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個男子名叫秦勇,父母早逝,村民們見他可憐,時常救濟他。稍稍長大後,秦勇便跟著村裡的大人上山砍柴。後來,他成了一名樵夫。
秦勇樂善好施,人品極佳,時常幫助條件比他差的鄉民。由於家境貧困,他年近三十仍未娶妻。
這一年,鄰縣發生水患,淹沒了大片農田和村莊,不少鄉民紛紛逃到外地。
這天,秦勇照舊到山上砍柴,隨後挑到集市去賣。待他回到家時,天已經黑了。
臨近家門口,他遠遠看見有個人躺在他家門前,一動不動。秦勇急忙上前查看,發現竟是一個蓬頭垢面的年輕女子。
他伸手探女子的鼻息,所幸人還活著。於是他輕聲呼喚,並用手輕拍女子的肩膀。不一會兒,女子緩緩睜開雙眼。
秦勇將女子攙扶進屋,給她倒水,準備飯食。女子估計是餓壞了,狼吞虎咽,很快就將飯食全部吃光。
原來,女子名叫寧彩鳳,鄰縣人,家人在水患中喪生,只剩她一人。彩鳳本打算投靠親戚,誰知,她一路乞討到此,卻發現親戚早已搬家,不知去向。
彩鳳餓了好幾天,體力不支,最終暈倒在秦勇家門前。
「那你今後有何打算?」秦勇詢問道。
彩鳳無處可去,只能含淚搖搖頭。秦勇想了想,開口說:「我是個孤兒,如今獨居在此,家裡有兩間土房,你要是不嫌棄,就先暫住在這裡,再想日後的打算。」
彩鳳感激不已,打算給秦勇磕頭致謝,卻被秦勇攔下。就這樣,彩鳳在秦勇家住下。
平日里,秦勇仍舊到山上砍柴,彩鳳則留在家中,替他收拾屋子,洗衣做飯。
久而久之,秦勇和彩鳳互相看對眼,二人結為夫妻,相互扶持。
成親後,夫妻倆恩愛有加,如膠似漆,日子過得平淡卻幸福。
然而三年過去,彩鳳都沒能替秦勇生下一兒半女。為此,彩鳳終日憂思,悶悶不樂,秦勇時常寬慰她,表示只要他們夫妻二人過得好便好。
這天傍晚,秦勇和彩鳳從集市回家,中途遇到一個老婦靠坐在一棵大樹下,奄奄一息,身旁一個大約三四歲的男孩在放聲大哭。
夫妻二人急忙過去查看,彩鳳詢問老婦的情況,老婦微微睜眼,隨後緊緊握住彩鳳的手說:「好心人,老婆子我怕是不行了,你行行好,將這個可憐的孩子帶走吧。」
話音剛落,老婦一口氣沒提上來,就這樣閉上了雙眼。彩鳳不知所措,回頭看著秦勇。
秦勇想了想,讓彩鳳將孩子帶回家。隨後,秦勇做了個簡單的棺材,讓老婦入土為安。
男孩年紀太小,詢問不出姓名和來歷。於是,秦勇夫婦商量後,決定將男孩留下,取名秦天賜。
此後,秦勇和彩鳳對秦天賜視如己出。秦天賜也很懂事乖巧,很小就幫著彩鳳做家事,時常跟著秦勇到山上撿柴,但總是被趕回家。
一晃眼十年過去,秦天賜已經十三歲,對秦勇夫婦十分孝順。然而,即便秦勇早出晚歸幹活,彩鳳替人做針線活貼補家用,秦家仍舊窮得很。
這年,秦天賜得知鎮上賀富人家要找一個放牛的孩子,他便向父母說明他想去。
秦勇和彩鳳聽完,都知道孩子是心疼他們,但夫妻倆擔心他在賀家吃苦受委屈,都不同意。在秦天賜的再三勸說下,父母這才准許他去應聘。
沒想到,秦天賜竟應聘上了。每天清晨,他帶著乾糧,出去放牛,下午將牛趕回來,夜裡還得負責喂牛,就住在牛棚旁的柴房裡。
賀家管吃管住,還有額外的工錢,錢雖然不多,但秦天賜已經心滿意足。
賀富人有個女兒名叫賀淑蘭,他十分寵愛這個女兒,讓她到私塾念書。
淑蘭比秦天賜小兩歲,性格卻像個男孩。她時常逃學,偷偷跟著秦天賜到山上放牛,她爬過樹,掏過鳥窩。
秦天賜擔心她受傷,總是將她趕回家。但第二天,淑蘭又偷偷跟著他到山上。秦天賜無計可施,只好由著她去。
淑蘭對讀書識字興趣不大,然而,得知天賜想念書卻無力支付學費時,淑蘭便開始認真到私塾念書,將學到的東西全部教給天賜。
就這樣,天賜跟著淑蘭學習,他聰慧過人,文章寫得很好。
有一次,淑蘭不想寫文章,便偷偷拿了天賜寫的文章交給私塾先生。先生看完,連聲稱讚。
後來,在淑蘭的鼓勵下,天賜參加科考,竟考中秀才。
淑蘭十五歲那年,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上門提親的人絡繹不絕。其中有兩戶人家勢力最大,一個是縣衙寧捕頭的兒子,一個是當地首富薛富人的兒子。
寧捕頭的兒子名叫寧川,出了名的花花公子,終日遊手好閒,橫行霸道。
薛富人的兒子名叫薛清風,跟著父親學做布匹生意,是個地道的生意人,他將家業越做越大。
然而,淑蘭哪家都沒同意,她一心只想嫁給秦天賜。
這天,寧薛兩家都派人到賀家提親。不知怎的,兩家竟開始在彩禮上較勁,你加五百兩,我加一千兩。
比財力,寧捕頭家自然比不過首富家。於是,寧家的媒人放話說:「誰要與寧家爭,就將他全家關進大牢。」
首富家不甘示弱,說道:「誰要跟薛家爭,會讓他烏紗帽不保。」
寧薛兩家針對誰,一目了然。賀富人愁得不得了,兩邊他都得罪不起。
淑蘭倒是輕鬆,讓父親放寬心。她悄悄對寧家的媒人說:「答應寧家可以,但是我們家得罪不起首富呀。」
隨後,淑蘭又偷偷找到薛家的媒人說:「答應薛家可以,但是我們家得罪不起捕頭呀。」
沒過多久,薛清風不知因為什麼罪名被關進大牢,薛富人花了很多錢財才把兒子保出來。此後,再沒見薛家到賀家提親。
很快,寧家又讓媒人到賀家提親。然而賀氏夫婦稱淑蘭年紀還小,想多留她兩年。
寧川自然知道這是賀家的託詞,他早已打聽到,賀淑蘭看上家裡一個放牛的夥計。即便這個夥計考中過秀才,
於是,寧川派人找到秦天賜,讓他離開賀家:「你若同意,明晚就到城郊廟裡取一百兩銀子然後離開。」
天賜詢問是誰讓他離開賀家,那人什麼都沒說。當天,天賜就將這件事告訴淑蘭,二人都覺得是寧川派來的人。
第二天夜裡,寧川派的人到城郊廟裡等秦天賜。誰知,他沒等到秦天賜,卻等來了衙役,將他當成盜賊抓進縣衙。
寧川得知是秦天賜報的官,揚言要讓他吃不完兜著走。
秦天賜覺得寧川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擔心連累賀家,於是他打算離開賀家,淑蘭得知後卻不同意。
她找到父親,詢問道:「爹,寧川一直找麻煩,您看如何是好?」
「寧薛兩家咱們都惹不起啊。」賀富人嘆了口氣,表示很為難。
「您只有我一個女兒,為何不招個上門女婿?寧薛兩家,不管是誰,都不會同意兒子上門的。」淑蘭建議道。
賀富人一聽,頓時豁然開朗,覺得這是個不錯的主意。待他冷靜下來,對淑蘭說:「聽你這意思,是看上哪個窮小子了?」
「窮怎麼了,咱們又不愁吃穿,只要對女兒好,對爹娘孝順,就夠了。」淑蘭說完,賀富人繼續追問是誰。
這時,賀夫人笑著說:「老爺,難道你當真看不出來?」
被賀夫人一問,賀富人想了想,這才明白淑蘭喜歡的人是秦天賜。想到秦天賜的人品,賀氏夫婦並沒有反對。
不料,沒等淑蘭將這個好消息告訴秦天賜,他就已經被寧川綁走了。
寧川威脅他,若不離開賀家,不僅僅他會有麻煩,賀家也不會好過。
寧川給秦天賜一天的考慮時間,並派人看守著,隨後他便離開了。
誰知,寧川準備回到寧家大門時,遠遠看見父親被幾個衙役押著從屋裡出來。
寧川嚇得不敢出聲,急忙轉身往山裡跑。然而,他很快就被官兵抓住,帶到官府。
原來,薛富人蔣寧捕頭告到巡撫大人處,將寧捕頭和寧川的罪行一一舉證列出。因此,知府不敢再袒護寧捕頭,只好派人將他們抓了起來。
秦天賜很快就被賀家的人救了出來。後來,賀家招上門女婿的消息一出,薛家果然放棄向賀家提親的念頭。
就這樣,秦天賜和賀淑蘭成親,成了賀家的上門女婿。
夫妻倆成親後,感情深厚,恩愛有加,對賀氏夫婦和秦氏夫婦都很孝順。從此,一家人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
改編自《民間故事》。關注@心言笑語 一起聽故事,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