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類藥物納米級藥物遞送系統載體穩定性差破題 有望用於多種實體腫瘤治療

科技日報記者史俊斌

記者19日從西安交通大學獲悉,該校第二附屬醫院康華峰教授、馬小斌副教授團隊、醫學部基礎醫學院吳昊研究員團隊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李源培教授團隊聯合開發了一種新型紫杉類藥物納米遞送系統,在卵巢癌模型中顯示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和較高的安全性。其相關研究成果以《用於治療多葯耐葯卵巢癌的程序化響應交聯納米載體》為題,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藥物控釋》。

「此項研究成果在解決納米級藥物遞送系統載體穩定性差等方面具有巨大臨床潛力,未來有望用於多種實體腫瘤治療。」研究團隊主要成員馬小斌副教授對科技日報記者說,「紫杉類藥物是多種實體腫瘤治療的基石藥物,但由於藥物副作用難以耐受、腫瘤部位藥物濃度低、多療程使用後患者對藥物產生多葯耐藥性等原因限制其療效發揮。因此,迫切需要開發創新性的紫杉類藥物納米遞送系統,減少藥物副作用及增強療效。」

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的缺點,聯合團隊研發的新型紫杉類藥物納米遞送系統採用模塊化設計,使兩個樹枝狀聚合物以分步的方式組裝,具有很高的靈活性,改善紫杉類藥物的葯代動力學特徵和循環時間,使腫瘤滲透率提高。此外,在腫瘤微環境中,上述納米遞送系統的響應性結構被高濃度的谷胱甘肽和細胞內酯酶所裂解,使紫杉類藥物和白樺脂酸在腫瘤原位釋放,從而產生強烈的抗腫瘤效果。

據了解,目前,其相關產品已申報國家發明專利。

(來源:科技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