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亞洲杯看,中國足球與足球有多大的區別?

2024年01月25日22:01:56 體育 5399

三場比賽0進球,拿到2分後出局,中國隊創造了參加亞洲杯的最差紀錄。沒錯,這是亞洲杯,而不是世界盃。

正如幾年前張路所說,中國足球的低谷還沒有到來,93年齡段以後出生的這批球員會是更差的一代。

當吳曦、張琳芃、王大雷等人老邁以後,中國足球正式開始進入了「最差時刻」

從亞洲杯看,中國足球與足球有多大的區別? - 天天要聞

本屆亞洲杯之所以讓人絕望,並不僅僅是中國隊成績糟糕、一球不進這麼簡單。最關鍵的是,我們親眼看到了亞洲各隊都在逐漸進步,無論是越南還是印度,無論是塔吉克還是伊拉克,幾乎除了中國隊之外,所有球隊至少都能踢出一場或者半場的好球。

澳大利亞磕磕絆絆,日本甚至沒拿到小組第一,韓國也只是跟約旦平分,亞洲球隊之間的差距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但中國與對手的差距確實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大得多。

現在的中國隊別說去踢日本韓國卡達沙特,就是去踢越南印度印尼阿曼都沒有多大勝算。

因為我們踢得足球跟人家踢得足球完全是不一樣的東西。

你可以說印度隊弱,可以說馬來西亞弱,可以說吉爾吉斯斯坦弱,但人家踢得是能跟上亞洲對手步伐的球,踢的是現代足球的技戰術內容,只有中國隊踢出來的東西,不是足球。

是中國足球。

可以負責任地說,中國足球和足球是兩個不同的運動項目

為什麼這麼說?中國足球到底和足球的差別在哪裡?

第一,中國足球是低對抗的足球。第二,中國足球是慢節奏的足球。第三,中國足球是個人而非團隊的足球。

最近幾年,因為寫體育推文的關係,也因為我的孩子接受足球訓練的緣故,我接觸到了很多足球圈內人士,跟很多歐美日本的青訓教練有過交流,對比了很多外教與中國本土教練,外國孩子與中國孩子,外國人與中國人不同的比賽和訓練方式,通過比較我發現,中國足球真的就不是足球。

比如第一點,中國足球是低對抗的足球。

現代足球的發展是對抗性越來越強,身體的接觸越來越頻繁,防守方給進攻方施加的壓力越來越大。

但在中國,無論是職業俱樂部、青訓機構還是野球場,對抗都是不被允許的,或者說只是停留在口頭上的。

中國球員包括職業球員、業餘愛好者和青少年球員,對於對抗的理解都處於「我可以踢你,你不能踢我」的階段。如果對手給本方稍微施加身體接觸,我們的球員往往會下意識地做兩件事,第一件就是找裁判「要犯規」,裁判如果不判就罵罵咧咧,從而引發衝突。第二件事,就是轉身起來給對方施加惡意犯規,從而引發衝突。

這樣的狀況在中超賽場其實屢見不鮮,球員永遠依賴裁判,如果裁判不能被依靠,那麼就開始惡意踢人犯規,當惡意犯規被裁判處罰後,球員馬上開始指責裁判。最後就是一發而不可收拾的變成了球場衝突。

可以負責任地說,類似的情況從職業聯賽到野球場比比皆是。很多外國人都不願意跟中國人踢足球,因為跟中國人踢球,稍微一對抗,中國人要麼找裁判,要麼就惡意報復踢人。

問題更嚴重的是,這種風氣已經蔓延到了青訓賽場。「只許我孩子踢你,不許你孩子踢我」已經成了中國家長們的一貫想法。自己孩子可以鏟別人,鏟完了被判犯規家長還罵裁判。但別的孩子鏟他們家孩子的時候,家長第一時間就是找裁判,如果裁判不判,家長可能就衝上去打罵裁判或者對方球員。

「我最不願意吹的就是青少年比賽,根本沒法吹,怎麼吹家長都不滿意。」一位裁判員說,他曾經在多個青少年比賽中遭遇到來自教練和家長的辱罵,最後他都是看著教練和家長的臉色吹哨,「你們覺得犯規了我就吹,你們不叫喚我就不吹。」

中國的青少年足球比賽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進行的,所以中國球員不會用身體,不會對抗,到國際賽場,面對對方的身體對抗時自己就慌了神。

在青少年的訓練中,教練員倒是鼓勵身體對抗,鼓勵積極拼搶,但對於如何利用身體去搶球,缺少針對性的訓練,教練往往只是教一些基礎的步伐和原則,不能把身體對抗融入到長時間的有球訓練中去。

所以,中國球員從小就不會用身體,不會對抗,不會搶球,甚至不會犯規。他們學著學著就學會了依賴裁判、抱怨裁判、惡意報復……這就是中國足球,跟足球是不一樣的。

再說第二點,節奏慢。

作為中國最頂級的職業聯賽,中超聯賽的節奏慢是大家都已知的。中超聯賽的凈比賽時間不要說跟五大聯賽比,就是跟亞冠和日韓聯賽比都有差距。「卧草」、「躺平」已經是中超聯賽里屢試不爽的「戰術」。

從亞洲杯看,中國足球與足球有多大的區別? - 天天要聞

一場90分鐘的比賽,少一半的時間是死球狀態,球員在場上經常處於靜止狀態,連續心率上不去,到了國際賽場攻防轉換回合的次數增多,中國球員就跟不上節奏,體能就崩了,大腦就缺氧了。

中國的球隊,往往為了贏球或者為了積分,喜歡把比賽踢得支離破碎,增加犯規、增加界外球,球很難在中超賽場連續運轉起來。從職業聯賽的角度來說,這也無可厚非,畢竟球隊要成績,要生存。但這樣的情況在野球場不少見,甚至在青訓領域,無論是訓練和比賽,節奏都非常慢,小球員經常要在場地里處於靜止狀態。

中國青少年的訓練節奏比外國教練的慢很多。一堂90分鐘的訓練課,中國孩子休息、補水、死球、排隊做動作、聽教練講解技戰術的時間大約是30-50分鐘不等,而日本教練一堂90分鐘的訓練課,休息、補水、死球、排隊、聽講解的時間不會超過10-15分鐘。

我本人曾經用秒錶計算過日本教練和三位不同的中國青訓俱樂部的教練的訓練時長,僅補水休息一項,日本教練的訓練會在3分鐘之內完成三次補水,而同樣三次補水,中國教練的平均時長達到10分鐘以上。

除了中國孩子在休息補水時不自覺地追跑打鬧之外,中國教練與外國教練的最大區別在於,中國教練特別喜歡排隊和叫停指導。比如在運控球感訓練中,日本教練一般會把8個孩子分成兩組或者三組輪流做繞盤過樁的動作,而中國教練會讓8個孩子排成一排,排隊輪流做動作。

中國教練的這種方式,主要是為了掌握觀察每個孩子的技術動作,然後加以指導。日本教練分成兩組或三組,確實有些孩子做動作時候他照顧不到,但每個孩子做動作的次數是增加了,教練可能只糾正其中的一兩次,其餘的動作即便不標準也沒關係,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沒必要每個動作都細扣。最關鍵的是,日本教練這種方式,能夠加快孩子的訓練節奏,站著等待的少,做動作的次數多。

中國教練喜歡喊停,喜歡技術指導是出了名的。同樣的內部訓練賽,日本教練喊停進行技術指導的次數一般為1-2次,中國教練則多達10次甚至20次。試想一下,半個小時的隊內訓練賽,孩子們平均每2-3分鐘就被打斷一次,站在場地里聽教練指導,那訓練比賽的節奏強度如何保證?更何況,一次訓練賽教練中斷10次、20次,糾正孩子們10個動作、教給他們20個踢法,孩子又能記住幾個?

更何況,教練怎麼能保證他教的就一定是對的?就算是伊涅斯塔、哈維、皮爾洛也不能保證每一次的選擇都正確。在青少年階段,讓孩子自主地發揮,不斷試錯,找到適合自己的比賽方式,其實更重要。

在這方面,日本教練很少叫停,一般只有1-2次。這樣日本孩子的訓練比賽節奏非常快,孩子都是來回往返奔跑,一直處在高心肺的狀態下。而且,日本教練只要喊停,進行技術指導後,會馬上拉過錐桶,把自己講解的動作讓孩子練上幾分鐘,增加理解和記憶。每次訓練比賽只解決孩子一個問題,同時有針對性地練習。讓孩子真正地能改正這一個問題,同時又儘可能少地打斷比賽。這樣的效果比中國教練一節訓練賽中斷10次、20次的效果要好很多。

所以,中國足球為什麼節奏慢?從青少年到職業聯賽,教練特別喜歡突出自己的想法。青少年階段,教練錙銖必較,填鴨灌輸式地糾正孩子每一次所謂的「錯誤」。職業聯賽里,教練為了成績不惜破壞比賽節奏,減少凈比賽時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無論是青少年的錙銖必較還是職業聯賽的破壞比賽,都無可厚非,甚至可以說是教練「負責任」,但結果就是,中國球員從小到大,從業餘到職業,都是在慢節奏、不連續的訓練和比賽中成長起來的,當他們面對連續的快節奏比賽時,就無法適應。

再說第三點,足球是團隊運動而非個人運動。中國球員單論個體來說,與日韓澳伊的差距並不算太大,這也是很多中國足球圈內人士始終看不起日韓的原因。認為日本韓國球員能做到的事情我們同樣能做到。從中國職業聯賽來看也似乎確實如此。單獨的日本或韓國外援來到中超,其作用並不比中國國腳更突出。但奇怪的是,11個日本球員或者11個韓國球員合在一起,就比11個中國球員強很多。對手11個人能踢出11個甚至12個人的效果,中國11個人只能踢出10個甚至7、8個人的效果來。

從職業聯賽的高度來看,很多外教來到中國後都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最後成功的外教,往往是放棄了自己在歐洲聯賽執教的方式,變成固定幾種套路讓中國球員來執行即可,不給中國球員更多思考的空間和餘地。熱內西奧就說,中國球員的戰術執行力非常強,教練安排的戰術套路他們能很好地完成。但是,在教練要求以外的東西,他們卻什麼都做不到,只能交給外援來完成

從亞洲杯看,中國足球與足球有多大的區別? - 天天要聞

中國球員在球場上不善於思考,不善於觀察,不善於判斷,所以就是一盤散沙,各自為戰。

這一點也從青訓角度能夠看得出來。就我個人所觀察到的中國青訓機構的教練員,對個人技術的要求很高,對身體素質的要求更高,從很小的孩子就開始磨鍊個人基本功,有的甚至還用過去很古老的「對牆踢」來練習傳球動作,形成反覆的肌肉記憶。

基本功當然很重要,日本也好,歐美球員也好,他們也都需要練基本功。但外國教練認為,基本功的練習應該是孩子們在訓練課下主動完成的,他熱愛,所以他就會自己去練習。日本教練很少練習顛球,但是他們會給孩子留作業,熱愛足球的孩子自己回去就會完成顛球作業。而在訓練課上,國外教練更注重的是球商的培養,他們的很多訓練內容都是集合球的情況下如何去觀察、跑位、選擇、判斷。這種訓練從熱身開始到球感和技術動作的掌控再到訓練比賽,貫穿始終。

同樣是6-7歲的孩子,中國教練在熱身環節要麼是跑步或體適能訓練,要麼是顛球。而日本教練的熱身環節往往是團隊性兼容遊戲性,孩子從熱身開始就要有配合的意識,還需要有觀察、選擇以及體能訓練。

從我個人的直觀感受看,同樣7歲的孩子,中國孩子的腳下技術比日本孩子要好很多。不少俱樂部6歲就已經開始教孩子傳球,甚至有的已經開始教孩子跑戰術、跑套路。日本的孩子8歲以後才開始學腳內側傳球,但這並不妨礙日本孩子的配合意識。日本7歲的一周一練的孩子,在配合意識上強於中國7歲一周三練的孩子。因為日本孩子的訓練項目融入了大量的觀察、選擇、判斷、跑位這些習慣性的養成訓練。

外國教練和球探普遍認為,球員是否優秀主要是看他在球場上的選擇,而這些的基礎則是觀察、思考、判斷等能力的訓練,這些能力必須要從小養成,從4歲接觸足球開始,就要讓孩子習慣去觀察、思考和判斷。這比所謂的技術基本功更為重要。這就好比我們平時的文化課學習,好的學習習慣都是從幼兒園開始培養的,至於1+1=2,往往在一二年級再教也沒問題。

中國孩子踢足球,就跟文化課學習一樣,過早地學習算式和乘法口訣,但是卻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在低年級階段,中國孩子比日本孩子要好很多,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日本孩子的成長更快。

例如繞盤的球感訓練,中國教練往往是要求「抬頭」,然後完成腳下的技術動作。而歐洲教練會藉助科技手段,或者站在固定位置,讓小球員一邊做腳下繞盤一邊觀察前方的指示燈或教練手中的顏色板,根據不同顏色來選擇下一步的決策。通過這種訓練,外國的小球員從小就養成了「抬頭」和「選擇」、「思考」、「判斷」的習慣。這比中國教練站在標誌盤旁邊大喊「帶球要抬頭」,要有用得多。

中國的教練員訓練,大多數還停留在「個人+球」的階段,而國外教練的訓練已經進化到「個人+球+同伴+對手」的階段。所以,中國球員從小就缺乏正確的足球訓練,我們把足球當成舉重、體操、跳水來練,認為把一個動作反覆練,形成肌肉記憶就可以了,但這是違背足球運動項目本質規律的。足球是「我與球」+「我與同伴」+「我與對手」之間相互形成關係的項目

里皮當時執教中國隊的時候,曾經在訓練課上說:「下面這個訓練環節可以傳高空球也可以傳低平球,你們選擇最好的方式。」結果,國腳們全都選擇傳高空球。里皮馬上叫停,重新強調:「要選擇你們認為最好的方式,可以傳高球也可以傳低球。」結果,恢復訓練後,國腳們馬上又變成了全都傳低球。對此,里皮感覺很無奈,他覺得中國的國腳們好像就不會思考,不會選擇,只會機械的執行,總是無法做出最好的選擇

所以說,現代足球是什麼——高對抗快節奏下的團隊協作運動。而中國足球是什麼?不對抗的慢節奏的個人技術展示項目。所以你能看到的是亞洲杯賽場上,中國球員一上搶就被對方過掉,中國球員門前一腳射門踢空氣,傳導球超不過三腳自己准失誤。因為中國球員平時不對抗,自然也就不知道怎麼對抗,怎麼搶球。中國球員平時節奏慢,訓練比賽站著踢比跑起來踢要多,所以跑起來踢不了多久體能就跟不上了,技術動作就變形了。而且中國球員從小就沒有配合協作的意識,相互之間不呼應,眼裡看不見隊友,無法作出正確的選擇。

中國足球之所以脫離世界足球的軌道另成一脈,歸根結底是我們對這項運動的認知產生了偏差。中國足球這麼多年來一直在坐井觀天,看不起日本,看不起韓國,看不起世界足球,就總覺得自己的「三從一大」是對的,自己的「舉國體制」是對的,永遠都在自己的圈子裡練自己覺得對的東西,永遠都在閉門造車。

當越南足球在發展,印度足球在發展,吉爾吉斯斯坦的足球在發展的時候,中國足球還在原地踏步,關鍵是,中國足球還總覺得自己的那套東西是對的,自己只是踢球孩子少、只是踢球要花錢、只是踢球沒有場地,只是踢球影響學習,踢球影響出路……殊不知,就算是提高了足球人口,以中國足球當前的完全與世界足球脫節的訓練內容和理念,中國足球仍然踢得是中國足球,而不是足球。

體育分類資訊推薦

薩巴倫卡登上《Self》雜誌,回憶學網球初衷及父親的影響 - 天天要聞

薩巴倫卡登上《Self》雜誌,回憶學網球初衷及父親的影響

北京時間5月30日,世界排名第一的薩巴倫卡登上了《Self》雜誌,她在該期雜誌中談到了自己學習網球的原因。薩巴倫卡出生於白俄羅斯明斯克,六歲時第一次拿起網球拍。她的父親謝爾蓋曾是一名冰球運動員,那時父親正想找點事情(任何事情)來讓這個精力充沛的女兒忙起來。「我不是那種能安靜坐著的孩子,」她說。有一天,他們...
每體:巴薩今年甘伯杯的對手可能是法布雷加斯執教的科莫 - 天天要聞

每體:巴薩今年甘伯杯的對手可能是法布雷加斯執教的科莫

據《每日體育報》的消息,巴薩今年甘伯杯的對手可能是法布雷加斯執教的科莫。報道稱,隨著巴薩本賽季的結束,俱樂部已經開始籌備今夏一線隊的亞洲巡迴賽。同時也在尋找甘伯杯的對手,儘管目前似乎已經有了一支被選中的球隊。甘伯杯是巴塞羅那俱樂部每年在賽季開始前舉行的一場傳統友誼賽,用來向球迷展示新賽季陣容。目前唯...
德約科維奇直落三盤擊敗穆泰,連續20屆法網至少晉級第三輪 - 天天要聞

德約科維奇直落三盤擊敗穆泰,連續20屆法網至少晉級第三輪

北京時間5月30日,2025法網男單第二輪,6號種子德約科維奇在第三盤化解一個盤點,以6-3、6-2、7-6(1)擊敗本土球員穆泰,順利躋身32強!比賽持續了3小時5分鐘,德約科維奇在第三盤一度因左腳不適申請醫療暫停,該盤比賽也持續了80多分鐘。伴隨著本場比賽的勝利,德約科維奇在羅蘭加洛斯的連勝場次達到18場。同時,他也實現了...
莫雷托:德佬提供了足夠多的保障,孔蒂將繼續留任 - 天天要聞

莫雷托:德佬提供了足夠多的保障,孔蒂將繼續留任

據報道,孔蒂下賽季已經可以確認將會繼續留在那不勒斯執教。來自義大利名記馬泰奧-莫雷托的消息表示,雙方都已經做了決定,並且在剛剛進行的會面之後,最近幾個小時的樂觀預期得到了完全證實。德勞倫蒂斯在技術層面和經濟層面都提供了保障,而孔蒂本來就沒有決定離開那不勒斯,他們只是需要在賽季結束時進行會面,探討未來...
本賽季英超俱樂部歐戰獎金榜:阿森納居首,切爾西奪冠墊底 - 天天要聞

本賽季英超俱樂部歐戰獎金榜:阿森納居首,切爾西奪冠墊底

北京時間5月30日,據統計,阿森納在2024/25賽季歐洲賽場的獎金收入高居英格蘭俱樂部之首。阿森納本賽季在歐戰賽事中共獲得了1.17億英鎊的獎金,超過了英格蘭其他所有參賽俱樂部。其中,歐聯奪冠的熱刺排名第五,歐協聯奪冠的切爾西則排名墊底。本賽季英超俱樂部歐戰獎金榜阿森納 1.17億英鎊利物浦 9810萬英鎊阿斯頓維拉 83...
肯寧直落兩盤擊敗前世界第一阿扎倫卡,晉級法網女單32強 - 天天要聞

肯寧直落兩盤擊敗前世界第一阿扎倫卡,晉級法網女單32強

北京時間5月30日,2025法國網球公開賽女單第二輪迎來大滿貫冠軍對決,31號種子肯寧以7-6(5)、6-4力克前世界第一阿扎倫卡,晉級32強。 ​​​肯寧在第一盤就成功兌現關鍵破發點,將比分追至搶七,搶七中,以7-5戰勝對手。肯寧在第二盤關鍵時刻實現保發,以6-4再下一城,最終直落兩盤拿下比賽。下一輪,她將對陣7號種子凱斯。...
記者:若桑喬能接受薪資的調整,切爾西會將他從曼聯買斷 - 天天要聞

記者:若桑喬能接受薪資的調整,切爾西會將他從曼聯買斷

據報道,切爾西和桑喬正在就一份新的合同進行談判。來自GiveMeSport記者本-雅各布斯的消息表示,切爾西正在和桑喬就一份新合同展開談判,若達成協議,切爾西將觸發最多以2500萬英鎊從曼聯買斷桑喬的條款。俱樂部傾向於讓桑喬留隊,並調整他的薪水以適應切爾西基於激勵機制的薪資體系。目前的談判並不保證桑喬一定會留隊,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