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丁世忠:建議進一步引進高水準賽事,挖掘體育流量價值

2025年03月05日23:30:22 體育 1548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王真真)3月5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獲悉,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圍繞體育賽事經濟、傳統產業升級、提振消費、產學研融合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等方面提出了多個建議。

兩會聲音|丁世忠:建議進一步引進高水準賽事,挖掘體育流量價值 - 天天要聞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圖/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國內體育產業蓬勃發展,全民健身熱潮將馬拉松、自行車、網球、鐵人三項等賽事熱度推到空前火爆的境地,也隨之產生了馬拉松經濟和跑步消費等備受關注的經濟現象。作為與中國體育產業共同成長30餘年的長期從業者,丁世忠認為:第一,應進一步引進高水準國際性體育賽事,通過高質量比賽拉動賽事相關經濟發展,促進線下消費,將不斷增長的體育流量變為日益升級的經濟增量;第二,鼓勵各省市培育、開發原創體育賽事ip,並在場館租賃、安保協調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與協助;第三,汲取國際大型體育賽事管理經驗,加強對大規模群眾賽事的組織管理特點與規律的研究,建立健全我國體育賽事的管理規範和技術標準,有力支撐體育賽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在「傳統產業升級」方面,丁世忠認為,第一,應堅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潛能和優勢,精心選擇發展賽道,實現錯位發展;第二,推進「大院院所+中試平台+應用場景」轉型;第三,堅持發揚企業的首創精神,突破傳統觀念束縛,尋求突破性創新;第四,充分利用人工智慧賦能傳統產業,希望中央出台相關政策,支持人工智慧企業與傳統產業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共同研發適用於傳統產業的人工智慧技術和解決方案。第五,強化鏈主企業在產業鏈協同轉型升級的引領作用。

在「提振消費」方面,丁世忠認為應從供需兩端提振消費,擴大內需,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第一,國貨品牌要心無旁騖做好產品,主動承擔起從供給側更好滿足群眾消費升級需求的重任;第二,通過政策賦能優質國貨品牌的方式進一步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以「質價比」為抓手提升國貨品牌意識,助力更多質優價實的國貨品牌成為消費者的第一選擇;第三,加大市場監管,特別是網路平台監管,加強知識產權和消費者權益保護,嚴厲打擊相關違法犯罪行為;第四,穩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加強社會保障,改善預期。

針對當下產學研融合發展現狀,丁世忠的看法是:第一,進一步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頂層機制設計,明確企業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機制,形成科技研發項目「企業出題—政府立題—科研機構答題—企業落地—用戶滿意」的官產學研用閉環機制;第二,國家層面儘早出台支持創新聯合體建設的指導性文件;第三,建立高價值科技成果評價和識別平台;第四,行業領軍企業要加強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融通創新;第五,引導企業學會並運用iso創新管理體系國際標準。

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2022年,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接近20%;學生脊柱側彎發生率為1%-3%;《2023年度中國精神心理健康》藍皮書報告顯示,小學生的抑鬱檢出率為10%,初中生為30%,高中生為40%。研究表明,嚴格落實國家關於體育課、課間活動及課後體育運動等重要體育教育綱要,推行幸福體育,樹立體育的幸福觀,是破解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難題的關鍵。丁世忠的看法是:第一,在教育體系內,自上而下推動心理健康與體育教育相結合;第二,在體育教育中,推廣個性化設計運動內容;第三,在教育考核體系中,建立定期評估與反饋機制,使學生體驗到自身運動表現提升帶來的成就感與幸福感;第四,在課堂教學外,倡導和鼓勵家庭、社區與學校協同合作,共同營造積極的運動氛圍。

編輯 陳莉

校對 盧茜

體育分類資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