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感染過新冠的人,即使是輕症,康復後過敏風險依舊增加?聽分析

時至今日,再提新冠大家有什麼感觸呢?雖然新冠大流行過去了,但是它對我們的影響貌似還在。

36歲的張先生之前先後被新冠病毒感染三次,雖然每次都是輕症,但最近他發現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他的皮膚變得異常容易過敏;蕁麻疹的癥狀讓他癢得難以入眠,由於無法忍受蕁麻疹的滋擾,張先生不得不前往醫院求治.......

28歲的李女士之前雖然也存在楊絮過敏的情況,但是,據她自述,新冠過去後,好像新增了過敏原,現在皮膚暴露在寒冷環境中,可能也會出現皮膚紅腫現象......

大家看完上述兩個案例有什麼想法呢?

他們出現的過敏癥狀到底和新冠病毒感染有沒有關聯呢?別急,在本文,我們將從醫學角度為大家介紹什麼是過敏反應,以及過敏反應與新冠病毒之間可能存在的關聯。

新冠:即使是輕症,康復後過敏風險明顯增加

新冠病毒感染不僅僅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構成威脅,還可能在康復後引發其他健康問題,比如說:和上述兩個患者一樣的困境——過敏。

今年Nature子刊上刊登的一項研究中,學者通過分析超370萬名參與者(來自不同的地區,包括韓國日本和英國),發現以下幾點:

1、感染新冠病毒30天內,過敏風險就增加了20%左右,並且持續時間長,隨訪參與者半年之後,發現風險依然存在,輕症感染者也不例外;

2、隨著時間延長,感染新冠病毒患者過敏風險有所降低;以韓國隊列數據為例,感染新冠病毒3個月內,過敏風險升高了42%;3~6個月過敏風險高14%,6個月以後,幾乎和正常人無異;

3、即使毒株不同,不論是原始毒株還是德爾塔變異株,過敏風險都有所增加;

4、接種兩針及以上疫苗,過敏性疾病的發生風險降低了19%。

從以上這幾點數據大家應該也能感受到感染新冠病毒之間與過敏之間確實存在著某些聯繫,為了讓大家更方便理解,下面我將先帶著大家詳細了解一下過敏反應。

什麼是過敏反應,常見的過敏反應有哪些?

過敏反應是人體對特定外源物質產生的一種異常免疫反應,通常在個體接觸到過敏原後出現。當人體免疫系統錯誤地將無害的物質視為威脅性物質時,就會導致過敏反應的發生;患者可能會經歷不同程度的過敏反應,常見的反應有以下幾種:

1、皮膚過敏:皮膚過敏是指當人體免疫系統對某種物質或刺激產生過敏反應。

通常皮膚過敏會帶給患者皮膚瘙癢等不適,經過抓撓,皮膚會出現紅斑、斑丘疹水皰、膿皰等。如果過敏反應嚴重,還伴有灼燒、疼痛、紅腫、乾燥、皮屑脫落等癥狀。甚至,有的人因為皮膚過敏的不適感難以入睡,對日常生活和工作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由於大部分皮膚過敏的人會有反覆發作的癥狀,他們的心理健康可能會因為皮膚瘢痕、皮屑等狀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同時,持續的瘙癢和不適感引發焦慮、抑鬱和自卑情緒,降低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2、呼吸困難、喉嚨水腫:呼吸困難和喉嚨水腫是過敏反應中常見的癥狀,主要表現為氣喘、呼吸急促或淺表的呼吸還有的人過敏反應嚴重,出現氣管內膜組織的腫脹,導致氣道狹窄,進而出現喉嚨水腫,支氣管痙攣和肺部炎症等癥狀。

呼吸困難和喉嚨水腫可對身體功能和生活質量產生嚴重的影響。因為我們身體需要更多的氧氣來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呼吸困難導致氧氣量不足,使得我們會感到疲倦和無力

在嚴重的情況下,呼吸困難甚至可能引發恐慌和焦慮,無法正常呼吸。而喉嚨水腫還可能導致聲音嘶啞和說話困難。還可能導致吞咽困難,這可能會影響患者的進食和飲水,甚至導致營養不良

3、打噴嚏、流鼻涕:這兩種癥狀是過敏反應中最常見也是最易被人注意到的表現之一。

人體暴露於過敏原(比如花粉、塵蟎等)時,免疫系統會釋放化學物質,導致鼻黏膜的充血和分泌物增加,從而引發打噴嚏和流鼻涕。雖然這些癥狀通常被認為是輕微的不適,但它們可能會干擾個體的日常活動,影響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

然而,過敏反應遠不止於表面癥狀,可能有更嚴重的眼部發炎等癥狀。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嚴重的過敏反應可能導致過敏性休克,這是一種危及生命的急性過敏反應,需要立即醫療干預。

過敏反應與新冠病毒,究竟存在哪些關聯?

過敏反應與新冠病毒之間,真的有關聯嗎?

其實,並不只有Nature子刊上有相關數據,英國皇家過敏學會(British Society for Allergy & Clinical Immunology)也曾公布相關數據:約有5-7%的新冠感染患者在康復後出現過敏反應

同時,一項發表在《臨床免疫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Immunology)上的研究表明,這些過敏反應通常表現為皮膚瘙癢、蕁麻疹、呼吸困難等癥狀。

那麼,在新冠康復後,為何會有一部分人頻繁出現過敏癥狀?

又或者為何一些本來不易過敏的人,在經歷新冠病毒感染後也開始受到敏原的困擾呢?這個現象背後可能存在著複雜的免疫學和生理學機制,需要深入研究來解答。

首先,一些專家和研究人員認為,康復後的新冠病毒患者易發生過敏反應與免疫系統紊亂有關。在感染後,機體會產生大量激活的免疫細胞和分子,導致免疫調節紊亂,從而引發過敏現象。

加上,新冠病毒可能會影響氣道上皮細胞和免疫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進一步誘發過敏反應。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康復後的患者容易出現過敏癥狀。

其次,病毒對機體的影響也是導致免疫系統紊亂的一個因素。

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和致病性,能夠引起機體的炎症反應和免疫系統的激活。感染後,患者可能會出現肺部和其他器官的損傷,導致免疫系統失衡。康復階段持續存在的免疫調節不足狀態使得康復者更容易受到過敏原的影響,增加了出現過敏反應的風險。

此外,新冠病毒本身可能引起免疫系統過度激活,從而引發過敏反應。

了解上述機制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並處理康復者面臨的過敏風險。同時,預防和管理過敏反應對於提高康復者的生活質量至關重要。那麼,我們在生活中,如何降低過敏反應呢?

想要降低過敏反應,這三點值得注意!

某種程度上來說,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不僅僅止步於感染和治療階段。近期研究表明,即便是經歷了輕微癥狀並成功康復的患者,也存在另一種被忽視的風險:過敏反應的顯著增加。

這一發現引發了人們對於如何有效降低感染過新冠病毒後出現過敏反應的關注。從醫學角度分析,以下三方面細節,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降低過敏反應。

首先,定期進行體檢和免疫監測非常重要。

由於免疫系統是身體防禦機制的關鍵,它起著保護我們免受疾病侵襲的作用。一個強健的免疫系統不僅能提高我們的抵抗力,還能減少感染後併發症的風險。

因為,新冠病毒可能對免疫系統產生一定影響,導致一些人在康復期間或之後面臨過敏反應的風險增加。針對這些人群,通過定期的免疫監測,例如血液化驗,了解血清中特定抗體的水平、免疫細胞的數量和功能等信息,我們可以早期掌握免疫系統的變化情況,並採取必要的干預措施以避免過敏反應的發生.

其次,在新冠病毒感染後,調整飲食成為了至關重要的一環。

營養的攝入不僅僅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更是幫助免疫系統恢復正常功能的關鍵。因此,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關注飲食的搭配,以促進身體健康的恢復,並增強免疫力。

維生素的補充尤為重要,其中維生素C是必不可少的。它具有抗氧化的功效,有助於對抗病毒侵襲並減輕過敏反應。因此,增加新鮮水果和蔬菜的攝入是明智的選擇,尤其是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紅椒、菠菜等

同時,微量元素如鋅、鐵、硒以及蛋白質在維持免疫功能方面也不可忽視

鋅有助於增強免疫細胞的活性,鐵參與血紅蛋白的合成,而硒則有助於清除體內的自由基。這些營養素可以通過食物來攝入,例如瘦肉、雞蛋豆類堅果等食物都富含這些重要的礦物質。

最後,環境因素的影響不容忽視。

空氣質量,尤其是空氣中的顆粒物、有害氣體,乃至一些特殊氣味,都可能引發過敏癥狀的反覆發作。因此,我們應該選擇空氣相對潔凈的場所活動,並定期檢查住所的空氣質量,必要時採取空氣凈化措施。

與此同時,事先了解自身對什麼過敏原過敏,如常見的花粉、塵蟎、動物毛髮等。盡量遠離它們的活動環境,注意飲食中可能含有的隱性過敏原,也可以降低過敏的發生概率。

寫在最後:

綜上所述,新冠病毒感染後康復者面臨過敏風險增加的挑戰。為了減少這一風險,個體需要密切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並定期進行體檢和免疫監測以及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此外,任何異常反應都不應忽視,需要及時就醫請求專業幫助。

參考文獻:

1、陳浩.過敏與新冠肺炎,都要重視嗜酸性粒細胞[J].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反應雜誌,2020,14(04):401-402.

2、陳思珏,曹煒,肖顯俊,石雲舟,鄒子豪,楊茜,陳明嶺,李瑛.新冠疫情流行期間COVID-19感染與誘發皮膚病的關聯[J/OL].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2024(11):1720-1724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