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科技學院學子走進南三島參與海洋保護科普活動

南都訊 記者程安 實習生許騫文 7月4日,在「雙百行動」駐湛江坡頭區服務隊的組織下,湛江科技學院「滿天星」實踐團的同學們帶著滿滿熱情,來到美麗的南三島巴東小學,深度參與了一場以「珍愛美麗家園、保護海洋生態」為主題的科普活動。

南三島三面環海,迷人的海岸線不僅風光旖旎,更是中國鱟保護區和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地,生態地位獨特。滿天星實踐團此行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向島上的孩子們傳遞海洋保護的理念。

活動現場。楊建榮/攝

活動在巴東小學正式啟動。「雙百行動」駐坡頭區服務隊隊長張呂平主持開場,強調了保護家鄉海洋生態的緊迫性。隨後,活動特別邀請的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陳楚群、李淑兩位研究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孩子們揭開了海洋生態的奧秘。坡頭區教育局和自然資源局的領導們也到場鼓勵,號召孩子們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共同守護家鄉的碧海藍天。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陳楚群為孩子們講解海洋科普知識。張榮浩/攝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李淑為孩子們講解海洋科普知識。楊建榮/攝

實踐課堂在微風輕拂的南三島沙灘上進行。實踐團的同學們手持精心準備的《常見貝類野外識別手冊》,化身親切的「海洋小老師」,帶著孩子們在沙灘上開始了趣味探索。他們蹲下身,和孩子們一起翻開手冊,對照著圖鑑和沙灘上真實的貝殼,耐心地辨認講解。

「看!哥哥姐姐,這個是不是就是『月牙蛤』?花紋真的像月牙!」一個小女孩興奮地舉起一枚貝殼,實踐團成員立刻肯定了她的發現,並順勢引導:「真棒!它喜歡乾淨的沙灘。如果我們不亂扔垃圾,保護好海水,就能經常看到這麼漂亮的貝殼了。」小小的貝殼識別遊戲,成了打開海洋保護話題的「金鑰匙」。實踐團的同學們巧妙地引導孩子們在親手觸摸、親眼觀察中,真切感受到保護環境與自己眼前這片海、手中這枚貝殼的緊密聯繫。

「我們南三島的孩子,生於海邊,長於海邊,更應該從小懂得守護海洋生態的分量。這次活動,就是要讓保護海洋的種子,在孩子們心裡生根發芽。」巴東小學校長在活動間隙接受實踐團成員採訪時道出了活動初心。這份紮根鄉土的情懷,與實踐團深入基層、服務地方的初心高度契合。

中科院南海所的研究員在肯定活動價值時,也特別點贊了實踐團同學們的「突擊隊」精神:「你們深入海島,把海洋保護意識精準傳遞給孩子們,正是『滿天星』實踐團服務鄉村、服務『百千萬工程』的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