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傳來一聲巨響!美宇宙飛船摧毀鎖定目標,NASA:對華扳回一城

據澎湃新聞網9月27日消息,由美國航空航天局負責開展的「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任務取得了成功,該項目的宇宙飛船在美國東部時間9月26日晚成功的撞擊了一顆此前鎖定的名為「迪莫弗斯」的小行星,繼而破壞了該小行星的飛行軌跡。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此次成功試驗不僅對美國航天領域是一個重要技術進步,同時也是美國航天項目經歷了多次失敗後,終於取得的一次成功,此事有助於美國在國際上挽回航天大國的形象。

據美國航空航天局此前公布的計劃細節,此次任務的目標為「雙小行星系統」,經過反覆討論,最終決定把撞擊目標鎖定為直徑160米的「迪莫弗斯」,該小行星長期繞著780米寬的小行星「迪迪莫斯」運行。而且相比於其他的小行星,這顆小行星的直徑比較大,撞擊成功的把握要更大一些。美國此次撞擊任務完成後,該小行星的軌道究竟發生了多大的改變,科學家正在利用天文望遠鏡進行觀測和分析,未來數周或者數月內會給出一個分析結果。

對於美國為何開展撞擊小行星的計劃,和行星防禦計劃有關。地球所在的宇宙空間並不是一個避風港,而是時刻面臨著挑戰,地球之所以更多的是被隕石擊中,而不是被直徑較大的小行星擊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有火星木星之間有一圈小行星帶,這裡遍布著多達幾十萬顆大小不一的小行星,他們就像一層過濾網一樣,擋住了很多大型小行星,很多原本朝著地球方向飛行的小行星撞上小行星帶後,很快就會支離破碎。即使有少數僥倖飛過小行星帶的,也可能被月球擋住。

雖然美國在此次小行星撞擊任務中成功,但近一年多,美國圍繞重返月球的相關計劃卻出現了連續的實驗失敗。作為美國登月飛船的載體,美國的「阿爾忒彌斯1號」運載火箭已經放棄在9月27日發射,這是該火箭第四次推遲發射計劃。在此之前,該火箭由於液氫泄露問題被迫推遲發射,重新完成了火箭燃料測試後,在複查的過程中發現了新的問題,導致再次延遲。

美國航天一波三折,而中國航天卻取得了一個個重要成就,據央視新聞客戶端9月27日的消息,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三星」的方式成功把試驗十六號和試驗十七號衛星送入了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航天的3天3連發,再加上今年6月,神州十四號飛船發射成功,中國航天已經進入了發展快車道。

中國航天的快速進步讓美國方面感到了不小的壓力,此次美國成功撞擊小行星,多少也能讓美國航空航天局鬆了一口氣。畢竟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進行行星防禦演練,這種過去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的場景,似乎開始變成了現實。而美方這次撞擊成功,則被普遍認為在太空領域終於對華搬回了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