特意設計了一場真人搶紅包活動。有人慫恿白髮老太太瘋狂往二樓扔現金。一樓一大群人高興地搶了過來。場面十分熱鬧。
隨後大家聚集在客廳,拿著手機,打開燈,一起唱生日快樂歌。這是每個人到了一定年齡都嚮往的生活。
我希望我所愛的人能抽出時間來陪伴我,而不是過著提心弔膽的生活。
我希望我所愛的人能夠與我分享,無論是快樂還是悲傷,無論大小,而不是在一個屋檐下默默無聞。
「除了我們的家人,我們在這個世界上一無所有。」
人到中年,我們對王小波的話理解得越來越透徹。
人生在世,我們經歷過大悲大喜、酸甜苦辣。名譽和財富消失,人群退卻。畢竟,能支撐我們的只有家人。
03
曾有人對楊絳說:「你和你的妻子,一個是學者,一個是作家,可以說是偉大的成就。」
楊絳平靜地回答:「當一名作家並不是什麼偉大的成就,我最大的成就是我有一個好的家庭。」
回望自己的一生,她經歷了無盡的風景,也經歷了坎坷。
但無論身在何處,她始終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丈夫和女兒的愛與支持成為她人生最堅強的依靠。
家庭是一個人最重要的事業。你前半生如何經營家庭,將決定後半生家人如何給你禮物。
我曾經看過一個國企老總的採訪。
他今年61歲,剛剛離職一年。
記者問他:「你覺得你的人生完整了嗎?」
他想了很久,嘆了口氣,說道:「退役的時候,我也是這麼想的,但現在我知道,很不理想。」
他始終相信自己的人生是成功的,他不僅有成功的事業,而且還有賢惠的妻子和兒子。
然而,退休後,他發現兩個孩子對他感到疏遠,妻子根本不需要他。
有一天,兒子回家看到了他。他平靜地叫了聲「爸爸」。他轉身看到了他的母親。他頓時眼前一亮,慈愛地說:「媽媽,我還以為你不在家呢。」
他說,那一刻他心裡的失落是難以言表的。
有時,當一家人談論過去時,談論的都是他們的母親。
兒子說,小時候,媽媽騎自行車接他和妹妹放學,一前一後,騎得很快。
女兒說,有一次媽媽帶她和弟弟去公園喂鴿子。她不敢喂它們,看到弟弟喂它們,她嚇得哭了。
他聽了,心想:「這就是我們家的事情了?我好像不是這個家的人。」
他心裡感覺很不好,但他也知道,這不是孩子們的錯,而是這些年他失敗了。
因為那些年他專註於自己的事業,並沒有太關注自己的家庭。
有時候忙的時候一周都不能在家吃飯,出差離家一兩個月也是常事。
漸漸地,這個家不再需要他了。
他嘆了口氣:
「你遲早要回到家人身邊,如果你前三十年不花精力在家人身上,當你想要家人的溫暖、孩子的陪伴時,他們就不會來。」你。」他們會變得非常疏遠你。
這樣的損失,實在是太損失了。無論你的事業多麼成功,它都無法取代它。 」
04前段時間,《讓愛回家》項目的工作人員在深圳街頭遇到了一位老人。
這位窮困潦倒的老人卻過著意想不到的美好生活。
他叫江元辰,是20世紀90年代香港盛隆發公司的董事長。
當時他已經擁有過億的資產、豪車和數百名員工。
他還作為一名傑出的商人出現在當地的電視節目中。
名利雙收後,他以自己的馬為榮,過著奢華奢侈的生活。
如果你有更多的錢,你就會花更多的時間。
為了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他毫不猶豫地離開了妻子和兒子。
後來,江元辰生意失敗,資金鏈斷裂。他到處討債,卻沒有人注意到他。
這個當了半輩子領導的老頭,只能流落街頭,收錢。
隨後,節目組聯繫了江元辰的前妻,表示他的處境很可憐。
這位70多歲的老太太動情地告訴記者:
「他二十多年前就失去了家,他很可憐,我不可憐嗎?」
不僅是他的妻子,就連江元辰的孩子們,雖然都已經長大,名校畢業,事業有成。
然而,他們仍然不想記住自己的父親,更不想把他帶回家。
當年的傷,二十多年過去了,依然像錐子一樣扎在他們心裡。
而二十多年過去了,江元辰依然承受著這些傷痛。
每個人的家庭都有因果。
所有的不愛和不公都會成為你以後自己的痛苦。
05
著名投資家查理·芒格在一次公司會議上表示:
「我在美國是一個儒家教徒,我們都是非常注重家庭的人。」
對於有遠見的人來說,更大的投資並不比投資房子更好。
企業家克里斯26歲時與妻子K結婚,並很快成為一名父親。
心疼妻子養育孩子的辛苦,他放棄了幾乎所有的娛樂,把空閑時間都投入到幫助養育孩子上。
後來,大兒子上學了,二兒子出生了。家裡的生活越來越緊張。在他最羞恥的時候,他甚至還擺過地攤,做過微商。
為了讓妻子和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克里斯開始努力工作,尋找賺錢的方法。
令他感動的是,無論他做什麼,K太太都全心全意地支持他,成為他創業的助手。
兩個兒子總能給努力工作的人帶來最大的幸福和安慰。
克里斯的事業慢慢變得越來越好,家庭生活也越來越好。
他常常回憶起,第一次從央企辭職時,他問妻子:「如果我創業不成功怎麼辦?」
她微笑著回答:「不管怎樣,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當你真誠地為這個家努力的時候,你的家人心裡永遠都會有你的一席之地。世界是圓的。你的奉獻和關懷最終會慢慢回到你身上。
▽
哈佛大學進行了一項已有78年歷史的實驗,旨在找出「什麼樣的人最有可能成為人生贏家」。
取得了一個有趣的結果:
那些與母親關係密切的人平均每年多賺 87,000 美元。
那些愛自己兄弟姐妹的人每年平均多賺 51,000 美元。
「親密度」得分最高的58人平均年薪為24.3萬美元;得分最低的 31 人的平均年薪為 102,000 美元。
原來,這個世界上最賺錢的投資就是親情和感情。
就像,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意味著為你的餘生尋求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