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龍少年終成惡龍!山西隊從全民寵兒到千夫所指,李春江殺紅眼釀苦果
cba半決賽落幕,黑馬山西隊終究沒能一黑到底,他們在半決賽被北京首鋼3-0橫掃出局。更諷刺的是,這支曾在8進4淘汰廣東隊時被全國球迷瘋狂支持的「正義之師」,短短几天后竟成了眾矢之的——原因很簡單:他們從「屠龍勇士」變成了「惡龍」,甚至比當初的廣東隊更讓人反感。
1. 淘汰廣東時全民歡呼:山西隊是「cba正義使者」?
8進4對陣廣東隊時,山西隊簡直是「cba最受歡迎的球隊」。廣東隊素以強硬(或者說「臟」)防守著稱,而山西隊則用精準的三分和流暢的團隊籃球硬生生把衛冕冠軍拉下馬。
那輪系列賽,每當廣東球員動作過大,裁判哨響,全網球迷立刻沸騰:「幹得漂亮!山西隊狠狠教訓他們!」 甚至有人希望山西隊「以牙還牙」,讓廣東隊嘗嘗被兇狠防守支配的恐懼。
那時的山西隊,風評好到離譜——原帥的三分如雨,張寧的拼搏精神,葛昭寶的內線強打,再加上全隊「乾淨」的球風,讓他們成了「反廣東霸權」的象徵。 球迷們甚至開始幻想:「要是山西隊能奪冠,那該多勵志啊!」

2. 半決賽畫風突變:山西隊比廣東還「臟」?
然而,當山西隊跨過廣東這座大山,面對北京首鋼時,他們的形象卻急速崩塌。
首先,防守動作越來越大。 劉傳興在內線的肘擊、張寧的「強硬」犯規,甚至原帥(原本以技術流著稱)也開始上身體對抗。最致命的是,g2比賽中,劉傳興在一次爭搶中直接弄傷了北京隊的未來之星曾凡博,導致後者缺席剩餘比賽。
這一下,輿論直接炸鍋——「你們打廣東時不是標榜『乾淨籃球』嗎?怎麼現在比廣東還狠?」
更諷刺的是,北京隊這輪系列賽幾乎沒有任何過激動作,完全靠戰術和團隊籃球贏球。相比之下,山西隊的「大尺度」防守顯得格外扎眼,網友怒噴:「屠龍少年自己變成惡龍了!」

3. 李春江的「復仇執念」:顧問變「軍師」,戰術變「殺招」
山西隊風格突變,幕後推手是誰?很多人把矛頭指向了顧問李春江。
這位前廣東、廣廈主帥,素以「鐵血防守」(或者說「兇狠戰術」)聞名。本賽季加盟山西隊後,他的風格顯然影響了球隊。尤其是面對老東家廣東隊時,李春江的戰術布置幾乎帶著「復仇」的意味——你不是喜歡上強度嗎?我比你更狠!
而到了半決賽,面對北京隊(李春江球員時代的老對手),他的戰術更加激進。劉傳興的強硬犯規、張寧的貼身撕咬,甚至原帥也被逼著增加對抗,整支山西隊彷彿被灌輸了「寧可犯規,也不能讓對手輕鬆得分」的理念。
可惜,殺紅眼的山西隊,最終輸球又輸人。 他們不僅沒能複製對陣廣東時的神奇,反而因為過大的動作惹來一片罵聲。

4. 從全民寵兒到千夫所指:山西隊為何風評崩盤?
山西隊的口碑崩塌,根本原因在於「雙標」——
打廣東時,他們被塑造成「正義之師」,球迷希望他們用「乾淨籃球」擊敗「惡勢力」。
打北京時,他們卻比廣東還「狠」,甚至弄傷對方核心,自然引發眾怒。
球迷可以接受一支球隊強硬,但不能接受「偽君子」。 山西隊的問題就在於,他們先把自己包裝成「反臟動作」的代表,結果自己卻成了更髒的那一個。

5. 教訓:競技體育,贏球可以狠,但不能「臟」
山西隊的這次半決賽之旅,給所有cba球隊上了一課——
你可以強硬,但不能雙標。 如果打廣東時標榜「乾淨」,打北京時卻動作過大,球迷不會買賬。
你可以拼身體,但不能傷人。 劉傳興弄傷曾凡博,直接讓山西隊從「勵志黑馬」變成「反派角色」。
顧問可以影響戰術,但不能讓球隊失控。 李春江的「鐵血風格」或許適合某些比賽,但若過度使用,只會適得其反。
結語:山西隊的賽季結束了,但他們的教訓值得深思

山西隊這個賽季的表現,像極了一個「墮落英雄」的故事——他們原本可以成為cba的「清流」,卻最終被自己的兇狠反噬。
下賽季,他們需要重新思考球隊的定位:是要做一支靠團隊籃球贏球的「勵志之師」,還是淪為靠犯規和對抗博眼球的「反派」? 這個問題的答案,將決定他們未來在球迷心中的形象。
而對於cba聯賽來說,山西隊的這次經歷也提醒所有人:贏球固然重要,但贏的方式,同樣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