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丨解決複雜問題的新視角和新方式

長期致力於研究複雜系統理論的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社會與決策科學系經濟與社會科學教授約翰·米勒在其所著的《直視全貌:商業、生命和社會生活中的複雜系統科學》一書中談到,僅僅是因為交易企業以及其他在市的機構,都使用了自動化交易演算法,還有就是高頻交易的技術,從而產生了一連串的複雜聯動,最終會令人驚訝地觸發市場騷亂。

自動化交易演算法、高頻交易技術曾經被指出擁有很多優點,但此前美股曾經發生過的「閃電崩盤」事件,則充分顯現了其致命瑕疵:因為以極短時間來處理大量的交易,而擁有相同演算法、技術、模型而作出趨同選擇的交易者、機構原本看上去最明智的選擇,最終卻被證明嚴重地偏離。

而這本書之所以要詳述這場崩盤,是因為在股票市場中,無論是美國資產管理公司、做市商、高頻交易商,包括美國股市的管理者們,每個人似乎都沒有做錯事,但結果卻頗為荒謬——每個部分的合理,並不能構成整體的合理。這就引發出了《直視全貌》最重要論斷:部分並不等於整體。即使所有人為自己的利益而選擇,「看不見的手」也並不必然導致好的結果。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在《直視全貌》,作者給出了幾個關鍵詞:反饋、異質性、雜訊,或許可以說明一些問題。

第一個因素是反饋及其帶來的「蝴蝶效應」。我們生活在一個越來越複雜的社會。而複雜就意味著,當我們把越來越多的個體加入到一個系統中時,到某一個節點,這個系統就會出現質變。在一個越來越複雜的系統中,無論是正反饋抑或是負反饋,都會放大一件小事。倘若房貸容易申請,買房需求會提高,房價隨之增長,這隨之刺激了放貸方更願意批准房貸。當然,反過來的過程也是一樣的。

另一個因素是異質性,簡單的說就是個人不同於其他人的選擇。在一個市場裡面,足夠多的異質性會讓市場更為穩定。舉例來說,如果市場只有一種類型的投資人,大家對好消息或者壞消息的反饋足夠靈敏,那麼市場就會大起大落。與之相對應的是,當市場有多種類型投資人的時候,他們對變動信息的反應會出現差別,反而使得市場的價格保持了相對的穩定。

第三個重要的關鍵詞是「噪音」,此處主要是指系統的誤差。一般來說,削減這些誤差往往會被認為能導向好的結果,但情況並不總是如此。比如說當人們在試圖尋找新事物的時候,噪音的存在反而能提升整體的水平。

在筆者看來,科學尤其是實驗室科學,給人類帶來了確定性,人們在其之上構建了更複雜的世界:比如高峰期一分鐘一趟的地鐵,再比如股市中形形色色的成交價格。對於普通人來說,我們也喜愛確定性。但是,確定性的一切並不是事情的全貌。理解這些現象背後更為複雜的世界,我們需要的不僅是理性,直覺、感受乃至情感都不得不考慮在其中。就像《直視全貌》談到的:我們其實被形形色色的不同「大腦」包圍著,在這樣的情況下僅僅談論理性,或許是一個最大的謊言。

那麼,如果說一個精心構建的系統出現了失靈,我們又該如何去重建它的秩序呢?正如作者坦言,重建或許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路徑。儘管存在標度定律、自組織臨界性等理論,但《直視全貌》承認,當複雜性隨處可見的時候,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往往很難。因此當複雜性隨處可見,決策也變得無處不見。

無論如何,我們首先應該承認:在探索複雜的世界,我們的了解還遠遠不夠。但複雜系統理論打破了傳統科學中「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互相分割的思想禁錮,可以為我們提供解決複雜問題的新視角和新方式。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