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罷」來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長白山區竟然出現如此吃牛怪獸

2021年05月09日22:28:24 故事 1833

「熊罷」來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長白山區竟然出現如此吃牛怪獸 - 天天要聞

四十多年前,長白山中竟然出了種專門吃牛的怪獸叫「熊罷。傳說此獸狀如狗熊,但身體高大,能像人一樣直立行走,長著像老虎一樣的頭,一樣的血盆大口,鋸齒獠牙,眼如銅鈴,腦袋上邊長著一個像犀牛角一樣的獨角。此獸吼聲若雷,無論多麼牛氣的老牛,一聽到「熊罷」的吼叫,立刻渾身發抖,最終倒地,乖乖被吃。

山中消息閉塞,此消息一出,便經久不衰。而且「熊罷吃牛」的各種消息不斷傳來,花樣翻新,十分驚險和傳奇,叫人談「罷」色變。

★隊長笑我這老師不懂「熊罷」只懂「扯皮」

那時,我在松花湖畔當老師。某日正逢生產大隊召開生產隊長會議。午休在生產大隊的食堂吃飯時,參會的年輕生產隊長們紛紛湊到我的飯桌前詢問:你聽說「熊罷」的事兒嗎?知道那個「熊罷」的「罷」字怎麼寫嗎?

「熊罷」來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長白山區竟然出現如此吃牛怪獸 - 天天要聞

我誠實地回答:「熊罷」的各種故事我聽說過了,但是查遍《新華字典》也查不到「熊罷」是什麼動物。更不知「熊罷」的「罷」字怎麼寫。

有人邊吃飯邊問:你認為怎麼寫?

我不知道這話是個「坑」,忙說:我的理解應該是「雄霸」,狗熊中的霸王的意思。它在長白山中個體大,兇猛,能吃牛,所以,應該是這個「霸」字,就是霸道、霸氣,稱霸的意思。它應該是棕熊。另一種寫法是「熊爸」,就是大公熊,是一般的熊的父親。

沒想到這些和我年紀相仿的生產隊長卻藉此起鬨,把我好一頓譏笑。最後竟有人教訓我:真是書念得越多越傻。你知道不?那叫「熊罷」,就是罷了的罷,意思是沒有比它再厲害的了。

「熊罷」來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長白山區竟然出現如此吃牛怪獸 - 天天要聞

我說:不對吧?世界上沒有「熊罷」……他們立即放聲大笑:怎麼沒有?老人家的詩詞上都寫了,「唯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罷(羆)」。我爭辯:那是「熊羆」,不是「熊罷」……有人毫不留情地笑我:你聽誰念過那是「更無豪傑怕『熊皮』」?還「虎皮」呢!大家都念「熊罷」,知道不?我看你是「扯皮」!

我有些秀才遇大兵,有理說不通的感覺。忽然想到:山區人念書少,好多字都喜歡讀偏旁音的。比如,赤腳醫生打針時說,把「殿部」的褲子褪下去。你要說那是「臀部」,必然遭到譏笑,因為大家都知道「殿部」,很少聽過「臀部」。生產隊的集體學習時,讀報員就把鑼鼓「鏗鏘」給你念成「堅將」。你若質疑,他還會做著敲鑼打鼓狀,口中學著「堅——將——」,讓你啥招也沒有!

所以,我也只好入鄉隨俗,「熊罷」就「熊罷」吧!

「熊罷」來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長白山區竟然出現如此吃牛怪獸 - 天天要聞

還有,那幾年,即便到公社的鎮上,或者到縣城裡辦事,在飯店中吃飯時,聽到的也是人們津津樂道地在談:哪裡哪裡,又有「熊罷」吃牛了……

★西南岔,「熊罷」咬死了兩頭牛

如今的蛟河市著名的風景區紅葉谷中的谷中谷,那時候被稱作西大岔,是座原始森林。民國時期,此地是土匪的老營。抗日戰爭時期,楊靖宇將軍的抗聯某部秘營也安札在此。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某天。我剛走進課堂,一個學生就起立報告:老師,「熊罷」來到西大岔了。我們屯的兩頭牧畜牛被咬死,一頭被吃。隊長讓我告訴你。是關二驢子親眼所見。隊長說,明天是星期天,約你一塊兒去西大岔看「熊罷」現場。

第二天起了個大早,由放牧人關二驢子帶路,走了二十多里,進入西大岔「熊罷」吃牛的現場。

「熊罷」來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長白山區竟然出現如此吃牛怪獸 - 天天要聞

關二驢子在老關家排行老二,因為性子急,好耍驢脾氣,又不願意幹活兒,所以就被命名為「關二驢子」,專門為生產隊進山放牧牛群。這活兒輕巧,但需要膽量,吃得風裡來雨里去的辛苦。生產隊規定:落雪時牛群下山,若少一頭,扣放牧人100個工分,若牛群能多添牛犢子,則多一頭,獎勵100工分。可是,這一下子就丟了200個工分,關二驢子自然找到隊長大鬧一通,說這種被「熊罷」糟害的牛,不應該算到他頭上。隊長沒法兒,只好邀我一同上山考察。因為我曾當過關二驢子的老師,他還比較聽我的話。

來到山中密林,老遠就聞到臭氣熏天。只見一片百來平方米的樹下被踐踏一平。地上倒著一頭二歲公牛,瞪著大眼睛,死不瞑目。它的脖子骨被硬生生的咬斷,但是身體完好,肚子腫脹如鼓,有隨時爆炸的危險。

離此不遠處,另一頭母牛被殺,其狀甚慘,肚腹中的東西全部被吃掉,只有一個牛胎兒扔在地上。其餘胸部和腿部的肉,都已經被吃光。特別是喉嚨骨頭被咬斷的骨茬兒,像被嚼斷的大蔥,十分可怕。

「熊罷」來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長白山區竟然出現如此吃牛怪獸 - 天天要聞

關二驢子手指兩頭牛的殘體說:初生的牤子連老虎都不怕。隊長和老師,你們看這打鬥的戰場,看這牛被咬的慘狀,肯定是「熊罷」乾的。我能阻擋得了嗎?隊長你若扣我的工分,這放牛活兒我關二驢子不幹了,反正這裡有了「熊罷」,你愛找誰找誰。

找誰,誰還敢到這裡放牛?再說這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了的傷害。所以隊長說:工分不扣你的了,但你趕快把牛弄得離這「熊罷」遠遠的。若再讓「熊罷」吃了牛,我照樣扣你的工分!

★ 三道溝又有「熊罷」吃牛

又過了一周,趙家屯九隊又有牧畜牛在三道溝的「東大泱」中,被「熊罷」吃掉。

那天下午,我到三道溝家訪時,正碰上放牛人「李二瞪」和生產隊長說牛被「熊罷」吃的情景。他瞪著一雙白眼球多黑眼球少的大眼睛,驚恐地說:早晨太陽出來不大一會兒,我在放牛窩棚中,忽然聽到牛鈴兒一個勁兒地叮咚叮咚響,還聽到老牛哞——哞——地叫喚。我害怕出事兒,急忙帶著狗往林子里跑,可是一進「東大泱」,那狗說啥也不走了,只是站到林子邊瞎叫喚。我只好揮舞著手中的鐮刀「嘔、嘔」叫著往前跑。剛跑了十幾步就愣住了。一隻「熊罷」比人都高,瞪著兩隻鈴鐺眼,抓著牛下水正往那血盆大口中塞,吃得吧唧吧唧地香。它一邊兒吃,還一邊兒嗚嗚叫著嚇唬我。我當時嚇得尿都撒到褲兜子里啦,哪裡還會走!「熊罷」看我還不走,氣得咔嚓一犄角,就把身邊的樹挑斷了。我就嚇得跑回來給你報信來了……

「熊罷」來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長白山區竟然出現如此吃牛怪獸 - 天天要聞

隊長一聽,損失一頭牛,可是大事兒,急忙召集了好多社員。他們背起獵槍,拿起獵刀,專門喂耕牛的飼養員乾脆扛起了一把大鍘刀。我也不家訪了,順手拿起一根大木棒,跟著他們來到「東大泱」。果然,地上躺著的一頭牛,肉沒了,只剩了牛頭和牛腿。跟前有一棵小碗口粗的白樺樹,從一米多高處折斷了,不像是被什麼犄角挑斷的,倒像是硬生生地掰斷的!

當然,這次我們誰也沒有看到「熊罷」。

★ 杉松嶺又見「熊罷」吃牛

杉松嶺,是離紅葉谷二十多公里遠的一座山崗。那裡地勢雖低,但是水草茂盛,森林密布,是個好牧場。附近幾個村屯的牧畜牛都喜歡到那裡去放牧。

長白山人的習慣,喜歡開春就把沒有使役的牛馬統統趕到山裡去自由放牧,下雪時再經管回村屯。所以,在山中放牧時,總避免不了牛中的老弱病殘被老虎、豹子和狼等吃掉。

這次的消息說,杉松嶺上牛群損失得更大,有五頭牛被咬死,兩頭吃掉。這五頭牛分別在五個地方。

「熊罷」來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長白山區竟然出現如此吃牛怪獸 - 天天要聞

這次我沒有前去採訪,但被委託替我採訪的學生對我詳細彙報了牧牛人介紹的情況:除了被吃的牛的數量不同外,最一致的地方,都是牛的脖子被咬,牛的肚子先被吃掉。至於「熊罷」長什麼樣子,根本沒人看見。

不久,又聽說附近的基幹民兵組織了一次武裝搜山,對杉松嶺整個兒拉網式搜索了一遍,從中趕出了不少狍子、馬鹿、還有野豬、狗熊,就是沒有看到什麼「熊罷」。但那裡的社員眾口一詞:就是「熊罷」吃的牛。老虎沒這能耐!

★蛟河縣林業局的領導說:那幾年,整個蛟河縣發生的「熊罷」吃牛案,超過二十起

後來,我調到縣城工作,和主管林政工作的副局長成了朋友。他對全縣六千多平方公里的山林極為熟悉,說當年「熊罷」吃牛的事件也有記載。他說,聽說,各個公社幾乎都由武裝部組織過基幹民兵進山搜索過「熊罷」,統共打死過二十多隻狗熊,但是誰也沒有遇見過那個長著獨犄角的「熊罷」。

所以,「熊罷」至今是個謎。

「熊罷」來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長白山區竟然出現如此吃牛怪獸 - 天天要聞

如今,將近半個世紀過去了,當年那沸沸揚揚的全縣「熊罷」事件,再也沒有出現過。唯獨1998年後,老虎吃牛的事件在蛟河市連續發生。那吃牛、吃馬留下的殘體,卻和當年「熊罷」吃過的情景差不多。難道是牧牛人誤把吃牛的老虎當成了「熊罷」?

可當年的牧牛人卻都說:當時影影綽綽地看見那「熊罷」,根本不是老虎。老虎的顏色和樣子,誰還不認得?那就是一隻大貓。可是「熊罷」那是比人還高的大個子,而且好像「長著獨角」!

眾人猜測的「熊羆」,我認為就是棕熊。可是棕熊雖然能輕鬆捕食牛,但是它沒有獨犄角呀!

此事,至今成謎。

「熊罷」來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長白山區竟然出現如此吃牛怪獸 - 天天要聞

故事分類資訊推薦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聞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陳乾看著手裡的玉佩嘆了口氣,這是他當初送給未婚妻林可兒的定親信物,陳家敗落後,林家嫌棄他窮,退了婚事,這玉佩也送還了回來,他一直沒捨得典當,如今家裡就剩這麼一個值錢的物件,他打算典賣了作為趕考的路費。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聞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1.母親走的那天,天空灰濛濛的,像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紗布,壓抑得人喘不過氣。我跪在靈堂前,淚水模糊了視線,耳邊回蕩著親戚們斷斷續續的哭聲,心裡卻空蕩蕩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親走得很突然,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 天天要聞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張鴻蓄著一頭烏黑的短髮,眼神中帶著些許鬱鬱寡歡,他站在這座繁華都市的邊緣,獨自望著遠方林立的高樓。每一天,他就像無數城市裡的普通職員一樣,重複著簡單枯燥的工作內容。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時走進了那間已經有些陳舊的寫字樓,坐進自己格子間的角落。「張鴻,這份文件你檢查過了嗎?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 天天要聞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故事來源於生活,進行潤色、編輯處理,請理性閱讀。父親去世的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震得我們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廳的窗前,看著窗外的雨絲,心裡一片凄涼。突然,門鈴響起,我打開門,只見大伯一家站在門外,臉上帶著勉強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 天天要聞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醫院外的疑云:當陪伴與疑惑交織在一個普通的周末,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客廳的地板上,本應是溫馨寧靜的午後,但對於小芸來說,卻是一場情感的風暴即將來臨的預兆。小芸的公公因為一場突發的疾病住進了醫院,作為孝順的兒媳,她毫不猶豫地請了長假,每日在醫院裡悉心照料。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 天天要聞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頭條改版後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秒後用您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請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剛進入高中就讀,一入校門映入眼帘的是滿園漂亮的秋海棠,青紅相間,煞是好看,正當我四處張望時,一個清秀的女孩從我身邊走過,微風吹拂著她的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 天天要聞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計程車的后座上,臉色蒼白,疲憊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滿心歡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兩個人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誰知這一年,幸福的生活卻出現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關的併發症,醫生告訴她必須儘快手術,以免對生命造成威脅。術後,她需要好好休養,心和身體都需要時間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