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秦雪麗 通訊員 郝建鵬
激發創新活力,培育創新沃土。作為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的山東省首家、全國第二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五年來,中國(煙台)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致力打造國內一流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平台,持續推進預審業務標準化工程,構建大保護格局,考核成績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10,創新打造多個可複製、可推廣的知識產權保護「全國樣板」,為煙台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提供軟動力,用創新鑄就城市之光。
黨建引領下,奮鬥出來的「高光」
榮譽是奮鬥出來的。2017年,中國(煙台)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成立,歷時五年發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驚喜,打造了多個全國樣板,開創了知識產權工作新局面。
一系列成績的取得,源於黨建引領。中心自成立以來始終以黨建為引領,以「打造全國一流保護中心」為目標,積極探索,形成「知心 知匯 知賦」黨建工作品牌和「常融責新互」5字黨建工作方法。打造了一支高素質隊伍,知識產權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保護力度持續強化,社會綜合治理能力不斷提升、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為煙台市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先後獲評「山東省市場監管先進集體」「支持企業發展突出貢獻單位」、市直機關工委「先進基層黨組織」和「五星級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構建共建平台,擴容「朋友圈」。與青島、威海、濰坊等中心共同簽署《膠東經濟圈知識產權領域黨組織共建平台協議書》《膠東經濟圈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聯盟協議書》,依託各自優勢,協同服務五市市場主體對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等方面的需求,形成服務合力,助推膠東經濟一體化發展。
流程再造,構建新型知識產權工作體系。編製涉及綜合管理、業務流程、崗位職責三大版塊的全鏈條、全領域的標準體系101項,充分發揮標準化在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的保障性和引領性作用。在全國保護中心中率先完成標準化流程再造並正式實施,「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公益性服務全流程標準化改革」做為創新成果,獲省政府發文在全省複製推廣。「山東煙台知識產權保護服務標準化試點」入選國標委第七批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項目,是96個試點項目中知識產權系統唯一入選的項目,煙台經驗在全省、全國推廣!
煙台專利預審工作,多次獲得「國字型大小」榮譽。通訊員供圖
銳意進取,跑出專利預審全國「加速度」
專利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內動力,快速預審可為企業贏得時間和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優勢。
作為全國首批正式運行的保護中心,中心預審確權團隊在無經可取的形勢下積極探索、勇於突破、篤行務實,先後開通食品、機械、化工三大產業專利預審服務,開創「量質並舉、質量優先」工作理念,多措並舉提高專利預審服務質效。運行以來累計服務創新主體1200餘家,接收各類專利申請7000餘件,預審合格3000餘件,已授權2000餘件,預審合格專利申請進入快速審查通道,授權周期比普通程序縮減80%以上。目前,平均預審周期僅3.2天,預審合格發明專利授權率91.8%,高出全國平均值10餘個百分點。
技術成果快速獲得專利權,極大激發產業創新熱情,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也為企業帶來「真金白銀」。今年7月份,由煙台華創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申請、經中心快速預審合格的發明專利—「一種基於圖像識別的自動平行封焊裝置及封焊方法」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實現該獎項「零的突破」。該專利技術除了具備專利質量高、技術先進性外,還得到了大規模推廣應用,已相繼為多家知名機構和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為創新主體帶來上千萬規模的銷售收入。
多年努力和探索,煙台專利預審工作在全國樹立了標杆,工作經驗先後4次在全國分享推廣。2019年榮獲國家知識產權局主辦的首屆全國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專利預審業務競賽團體亞軍及個人風采之星;2020年提報的「優化專利預審服務」案例入選第三屆中國營商環境特色50強榜單,榮獲投資環境創新獎;2021年榮獲國家知識產權局主辦的第三屆全國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綜合業務競賽團體冠軍及個人智慧之星。諸多成績和榮譽的取得,彰顯了煙台知識產權工作實力、標杆風範。
中國(煙台)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業務辦理窗口。通訊員供圖
精準導航,護航煙台智造「上天入海」
專利導航,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在「上天入海」的煙台智造中,不斷書寫創新發展新篇章。
近年來,中心充分發揮專利導航對產業升級的引領支撐作用,印發了《煙台市專利導航工作管理辦法》,推動創新主體建立專利導航決策機制,樹立專利創造的價值導向,以專利導航提高專利布局的前瞻性和針對性,探索形成「產業創新—專利導航—高價值專利培育—高價值專利運用—產業發展」五位一體的知識產權與產業融合機制。
精準導航下,助力產業結出了累累碩果。2020年12月3日,嫦娥五號成功攜五星紅旗奔月成功!這抹鮮艷的中國紅正是煙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差別化對位芳綸關鍵技術專利專利導航」中的核心技術材料製造而成。經略海洋,耕海牧漁,煙台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深水網箱專利導航」,縮短了企業技術研發周期,節約研發成本,挖掘布局發明專利23件,為煙台市「海洋牧場」發展增添活力。
近年來,中心圍繞煙台市委、市政府「1+233」工作體系,全力實施「9+N」產業集聚培育工程,組織開展了15個產業類、60餘個企業類專利導航項目,引導培育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2家,助力企業解決技術難題70餘個,優化企業技術創新方向和研發路徑,挖掘布局高價值發明專利500餘件,助推產業轉型升級,服務政府科學決策。
「保護網」全覆蓋,不斷完善服務體系
開拓創新,打造全國維權援助煙台樣板。先後成立全省首家跨地域訴調對接綜合服務平台,建立全省首家專業人民調解委員會、知識產權仲裁中心和知識產權保護公證服務中心,建設覆蓋全市28家保護分支機構,形成三級維權服務網路。同時,不斷完善協同保護平台建設,與法院、公安局、檢察院等十餘家單位分別簽署保護合作協議,建立全面合作和協作長效機制,構建了全市乃至跨區域的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工作格局。
在全國首創以訴調對接綜合服務平台、人民調解委員會、知識產權仲裁中心、知識產權糾紛調解中心、知識產權保護公證服務中心等為主線,以基層調解工作室為補充的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網」,建立了保護協作機制,形成了維權援助、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仲裁調解等保護閉環服務體系。
維權與協同保護工作始終走在全國的前列,獲批全國首批仲裁調解機構能力建設試點、首批侵權糾紛檢驗鑒定技術支撐體系建設試點和首批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處理試點,榮獲全國首屆快速維權案件演示十佳優秀獎等;2020年在國內率先實現全部縣級調解工作室全覆蓋,榮獲司法部表彰,被評選為「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委員會」。累計辦理維權援助和糾紛調解案件2000餘件,結案率100%,為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8000餘萬元。
提效增速,創樹全國公共服務典型
不斷完善服務職能,多措並舉,打造全國公共服務煙台典型。相繼設立專利質押登記、商標巡迴評審庭和商標受理窗口,實現知識產權多個服務事項的本地化辦理、「一站式服務」,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設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濟南代辦處煙台工作站,優化流程、效率提升,開通專利質押登記快速審批綠色通道,實現專利質押登記本地化、即時化辦理,將辦理時限縮短到2個工作日以內。中心成立以來,共為378家煙台本地企業辦理1721件次專利質押,為企業融資金額超64億元;設立全國首家地級市商標巡迴評審庭,實現專利、商標、地理標誌等30餘項業務「一窗通辦」,累計辦理商標業務254件次。
2021年,全國第四批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落戶煙台,「用好信息服務,提升調解效率」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優秀案例。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新發展征程下,中心將持續打造知識產權保護「煙台樣板」,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