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宋朝時期,滁州縣有一個叫展鴻的書生。展鴻的第一任老婆方氏長得如花似玉,十分的漂亮,夫妻兩人十分恩愛。兩人成親不過兩載,方氏就突發疾病去世,展鴻操辦妻子的葬禮,幾度哭暈過去,人們都說展鴻重情重義。
可是方氏下葬不過三個月,展鴻便又娶了續弦張氏。這一舉動,狠狠地打了村民一個耳光。這哪是重情重義,明明是喜新厭舊的陳世美。張氏並不漂亮,相反她的臉上長滿了雀斑,皮膚也很黑,與方氏比起來差得遠。因此展鴻的父母對張氏十分不滿,但是招架不住兒子的喜歡,只能皺著眉頭認下這個兒媳婦。
在前兒媳方氏的對比下,婆婆打心裡對這個丑兒媳不喜歡。但是展鴻卻十分疼愛妻子,對她關懷備至,甚至親自為她做胭脂水粉。張氏看到丈夫如此疼愛自己,心中很是歡喜,哪怕公婆不喜,為了丈夫,張氏都忍下了。
讓張氏高興的是,自從她用了丈夫做的胭脂,臉上的皮膚越來越好,雀斑都消失了。容貌也一天比一天漂亮。張氏看到自己越發美艷的臉,心中又驚又喜。自己如果變漂亮了,丈夫會越來越喜歡自己,公婆興許也會對自己有好臉色。
可是張氏有時候也懷疑,丈夫做的什麼胭脂,功效竟然這樣神奇。她有心詢問丈夫,展鴻卻支支吾吾,不願意多說。張氏以為是家傳的秘方,不便透露,便不再多問。從此以後,張氏迷戀上了胭脂,甚至每天晚上睡覺,都會塗在臉上。張氏越來越美,但是婆婆胡氏看到後,卻皺起了眉頭,想要說些什麼,卻搖頭嘆息。
這天,張氏給婆婆請安,胡氏看著越發美艷的兒媳婦,終於忍不住厭惡怒聲說道:「你這個樣子,很像個死人!」張氏聽到婆婆這樣說,忍不住淚流滿面。她知道婆婆對自己不喜歡,平日里十分的孝順,希望婆婆能夠喜歡自己。可是婆婆竟然說出這麼刻薄的話。
胡氏看著張氏流著眼淚,卻皺眉說道:「你再像她,卻終究不是她,好自為之吧!」說完便轉身離開了。張氏對婆婆的話,起了疑心,她是誰?她突然想起了丈夫做的胭脂,隱隱約約感覺真相就在那胭脂上。
這天晚上,張氏故意裝作不小心打翻胭脂,丈夫看到後,眉頭狠狠一皺說道:「明天你還得用呢,我去給你再做一盒。」說著便走進了書房,張氏悄悄跟在丈夫身後,發現他進了書房的一個密室。想來定有古怪,便悄悄走進了密室,沒想到接下來的一幕,讓她心痛萬分。
那間密室里掛滿了一個女子的畫像,那畫像上提著小字,愛妻方金蓮。她突然想起早上照鏡子,自己的臉彷彿變了一個人,原來是越來越像丈夫的亡妻。她看到丈夫做的胭脂,竟然是用方氏的鮮血做的,然後再作法將符咒融入胭脂,怪不得自己越來越像方金蓮。
張氏越想越怕,便準備悄悄離去逃走,卻被丈夫發現。展鴻卻淡淡對她說道:「既然你都知道了,我就不瞞你了,我娶你只是因為你的眼睛像她,再加上我的秘術,你會完全變成她的樣子,這樣我們就能永遠在一起了。」
張氏聽著丈夫的話,內心崩潰了。原來以往的深情都是假的,自己只是別人的替代品,難怪婆婆惡言相向說自己像個死人。張氏想逃離這裡,卻讓展鴻緊緊抓住。兩人推搡之間,張氏用簪子刺中了展鴻的心臟。看著展鴻倒地不起,張氏自知犯了大錯,便主動投案自首。
展鴻去世後,婆婆胡氏整日以淚洗面,她後悔自己當初沒有阻止兒子,才落得個如今的下場,一切都是命啊。
寄語:展鴻對亡妻思念成魔,做出這樣的傻事,過於執著過去,傷人傷己。婆婆胡氏明知兒子的行為,卻沒有及時阻止,最終釀成了悲劇收尾。最可憐的莫屬於張氏了,一心愛戀丈夫,卻遭到背叛,痴心女子總被傷。故事告訴我們,人不能太執著於過去,要往前看,執迷不悟只會傷人傷己。故事為民間傳說,屬於文學創作,人物情節均為虛構,請勿與封建迷信掛鉤,旨在豐富讀者的業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