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聰:期待首飛完美呈現,身臨其境去感受太空家園

在神舟十八號飛行乘組中,李聰和李廣蘇是兩個新面孔,也是我國第三批航天員。其中1989年出生的李聰被本次任務的指令長葉光富評價為「思維敏捷、性格活潑、理解能力強、動手能力強」,三年來,李聰完成了從戰鬥機飛行員到航天員的轉變,他期待著未來6個月的太空飛行完美呈現。

今年35歲的李聰出生在河北邯鄲,成為航天員之前,他是一名空軍戰鬥機飛行員。

航天員 李聰:其實我最初兒時的夢想是當一名歌唱家。在高三的時候,因為當時自己也比較喜歡運動,體育方面也是有一定的特長。好多人就說你這種性格適合去當飛行員,那是我第一次聽說飛行員這三個字。

帶著對藍天的嚮往,經過層層選拔,2009年李聰進入空軍航空大學成為一名飛行學員。第一次飛上藍天的經歷,至今仍讓他記憶深刻。

航天員 李聰:第一次飛行上去之後,我就不太適應。經過一晚上的輾轉反側,然後我又想起了最初報考飛行員的堅毅的信心,然後決定第二天再飛一次。結果第二天飛上去以後,頭一天的所有不適完全沒有了,我就感覺飛在天空中那種自由自在的感覺還是比較好的。

經過反覆自我挑戰和磨礪,李聰成長為一名駕駛戰機的空軍飛行員。2018年,李聰在參加航天員選拔的現場,和聶海勝拍了一張合影,這時李聰真切感受到航天夢越來越清晰可見。

離心機測試是參加航天員選拔必經的一個考驗,與飛行員時期身著抗荷服進行抗載荷訓練不同,受訓人員在離心機里並沒有任何防護裝備。

經過初選、複選和定選層層選拔,2020年9月,李聰入選我國第三批航天員。然而,航天和航空,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要學習的內容卻有天壤之別。

航天員 李聰:當飛行員給我的感覺比較颯、比較酷,空中做一些特技動作的時候,也是比較激情豪邁。當航天員以後,需要學會如何把自己的心靜下來,然後讓自己變得更加沉穩一些。

穿著厚重的艙外服,長時間在水槽中進行出艙模擬訓練,被很多航天員認為是訓練難度最大的課目之一。李聰剛接觸水下訓練時,僅僅是登上腳限位器這樣一個基礎動作,也需要反覆練習、不斷精進。

經過全面系統訓練和考核評定,李聰入選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乘組進行了身體素質、心理調適以及出艙活動等各方面強化訓練,並特別加強了應急處置能力的訓練。

航天員 李聰:指令長對我們的要求,這種特情不是說你工作的時候來,你睡覺或者休息的時候就不來了。要時時刻刻準備好這種心態,等於說是睡覺都要讓我們睜著一隻眼才能睡覺。

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李聰即將問鼎蒼穹,對於自己的首次太空旅程,李聰滿懷期待和信心。

航天員 李聰:期待這種太空失重帶來的那種美妙的感覺。這次可以身臨其境去感受一下我們太空家園到底建得怎麼樣了。然後其實最期待的就是如何把我們這6個月飛行安全地、順利地、零差錯、零失誤地去完成。是一個期待,但是也是一項挑戰,也是目標。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