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蘇:從領空到太空,我為祖國飛得更高

這次神舟十八號飛行乘組當中另一個新面孔,就是航天員李廣蘇,經過三年多的刻苦訓練,李廣蘇已經完成了從戰鬥機飛行員到航天駕駛員的轉變。在我們對他的採訪中可以感受到,嚴謹、細緻、沉穩,是李廣蘇的最大特質。

今年36歲的李廣蘇,1987年出生在江蘇沛縣。2005年,對於正在讀高中的李廣蘇來說,能夠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駕駛戰鷹翱翔藍天保衛祖國,是他曾經的夢想。經過嚴格選拔,李廣蘇被空軍航空大學錄取,加入飛行學員的隊伍。

航天員 李廣蘇:之前我飛的是國產的三代半飛機。我執行了很多任務,我覺得那些都是我人生中的寶貴財富。

2018年5月,我國啟動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這個消息對於符合各項選拔條件的李廣蘇來說,充滿了興奮和挑戰。2020年9月,經過層層選拔,李廣蘇從眾多報名參選的飛行員中脫穎而出,成為我國第三批航天員中的一員。

航天員 李廣蘇:我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我還挺驚訝的,還有點感覺不真實,然後反覆確認了一下,確實是通過了,還是如願加入我們光榮的隊伍裡面來了。

從飛行員到航天員,隨著身份的轉變,多方面的壓力也隨之而來。

航天員 李廣蘇:我在學改裝機型理論的時候,我們理論有一個及格線,但是航天這個理論沒有人跟你說多少以上是及格,或者說你考到多少分以上你就達到標準了,大家都是奔著100分去,能考100分堅決不考99分。除了基礎理論的學習,我覺得前庭功能的訓練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挑戰,當了航天員以後,這些動作是必練的科目,你必須經過這個階段。怎麼辦?忍著,通過一次又一次一圈又一圈旋轉,讓自己去適應它,最後很從容地去把這個信念完成了。

按照航天員訓練大綱,第三批航天員開展了8大類、百餘項的訓練。從身體到意志的磨鍊,從耐力到專業知識的提升,這些都是成為航天員的必經之路。李廣蘇完成了系統的學習和訓練,李廣蘇與葉光富、李聰一起入選神舟十八號乘組。

航天員 李廣蘇:經過了基礎理論、專業理論以及方方面面的專業訓練,可以說基礎打得比較牢了,再加上將整個乘組的磨合訓練,執行任務的底氣越來越足。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行任務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第三次載人飛行任務。任務期間,將實施航天員出艙活動,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等。為了完成好這些任務,神舟十八號乘組進行了針對性的強化訓練。

航天員 李廣蘇:我們的空間站在運行期間受到過空間碎片的襲擾,我們這次的任務涉及把我們整個空間站儘可能地防護起來。涉及出艙活動的訓練,我們最重要的一個場所就是失重水槽訓練,以及我們的eva(出艙活動程序)訓練,前期針對安裝空間站防護板,我們已經進行了針對性的訓練,效果也都不錯,配合也都比較默契。

對於李廣蘇來說,從守衛祖國領空到探索浩瀚太空,為國出征的步伐同樣堅定。

航天員 李廣蘇:我曾經是一個飛行員,我有著11年的飛行生涯,祖國的天空也曾經有我的足跡,祖國的很多的角落,也有我奮鬥過的足跡。但是不管飛行員也好,航天員也罷,都是在不同的崗位上在為國家做貢獻。很期待看一看脫離大氣層以後的星空到底是一幅什麼樣的景象?出艙的時候肯定更期待了,應該會有一種天高任鳥飛的感覺,視野應該會非常開闊,然後在艙外跟著空間站一起迎接日出日落。看著我們腳下的地球一圈圈地轉動,我覺得應該會是一幅非常美妙的場景。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