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生存,植物進化出了這6個奇特的能力,網友:植物也「瘋狂」

植物,是我們人類了解世界,探索世界的另一種視角。它們在自己的世界裡,生長、開花、結果、枯榮,生命的歷程都是非常的清晰可見的,不過,它們為了生存,由此產生的一些特性,真的覺得是它們的終極奧義,這種現象,讓我們人類自嘆不如,能夠稱得上神奇了。

1、獨木成林

我們有句老話,叫做「獨木不成林」,就是說,一顆普通的樹,它只能是樹,永遠也不能變成樹林,但在熱帶地區,就有一種樹,就能讓這句話不能成立,那就是榕樹。我們知道,榕樹的氣生根是非常發達的,而且生命力非常強,只要能接觸到地面,就能深深地扎進土裡,變成新的樹榦。樹木越大,這些氣生根變成的樹榦就越多,除了正常的吸收養分之外,它們還有一個作用,就是支撐起榕樹碩大的樹冠,樹冠大了,氣生根多了,自然而然,樹榦也變多了,而樹冠就會增大,這就是一個循環,漸漸地就形成了獨木成林的奇觀。

2、植物殺手

在熱帶雨林里,植物殺手隨處可見,特別是榕屬的植物,它們特有的氣生根就是殺手工具,這些氣生根會附生到其他的大樹上,這些氣生根沿著其他大樹的樹身向上或者是向下延伸,交織在一起,最後變成了一個網狀,把別的大樹樹榦都包裹起來,這些氣生根還會扎進土裡,搶奪水分和養分,而在地面之上,網狀的氣生根會搶奪空間和陽光,這樣就能有效的阻斷了大樹的生長,最後大樹死亡,而大樹的殘骸還會被榕屬植物的氣生根當成養分來慢慢吸收掉。

3、肉食植物

榕屬的植物通過時間的消磨,能殺死它周圍的大樹。而有些植物,卻像動物一樣,能夠進行捕食,只要是抓一些蚊蟲,昆蟲等小動物為主,也就被稱為是食蟲植物。它們主要是通過自身特殊的結構來完成捕殺的,隨後靠自身分泌出來的消化酶和細菌來完成分解,吸收。這類植物需要靠捕殺動物來維繫養分的吸收和生長,自然就是養分相對貧瘠的地區才能看到,或者是一些缺少氮元素的地區,沼澤區和沙漠地區經常能看到這些捕食植物。而我們常見的捕蠅草就是其中之一,還有像豬籠草瓶子草等等。

4、共生植物

生活在農村的人或者是種植過農作物的人,都知道一件事。就是在種植大豆的時候,是不需要施肥或者施肥太多的。這是因為大豆粉根部會長出一種叫做根瘤菌的東西,這是一種有著長長鞭毛的桿狀細菌,它能從豆科植物的根毛處入侵到根莖內部,形成很多的根瘤。這些根瘤是一種和大豆共生的關係,它能像根系一樣吸收養分和水分,還能吸收空氣中遊離氮元素,固化成植物所需要的氮肥。簡單來說,就是大豆給根瘤菌提供碳水化合物,而根瘤菌給大豆提供養分和水分,尤其是保障大豆生長的氮元素。

5、自保能力

也能稱之為植物的防禦能力,在自然界,植物的生存隨時都會面臨著各式各樣的挑戰,在漫長的生存競爭的過程中,逐漸的進化出了各種能夠讓自身生存的防禦能力,讓植物在受到外物攻擊的時候,能夠起到一定的防禦作用。比如說,含有毒素的植物是最常見的防禦手段了,也是很強大的自保能力。還有像一些渾身長滿尖刺的植物,更有一些擬態植物,能長出各種嚇人的姿態來。這些都是植物們防禦外敵的有效手段。

6、睡眠需求

我們知道,人和動物都是需要睡眠的,這樣能迅速地補充每天消耗掉的精力和體力。我們不知道的是,植物其實也是需要睡眠的。植物有一種現象,科學家稱之為「睡眠運動」。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植物的葉片和花朵,就能發現,植物的葉片或者是花朵,總是有著白天開放,夜裡閉合,或者是白天閉合,夜裡開放的現象,這就是植物的「睡眠運動」。像合歡樹睡蓮醡漿草等等,都是「睡眠運動」比較明顯的花卉。這種現象,主要是為了減少自身的熱量散失和水分的蒸發,是一種自我保護。

結語:

神奇的大自然里,神奇的植物們還有很多的神奇現象,要讓我們去發現,像附生現象,就是一些植物附生在別的植物身上,板根現象,就是因為越長越高,原本正常的根系漸漸變成板狀根系,深深地扎進地面,更加的牢固等等,還有好多,如果感興趣,下次再嘮嘮,先到這了,我是小貴,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