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2024年07月01日16:13:08 科學 1688

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中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妲己」這一人物在歷史上的風評並不是太好,在後來的許多文藝作品中,也一直被當成是一個妖媚惑主、禍國殃民的典型。

用來形容人的話,也是一個妥妥的貶義詞,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在以嚴謹和專業著稱的科研界也會出現這樣的辭彙。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錢璐璐,這位集眾多榮譽於一身的科學家、博士、教授,被人稱之為了是科研界的「妲己」。

她的成就被大家認為是因為其在12年時間裡無縫銜接了四位丈夫而取得的,是德不配位的。

那麼,她身上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又是怎麼一步一步完成身份的四級跳的呢?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努力和運氣於一身

大學剛剛畢業之後的錢璐璐,就已經展現出了和其他同學不一樣的一面。

不僅選擇了和自己經歷了一場校園戀愛的學長結婚,並且還以一個已婚婦女的身份去報名了碩士研究生的考試,沒有考慮家庭的因素,想要繼續去深造,豐富自己的學識。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對於她的這一想法,錢璐璐的丈夫也是選擇了無條件支持,沒有給她施加什麼生育的壓力。

反而還去承擔了家裡大大小小的事務,讓妻子可以心無雜念的考研。

在這樣給力「後勤力量」的幫助之下,錢璐璐不負眾望的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的研究生。

這番成就的背後,除了錢璐璐的努力之外,其實也和她的運氣脫不開關係。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在幾年前,錢璐璐還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高中時期的她,唯一的目標就是通過上大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妥妥的「小鎮做題家」。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可即便如此,她在高考中的成就還是有些不盡人意,考到南京鐵道醫學院這樣一所二本院校中,成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本科生。

畢業之後可能就會去找一個普普通通的白領工作,未來一眼都能望的到頭。

可誰知,在錢璐璐大二那年,事情突然出現了轉機。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因為國家在院校方面政策的調整,錢璐璐所在的學校突然被併入到了東南大學去了。

這樣的一所雙一流院校對於錢璐璐來說,等於是給她身上鍍上了一層金。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他才結識了眼界和學識都比自己高出許多的丈夫。

只可惜,這位給了錢璐璐很大幫助的丈夫對於她來說,只不過她漫漫婚姻道路上的一個過客而已。

她接下來的舉動也正應了那句極具諷刺意味的話「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無縫銜接的婚姻

在考上研究生之後,錢璐璐的眼界瞬間就被打開了,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學習中,身邊所接觸到的人都是一些的高知人才。

和這些人接觸久了之後,錢璐璐也開始愈發覺得自己和那個只有本科學歷的丈夫越來越沒有共同話題了,感情也隨之變得十分寡淡。

這個時候,一位第三者的出現則更是加重了兩人感情破裂的速度。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那是一位上交大的師兄,在這位師兄的身上,錢璐璐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選題上、實驗上、論文上都獲得了很大的幫助。

兩人之間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學術交流中暗生情愫,最後做出了和第一任丈夫一刀兩斷的決定,嫁給了這位師兄。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當時的錢璐璐,有著碩士的學歷,有著同樣是高學歷的丈夫,已經超越了絕大多數人,可這些並沒有讓她感到滿足,她又有了攻讀博士學位的想法。

對於她的這一決定,現任丈夫同樣也是選擇了無條件進行支持,按照自己的經驗給錢璐璐分析選取了一個最適合她的讀博方向——DNA計算機技術。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還動用自己的人脈關係幫她聯繫到了一個十分有名的院士做導師,在丈夫的大力支持和她自己的努力之下,她成為了上交大的一名博士生。

可沒想到,隨著她身份地位的提升,第二任丈夫很快也遭到了錢璐璐的拋棄。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信息來源:搜狐新聞2023年7月20日發布的關於《錢璐璐四段婚姻背後的學術與緋聞 》的報道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在讀博期間,錢璐璐認識了一個在DNA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大佬,其在錢璐璐研究的課題上幫助了她很多。

經常為他指點迷津,兩人一起在研究的課題上大放異彩,靈感迸發,有了很大的學術成就。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在這樣的背景下,錢璐璐再次發動自己的個人魅力拿下了這位學長,她在學術界的知名程度也越來越高。

錢璐璐是幸運的,之後的她又在一次學術交流會上結識了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埃里克·溫弗里。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作為科學界泰斗級的人物,他自然也是成為了錢璐璐的目標,恰好,當時的埃里克·溫弗里也的確對錢璐璐有了深刻的印象。

這場交流會結束之後又邀請了錢璐璐去加州理工大學做學術訪問。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一段時間相處下來,她不僅見到了「DNA計算機之父」南加州學院的萊恩·阿德爾曼,還在自己的心裡種下了出國留學的種子。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博士畢業之後的她,果不其然的來到了加州留學,和埃里克·溫弗里接觸的多了之後,又和他走到了一起,和國內的丈夫辦理了離婚手續。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之後的她,還使用一項成本低廉的「DNA摺紙」技術,用DNA創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一幅蒙娜麗莎,這一幅「畫」後來也是登上《自然》雜誌的封面。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信息來源:上海交通大學·新聞學術網2017年12月14日發布的關於《Nature封面:上海交大Bio-X研究院畢業的錢璐璐博士課題組教DNA自己畫出了蒙娜麗莎!》的報道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在丈夫的「扶持」之下很快就成為了助理教授,在2019年又成為了加州理工學院終身教授

那一年的錢璐璐,僅僅只有39歲!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信息來源:中華網2023年6月2日發布的關於《學術妲己是什麼意思?什麼是學術妲己?》的報道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不同的聲音襲來

對於錢璐璐的經歷,有人說她就是那個為了達到目標不擇手段,插手他人婚姻的「野心家」鄧文迪的翻版。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信息來源:新浪財經2023年2月20日發布的關於《「野心家」鄧文迪草根出身,世界名校畢業,傳媒大亨默多克前妻》的報道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都是靠著和優秀的行業大佬結婚而獲得成功,認為這樣的行為是可恥的,她的經歷就是對「精緻利己主義」一個最好的詮釋。

但也有人在對錢璐璐的成就表示讚賞,要知道,她在學術上達成的成就可不是僅僅靠「男人」就能做到的。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她自身也是有著一定的科研能力、學術能力的,與其說她是靠著丈夫上位,不如說她是一個會靈活整合身邊資源的人,一個不甘於現狀,敢於追夢的人。

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思考在未來使用怎樣的方法去避免出現「學術妲己」的問題,讓做學術,做研究變得簡單起來,不摻雜任何的個人感情和勾心鬥角。

科研界「妲己」錢璐璐:12年無縫銜接4任丈夫,39歲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 天天要聞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7月7日,小暑,迎風穿夏,尋覓清涼。「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開始變得潮濕悶熱,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也快到來。在過去10年,從2015年至2024年,連續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僅30天,是近10年來最短的一次。酷熱還沒真正開始,暑意已經蔓延。此時,尋一處清涼,成了夏...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 天天要聞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7月5日一早,雨過天晴。懷柔科學城新質生產力創造中心門前,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畢業生們正帶著家人走下大巴車,準備進展廳「探秘」——這是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畢業典禮走進「一城兩都」活動的首站。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新華社記者劉禎7月的北京,驕陽似火。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的運動場座無虛席,熱烈的氛圍比驕陽更勝。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度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這裡舉行。萬餘名畢業生即將從這個被稱作「離科學最近的地方」啟程,奔赴各自的科學之路...
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 - 天天要聞

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

7月6日,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聚焦前沿科學、產業趨勢與政策創新,邀請全球生命科學領域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推動我國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塑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地標。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致辭並宣布活動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謝遠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 天天要聞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體世界裡,免疫系統就像是守護健康的「齊天大聖」,時刻警惕著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準打擊敵人,首先得搞清楚誰是自己人,誰是外來的「妖精」,這就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自我」與「非我」的識別。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里,妖怪們變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圖矇混過關。人體里也一樣,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