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小木頭突然發起高燒來,家裡卻拿不出錢來請醫者,郜氏急的直掉眼淚,跑到土地廟裡哀哭禱告。正好財神趙公明路過此處,在土地爺這裡討口茶喝,聽見了郜氏的禱告,詢問起來。
土地爺便把郜氏的家境詳細地講了,趙公明一愣,掐指一算,小木頭是他趙家的後人,也不知道是多少代孫子了,反正是嫡親的後代。他心生憐憫,決定幫一把這個後人,讓他過上富裕的生活。哪有財神的後人受窮受苦的?沒有這個道理。
好在他趙公明是財神,掌管著天下財富,幫一下後人,不費吹灰之力。他當即變成一個白鬍子老頭,來到趙家,拿出兩個金元寶,送給郜氏。
郜氏一輩子沒有見過這種金燦燦的玩意,嚇得往後退了幾步,擺著手說:「這東西我們不敢要,我們窮苦人家,過慣了苦日子,哪敢要這麼貴重的東西,再說了,我又不認識你。」
趙公明樂呵呵地說:「你不要怕,我不是別人,乃是你們趙家的先祖,財神趙公明。看見你們受窮,於心不忍,特地來送財給你們。」說罷,他放下金元寶,恢復了財神的容貌,走出院門,飄升而去。郜氏急忙拉起小木頭,跪在地上,沖著天空叩起頭來。
有了兩個金元寶,日子一下子變得好過起來。郜氏把金元寶換成錢幣,給小木頭治好了病,剩下的錢,把房子翻修了。這座祖傳的老房子破舊不堪,到處漏風,天上下大雨,屋裡下小雨。把房子修好了,他們再也不怕颳風下雨了。
剩下的錢,郜氏給小木頭改善生活。小木頭自從出生以來,幾乎沒有吃過飽飯,瘦的只剩下骨架。小木頭頓頓吃得嘴角冒油,時常思念趙公明,總是詢問奶奶,老祖先什麼時候再來?郜氏被問得煩了,呵斥小木頭說:「老祖先是天上的財神,忙得很,哪有空閑來看望你?」
哪知道過了一段時間,趙公明變成白鬍子老頭,又來了。這一次,他拿出一個聚寶盆,說道:「我公務繁忙,沒有時間常來送財,索性拿來一個聚寶盆,裡面裝著取之不竭的金元寶,隨時可以拿出來用。以後,每一年的中秋節,我會來看望你們一次。」說罷,他就走了。
郜氏拿著聚寶盆把玩,只見聚寶盆只有飯缽那麼大,裡面裝著一個金元寶。她伸手拿出金元寶,裡面又長出一個金元寶。她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一個勁地從聚寶盆里拿金元寶,小木頭接過來,整整齊齊地碼放在地上。不一會兒,屋裡堆滿了金元寶。郜氏直到累趴下了,才停下來。
自此後,趙家成了豪富之家,不但建造了高屋大舍,亭台樓閣,還買了許多奴婢,進出都是高頭大馬和四抬小轎。小木頭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長得白白胖胖的,儼然富家公子的模樣。
郜氏給小木頭起了一個趙財寶的名字,送他讀書。誰知趙財寶不願讀書,振振有詞地說:「讀書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升官發財嗎?我如今錢財堆積如山,幾輩子都吃用不完,還讀什麼書?」郜氏管不了他,只好由著他。
趙財寶長大後,開始不學好,沾染上了富家公子的毛病,整天遊手好閒,打架鬥毆,過著聲色犬馬的生活,經常呼朋喚友,出入於與他的年歲不想當的場所。
有一年的中秋節,趙公明變成白鬍子老頭,來看望後人。郜氏拿出聚寶盆,憂心忡忡地說:「趙財寶不學好,都是因為有錢的緣故,你還是把它收回去吧。」
趙公明滿不在乎地說:「財神的後人,就應該享受生活,這個聚寶盆我不但不會收回,還要將它傳給千秋萬代。你難道沒有聽說嗎?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金錢,卻是萬萬不能的,有了這聚寶盆,趙家的千秋萬代,至少不會餓死。」郜氏暗嘆一口氣,只好作罷。
過了幾年,忽然有一天,趙財寶惹出了人命案,下在了大牢里。事情的起因不離奇,他和幾個名門公子為了一個女子,爭風吃醋,大打出手。離奇的是,趙財寶膽子特大,拿著一把刀,殺紅了眼,見人就砍,傷了十幾人,死了五個人。發泄完情緒,趙財寶丟下刀子,滿不在乎地說:「我有的是錢,不就是幾條人命嗎?拿錢去買。」
他之所以這麼有恃無恐,是因為他曾經用錢擺平過人命案。去年夏天,他騎著快馬,在街上狂奔,一個老獵人躲閃不及,馬兒受了驚,將他摔下馬來。他惱羞成怒,爬起來將老獵人活活地打死了。
郜氏驚駭不已,跑到土地廟裡禱告,讓土地爺轉告財神趙公明,趕緊想辦法。趙公明得到消息,化身白鬍子老頭,到衙門裡打點,花了數萬兩銀子,最終將趙財寶弄出了大牢。
可是,這一次,趙財寶殺的人太多,而且死者的家庭背景都不一般,於是,縣令把趙財寶抓進大牢里,判處了死刑,行文上報。
郜氏又跑到土地廟裡禱告,土地爺轉告趙公明,趙公明立馬下凡,四處求人打點,卻處處碰壁。
郜氏看見趙公明就來氣,哭著說:「都是被你害的,你當初要不是拿來了聚寶盆,我的孫子就不會變壞。錢多了不是好事,容易出廢人,出惡人,出壞人。如今倒好,我的孫子把命搭進去了,你還我的孫子。」
說著話,郜氏撿起掃把,追著趙公明打,趙公明只好往山上跑。郜氏追著他滿山打,不依不饒,嘴裡高喊著「還我孫子」。無奈之下,趙公明只好升天而去,再也不肯來了。
趙財寶被斬首後,郜氏將他掩埋後,一把火燒了豪宅,她死在了火焰里。人們將火撲滅後,沒有發現那個聚寶盆,也不知道是被火燒化了,還是被財神收回去了。
古話說得好,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氣是下山猛虎,錢是惹禍根苗。有錢了,要擺正心態,有錢常想無錢日,切莫仗錢鬥閑氣,如果拿錢多做善事,那是再好不過了。本故事採用了荒誕的筆法,在於借事喻理,勸喻世人,與封建迷信無關。
歡迎大家關注點贊評論,你的支持,就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源泉!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