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陽、5G晶元、超導輸電……又一波紀錄已更新

國資小新

最大!最新!破紀錄!

首個!首顆!零的突破!

8月以來

中央企業在能源電力保供、裝備製造等領域

迎來一系列科技創新突破和項目建設進展

一波新紀錄請查收~

最新一代人造太陽

突破1兆安放電

8月25日下午,

中核集團新一代人造太陽

中國環流三號」取得重大科研進展

首次實現100萬安培等離子體電流下的

高約束模式運行

再次刷新我國磁約束聚變裝置運行紀錄

是我國核聚變能開發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標誌著我國磁約束核聚變研究向

高性能聚變等離子體運行邁出重要一步

可控核聚變作為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前沿顛覆性技術

具有資源豐富、環境友好、

固有安全等突出優勢

是目前認識到的能夠

最終解決人類能源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

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國防工業建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世界首顆

陸地探測四號01星「就位」

8月13日1時26分

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用長征三號乙遙九十二運載火箭

成功發射陸地探測四號01星

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該衛星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

是世界首顆進入工程實施階段的

高軌合成孔徑雷達衛星

將進一步完善我國天基災害監測體系

對全面提升我國防災減災救災綜合水平

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突破

國內首款可重構5G射頻收發晶元成功研製

8月30日

中國移動正式發布

國內首款可重構5G射頻收發晶元

「破風8676」

該晶元可廣泛商業應用於

雲基站、皮基站、家庭基站等

5G網路核心設備

這項核心自主創新成果實現了

從零到一的關鍵性突破

填補了該領域的國內空白

有效提升了我國5G網路

核心設備的自主可控

我國最大油田天然氣累產突破6000億立方米

8月29日

我國最大油氣田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

累計生產天然氣近日突破6000億立方米

這是我國首個累產

超6000億立方米的大氣田

相當於我國2年的天然氣消費總量

可替代標煤7.2億噸

減少碳排放16.57億噸

對優化國家能源結構、改善生態環境

具有重要作用

14億千瓦時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單日發電量創歷史紀錄

8月25日

中國三峽集團長江電力管理的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

日發電量達14.68億千瓦時

創歷史新高

該能源走廊由

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

向家壩、三峽、葛洲壩

六座梯級電站構成

強大的綠色清潔電能輸送到各受電區域

為我國電力安全保供

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零突破

我國首個萬噸級光伏綠氫示範項目投產

8月30日

我國規模最大的光伏發電直接制綠氫項目

中國石化新疆庫車綠氫示範項目全面建成投產

標誌著我國綠氫規模化工業應用實現零的突破

隨著配套光伏電站全部建成

實現全容量併網

該項目可以滿負荷生產綠氫

每年生產的2萬噸綠氫

全部就近供應中國石化塔河煉化公司

用於替代煉油加工中使用的天然氣制氫

實現現代油品加工與綠氫耦合低碳發展

117萬千瓦

全國最大單體全N型光伏電站開工建設

8月25日

中國電建規劃設計的

全國最大單體全N型光伏電站

雅礱江扎拉山光伏電站開工建設

雅礱江流域清潔能源基地

又添一座百萬千瓦級光伏電站

為打造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樣板

扎拉山光伏電站場址區域

在海拔3200米至4200米之間

總投資超60億元

裝機規模達117萬千瓦

年平均發電量21.5億度

計劃2025年全容量併網發電

世界首個35千伏公里級超導輸電示範工程首次滿負荷運行

國家電網消息

8月18日

伴隨著運行電流參數達到2160.12安培

世界首個35千伏公里級超導輸電示範工程

首次滿負荷運行

刷新了中國商用超導輸電工程

最大實際運行容量的紀錄

該工程於2021年12月投運

是目前世界上輸送容量最大、

距離最長、接頭數量最多的

全商業化運行的超導輸電工程

也是唯一採用全排管敷設的公里級超導輸電工程

迄今已連續安全穩定運行超600天

供電近3億千瓦時

27萬方

全國最大的LNG儲罐落地建成

8月22日

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

青島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

27萬立方米儲罐全面建成完工

該儲罐由中國石化自主研發

是目前國內容積最大的

超大型液化天然氣儲罐

投用後將大幅提升

華北地區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

該站預計於年底前正式投入使用

年接卸能力將達1100萬噸

年供氣能力將提升至165億立方米

可滿足9000萬戶家庭1年的用氣需求

邁入千萬噸級LNG接收站行列

成為國內同期年接轉能力最大的LNG接收站

全球最大口徑球墨鑄鐵管投產下線

8月24日

全球最大口徑的球墨鑄鐵管

新興際華集團正式投產下線

該鐵管直徑為3米

重量達15噸

主要用在重大水利工程

和城市基礎建設領域中

球墨鑄鐵管的加工和調整精度

要控制在0.1毫米以內

我國是唯一可以生產2.6米口徑

以上球墨鑄鐵管的國家

世界紀錄

12米輕合金超大環件一次性軋製成功

8月21日

中國一重承製的12米輕合金環軋機

一次性軋製成功

軋制出的12米輕合金超大環件

達到預期精度要求

打破了輕合金最大直徑10米的世界紀錄

為我國新型大運載及深空探測工程

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大直徑、超大直徑輕合金環件

是航天工業的核心件

12米輕合金環件的軋製成功

標誌著我國航天整體環件製造再上新台階

海拔4526米

全國首座「零海拔天文觀測站」交付

近日

我國首座零海拔天文觀測站

慕士塔格天文觀測站投入使用

中國建築承建的觀測站站房

持續為高海拔科學研究工作保駕護航

該建築體採用類似於

空間站和飛機機艙的增壓氣密技術

能將室內氣壓整體增壓至1個標準大氣壓

以此解決高原低壓、缺氧問題

營造出等同於平原地區(即零海拔地區)的環境

因此也被稱為「零海拔天文觀測站」

為我國天文科考工作

進入快速發展新階段提供強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