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時候,南屋山腳下有一座尼姑庵。
這天深夜,一位名叫張全的小偷翻進了尼姑庵,從高牆跳下,雙腿震得發麻,緩了一會。
這尼姑庵建在荒郊野外,四周都是樹叢,蟲鳴聲讓張全有些心慌。張全是個慣偷了,從未失手,只是這一次,心裡總有些慌亂,似乎有什麼事要發生。
佛堂內靜悄悄的,沒有人影,看來尼姑們都睡了。張全輕輕挪動腳步,進了佛堂。佛像前的供桌上,擺著一些瓜果貢品。張全挽起袖子,拿起一個梨就啃。
吃完梨,張全沒有著急偷錢,而是跪倒在佛像前,虔誠地說道:「佛祖啊,我也是出於無奈,從小就沒見過父母,為了活下去,不得不走上這條路,還請佛祖恕罪……」
而後,張全將袖子放了下來,打算直接把裝著香油錢的箱子給扛走。不料,張全卻被人叫住。
「站住!」一位尼姑從佛堂後走了出來,臉色和藹,連說起話來都讓人感覺到和氣。
張全心跳加速,扭頭一看,僅是一位上了年紀的尼姑,鬆了一口氣,從腰間亮出匕首:「要錢還是要命?」
老尼姑絲毫不懼,慢步走了上來,神情讓人捉摸不透,看似有喜,實則含悲,「先把箱子放下,你跟我來,我有事跟你說。」
張全愣住了,這老尼姑的葫蘆里賣的什麼葯?「你休要騙我,是想設陷阱把我抓起來吧?」
老尼姑搖搖頭,「我沒有壞心思,你跟我來,或許能改變你這一生的命運」。張全猶豫了,思考了一陣,竟放下箱子,舉著匕首,「我跟你走」。
老尼姑走在前面,張全用匕首抵著她的腰,以防她使詐。就這樣,老尼姑進了自己的房間,而後將張全也拉了進去。
老尼姑給張全倒了一杯茶水,親切地問道:「聽口音你不是本地人吧,你祖籍是哪裡的啊?」
張全放下戒心,一飲而盡,擦擦嘴巴,「我老家是南溪村的。」
不料,老尼姑的瞳孔放大了一倍,驚喜地說道:「對上了!你可知道我是誰?」
張全不知所措,回道:「你不就是個老尼姑嗎?還能是誰?」
老尼姑吐出幾個字,字字有千斤重,「我是你娘啊!」
「娘?」這下張全懵住了,眼前這個老尼姑怎麼可能是自己的娘親。
見對方不信,老尼姑問道:「你左手的手臂上是否有一塊暗紅色的胎記?」張全急了,「你怎麼知道?莫非你真是我娘?」
老尼姑流出淚來,轉瞬間已哭成了淚人,「當初把你生下來,你父親就患病去世了,我沒有能力把你養育大,就把你送人了。娘無能,只記住了你這塊暗紅色胎記,還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你了……」
老尼姑說得真切,張全也哭了,「娘,你好狠心啊,你知不知道這些年來我受了多少苦啊!」這一刻,張全從小到大的委屈全湧上心頭,化作了眼淚。兩人相擁而泣,張全第一次感受到娘親的溫暖,十分幸福,勝過那金山銀山!
老尼姑溫柔地拍打著張全的背,「兒啊,是娘對不住你,娘將你送人後,就來到這出家了,一待就是幾十年。上天有眼啊,讓我再次遇到了你!」
張全也哭著說道:「我有娘了!以後我一定好好孝順娘。」老尼姑笑著點了點頭,「這些年委屈你了,只是以後,莫要再走歪路了。」
張全立馬答應:「以後我再也不偷了。」
老尼姑很欣慰,開口道:「夜深了,你今晚就在庵中歇息吧。切記,一定要保密,不能說出咱娘倆的身份啊。」張全點頭答應。
次日,老尼姑親自給張全做了早餐,雖然只是普通的饅頭,張全卻吃得很滿足,勝過那山珍海味。
隨後,老尼姑又拿了一些錢,遞給張全:「兒啊,以後做些小生意,養活自己。」張全跪了下來,原來有娘親疼是這種感覺。
幾日後,張全拿著錢,在當地開了一家小茶館,雖然日子過得不富裕,但也能勉強度日,不用忍飢挨餓了。更重要的是,張全活得坦蕩了,再不用縮在陰暗的角落裡。
張全很孝順,有空閑時,便到尼姑庵幫忙幹活,還會幫老尼姑捶背、捏肩……
其實,老尼姑撒了個善意的謊言,她從未有過孩子。至於張全,是為了引他走上正道,這才出此計謀。
張全在佛堂前訴苦時,老尼姑全都聽進去了,知道了他的一些身世。再加上,張全挽袖子時正好露出了那塊醒目的暗紅色胎記。於是,老尼姑靈機一動,想出了這麼個辦法。
老尼姑一個善意的謊言,竟改變了張全的一生!
聲明:故事取材民間,含虛構成分,並非宣揚封建迷信。若各位喜歡,歡迎點贊關注,給您帶來更多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