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高端的新材料|從原材料到新材料,看山西轉型升級之路

新華社太原6月27日電(記者王勁玉)普通的玉米澱粉「搖身一變」,成為儲能利器超級電容炭;隨處可見的石灰石在科技的加持下成為納米碳酸鈣;堅硬的鋼鐵可以像紙張一樣輕薄,徒手可撕開。在轉型發展大潮中,傳統原材料通過技術革新、應用創新,成為高端新材料,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新材料產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產業,是裝備和製造業的基石,是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山西發展新材料是產業轉型的有效嘗試,也是深挖原材料特性的有效路徑。

在富產石灰石的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通過把石灰石做成鈣基綠色新材料,過去用於生產建築碎石、高鈣灰、水泥熟料等低附加值的大宗建材製品的石灰石身價倍增。以前1噸高鈣灰賣不到三四百元,但是製成相同產量的納米碳酸鈣等新材料,價格可達三四千元。

生產鈣基綠色新材料的企業石器時代生產車間。新華社記者 王勁玉 攝

山西資源、產業優勢明顯,如何讓資源不斷增值?一批新材料產業應運而生。

「許多新材料企業過去都是原材料企業,近年來,通過產業鏈延伸,金屬、碳基材料等新材料不斷湧現。」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新材料工業處一級主任科員郭毅說,目前山西已經初步形成以先進金屬材料、碳基新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生物基新材料、前沿新材料等5大特色領域為主的產業體系。

轉型發展需要錨定一個方向後持續發力,發展新材料也需要鍥而不捨的精神。「手撕鋼」是一種珍貴的特種鋼鐵。「研發的一千多天里,我們經歷了711次實驗失敗,攻克了452個工藝難題、175個技術難題。」山西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首席箔材工藝工程師廖席告訴記者。

在「手撕鋼」的研發中,科技人員不斷進行突破。2018年底,研發團隊成功研發出厚0.02毫米、寬600毫米的寬幅「手撕鋼」。2020年又成功研發出厚0.015毫米、寬600毫米的「手撕鋼」,連續突破「鋼鐵極限」。近年來,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公司在「超平、超薄、超硬」領域持續深耕,技術突破還在持續。

新材料產業的發展也需要聚鏈成勢、多向發力。在山西清徐經濟開發區的山西中科美錦炭材料有限公司,通過「院校-開發區-企業」緊密融合的創新聯合體共同發力,中科美錦生產的玉米澱粉基超級電容炭成功被中國石化聯合會認定為國內首創、具備進口替代能力的新材料。

山西省還發布了支持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把新材料產業擺在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突出位置,從提升新材料產業創新能力、支持新材料產業集群發展等方面發力,將新材料產業打造成為山西轉型發展的支柱產業。

山西省工信廳數據顯示,2023年山西全省新材料規上企業達287戶,營收總額達到2400億元。目前,山西在先進金屬材料、碳基新材料、半導體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等4個特色領域,部分細分行業達到國內領先地位。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