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6G、AI與智能系統 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舉辦三場專題論壇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7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協7月7日向媒體發布信息說,聚焦「6G技術創新與未來產業發展」「AI時代網路技術創新」「智能系統建模、控制與優化」,由中國通信學會承辦的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三場專題論壇近日在北京順利舉辦。

「6G技術創新與未來產業發展」專題論壇的高端對話環節。中國通信學會 供圖

「6G技術創新與未來產業發展」專題論壇上,產業界專家學者圍繞6G未來發展方向、機遇與挑戰、前沿技術及6G研發成果等重要議題展開深入討論。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發表題為《以AI為引擎探6G創新路》的主旨報告;中國通信學會名譽理事長趙厚麟帶來《5G/6G持續創新需要國際合作》演講;中國移動集團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王曉雲發表題為《面向6G的無線接入網架構思考》的主旨演講。

在「6G+AI:關鍵技術與前沿科技」議題環節,中國電信首席科學家畢奇分享《從移動通信的趨勢,探6G發展的潛力》;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彭木根圍繞《6G通信感知計算融合理論與關鍵技術》展開深入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劉建偉闡述《AI賦能6G網路安全架構與關鍵技術》;華為未來網路架構實驗室主任武紹芸分享《基於Agentic AI的未來網路展望》。

在「多樣化場景驅動的6G網路」圓桌會議環節,來自中國移動研究院基礎網路技術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聯通研究院、中興通訊的專家學者,就多樣化場景驅動的6G網路進行討論。

在「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專場——6G創新生態構建」的高端對話環節,來自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東南大學的青年專家學者,就6G創新生態構建進行討論。

「 AI時代網路技術創新」專題論壇的高端對話環節。中國通信學會 供圖

「AI時代網路技術創新」專題論壇上,來自產學研各界專家圍繞AI時代網路技術創新和實踐展開深入討論。

紫金山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劉韻潔教授以《光電融合確定性網路助力AI高質量發展的思考》為題作主旨報告;北京交通大學張宏科教授作《科技強國的一些思考(新型互聯網視角)》主旨報告;中國移動集團科技委副主任高同慶作《網路AI加速融合,啟幕智慧新紀元》主旨演講,分享對於AI時代網路技術發展創新趨勢與方向的思考。

在「面向AI大模型的網路部署實踐」議題環節,多位專家分別以《從智算互聯到智能體互聯——面向AI廣域互聯的技術創新與實踐》《智能技術賦能深度聯網技術》《基於大語言模型的網路論文復現框架》《智算網路的TOP挑戰》《基於模擬驗證的網路數字孿生》為題演講和分享,探討智能深度聯網技術與新型互聯網應用的融合發展、算力時代網路發展面臨的多維度挑戰與破局之道,以及通過新型網路模擬與驗證技術,實現網路系統漏洞感知與預防等。

在「AI+COM」的高端對話環節,來自北京交通大學、中國電信、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的青年專家學者代表就「AI+COM」進行討論。

在「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專場——網路技術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研討環節,北京郵電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主持人與來自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紫金山實驗室、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青託人才代表就網路技術創新與可持續發展進行討論。

「 智能系統建模、控制與優化」專題論壇的高端對話環節。中國通信學會 供圖

「智能系統建模、控制與優化」專題論壇上,來自智能系統領域的老、中、青科學家代表,圍繞前沿熱點、關鍵技術、交叉應用及未來發展,討論相關理論、演算法和應用。

主旨報告環節,多位專家分別以《新工業革命與智能機器人》《分散式光伏協同控制》《深海可控式交互作業機器人關鍵技術及應用》《複雜空間環境視覺操控技術及應用》《無人系統自主智能虛實融合訓練》《智能製造系統調度優化及展望》《工業大模型+具身智能:驅動未來工業世界》《數據驅動的複雜系統建模與預測》為題作報告。

在「工業數字化轉型」圓桌會議,來自華東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東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大學智能系統與控制研究所等高校和企業的專家學者代表,就工業數字化轉型進行討論。

在「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專場——應用創新實踐」議題環節,北京理工大學主持人與來自浙江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郵電大學、中國電信研究院的青年科學家代表,深度討論了智能系統的應用創新實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