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皇家禁衛軍分為親衛、勛衛和翊衛,通稱三衛。開元年間,禁衛軍中有一位姓李的官員,因為官職卑微而為人敦厚,平時人們都以李三衛來稱呼他,時間久了,竟也忘了他原來的名字。
有一次,李三衛離開長安到青州辦事,路經陝西境內的時候,在華岳廟前遇見一個衣著破舊寒酸的婢女。
婢女對三衛說道:「我家娘子想見見您。」說完,不等三衛問話,轉身徑直往前走了。
李三衛疑惑不解,也只有隨著婢女走。沒走多遠,一位年少的婦人快步迎上來,婢女口稱「娘子」,施禮後退下。
李三衛見婦人年紀大約十六、七歲,姿質超群,而臉色卻十分蒼白憔悴,並且面帶凄楚之色。
婦人說道:「妾並非人類,乃是華岳大帝的三兒媳婦。我娘家遠在北海,自從嫁到這兒以後,已經三年沒有得到娘家的書信了。我的丈夫性情兇狠粗暴,欺我與娘家音信隔絕已久,經常虐待我。」說著,婦人已經淚流滿面,泣不成聲。
李三衛深為同情,邊嘆氣邊來回踱步搓手,只是遺憾自己一介凡夫,無力相救。
婦人強忍悲痛說道:「我聽說您要到北海那邊去,想托您捎一封信。如果能夠送到,我父親一定會給您豐厚的報酬。」
李三衛接過信,問道:「到了北海,我把信交給誰呢?我又不知道貴府在哪裡。」
婦人回答:「您只要敲一敲海池邊上的第二棵樹,自然會有人出來接待。」婦人說罷,又再三叮嚀囑託,言辭懇切,隨後就辭去了。
李三衛到達北海後,找到那棵樹,用手輕敲,果然顯現出一個朱漆大門,有僕人應聲走出。
三衛把信交給他,不一會兒,僕人出來告訴三衛:「大王請您進去。」
李三衛跟隨僕人進入府內,一眼便看見高堂上端坐著北海龍王。北海龍王頭戴冠冕,身穿大紅龍袍,左右有上千的侍女簇擁,十足的王家氣派!
北海龍王見到三衛很高興,說道:「我已經三年沒有收到女兒的信了。」
龍王匆匆讀過信後,勃然大怒,說道:「這奴才竟敢這樣對待我兒,氣煞我了!」
龍王立即召來兩名大將,命令他們率五萬精兵,於十五日西伐華岳,只可勝不許敗。兩名大將都是巨頭大鼻,面目猙獰可怕,令李三衛不敢多看。
龍王派兵點將之後,命人取出兩匹絹送給三衛。三衛原以為龍王會贈給自己奇珍異寶,結果只得到普普通通的兩匹絹,嘴上不敢多言,心裡不知埋怨了多少句,原來龍王也是小氣鬼罷了!
龍王囑咐三衛:「這兩匹絹可以賣兩萬貫錢,千萬不要輕易賤賣給人家了。」
李三衛悶悶不樂地出了龍王府,想親眼驗證一下北海龍王西伐華岳的事,就又回到了陝西境內。到了十五日那天,天色快黑的時候,李三衛遠遠看見東方的天空布滿了黑雲,緩緩向西浮動。
不一會兒,又從西方吹來一片雲彩,和東方的黑雲相接。天空中立刻電閃雷鳴,狂風大作,隱約能聽見兩軍人馬廝殺搏鬥的聲音。雙方交戰時間很長,到天明的時候,華山一帶的山川都變成了紅色以及焦黑之色。
李三衛看得心驚肉跳,慌忙離開了。
回到長安,三衛依照龍王的話,兩匹絹要價兩萬貫。眾人聽說此事,非常詫異,繼而紛紛譏笑他漫天要價。
沒過幾天,有一個騎白馬的男子前來買李三衛的絹,十分爽快,立即付清兩萬貫錢,買下了絹。李三衛也吃驚不小,沒想到果然有人肯出高價錢,就問他買這絹派什麼用場。
那男子回答說:「您有所不知,渭川神的小女兒近日要出嫁,這兩匹絹正好可以用來送禮。北海絹乃天下第一絹,這才不辱沒我的身份,讓渭川神輕看啊!」
李三衛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得到北海絹的。
後來,李三衛再一次路過華岳廟的時候,上次所遇見的婢女又來說道:「我家娘子前來謝恩。」
李三衛抬眼看去,只見一輛裝飾華麗的車子緩緩而來。那婦人全然不是原來的憔悴模樣,被十幾個美麗侍女簇擁著,衣服光彩鮮麗,眼睛顧盼有神,幾乎讓三衛認不出來了。
婦人深施一禮,說道:「蒙您傳信告知我父母,妾才得以脫離苦海。此恩此德,妾身永誌不忘。不過,我丈夫因為您替我傳書的緣故,十分怨恨您。他現在率領五百兵士,在前面的潼關列陣相候。您如果去了,肯定會蒙受災難。」
蘭衛又怕又急,趕忙揖拜求救。
婦人從容一笑,說道:「您不用怕,暫且回到長安。不久,大唐皇帝要東幸洛陽,您若是跟隨載鼓的車輛,鬼神都畏懼鼓車,您也就安然無恙了。」
說完,婦人連同侍女以及車輛騰雲而去。李三衛不敢前行,連夜趕回長安。
後來,唐玄宗果然東幸洛陽。三衛用錢買通掌管鼓車的人,隨鼓車出了潼關,果真沒有禍事發生。
參考資料《廣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