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見證億萬年前的生物多樣性

  走進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蔚為壯觀的巨幅化石牆,「寒武紀海底隧道」生動呈現的寒武紀海洋生態系統的面貌,以寒武紀時期的「小蟲蟲」為原型設計的化石類文創產品既新穎又蘊含著獨特的生命記憶,讓人嘆為觀止。

  澄江化石地是一個世界級的化石寶庫,如同一本神秘的「無字天書」,記載了5億多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故事,是研究地球早期生命起源和演化的重要實物,為探索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非常獨特的資料。澄江化石地是中國首個、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遺產,是保存澄江生物群化石的核心區域。

  澄江生物群自1984年7月1日被侯先光教授發現以來,已發現了20個門類、280餘種寒武紀珍稀動植物化石,且80%屬於新種,幾乎所有的現生動物的祖先都能夠在這裡找到。被國際科學界譽為「古生物聖地」「世界級的化石寶庫」、20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

  2012年7月1日,澄江化石地申遺成功,成為中國首個、亞洲唯一、全球僅有三處的化石類自然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價說,「澄江化石地眾多的地質證據代表化石保存的最高質量,展示了寒武紀早期海洋生物群落完整的記錄,是距今5.18億年前寒武紀早期地球上生命的快速輻射演化的見證,是最早的複雜海洋生態系統的記錄之一」。

  近年來,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依託撫仙湖自然景觀之美和世界自然遺產帽天山之謎,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積極為青少年學生搭建科普研學教育平台,提供自然、哲學、人文、社會等綜合性的研學體驗,不斷增強博物館的吸引力。

  雲南網記者 陳飛 實習生 門世輝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