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率百萬分之一!男子心臟里乒乓球大小腫瘤在津成功摘除

心律失常3年多,近來還出現晨起心悸、胸悶氣短、左上肢麻木和頭暈等癥狀……造成34歲男青年趙冬(化名)諸多不適的根源,竟是一枚藏在他心臟里的巨大腫瘤!日前,這枚罕見的右心房巨大腫物,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心血管外科及相關科室醫生共同努力下被成功摘除,困擾趙冬多年的心臟病也隨之消失。

山東男子趙冬來津找到我時,心律不齊已經伴隨他3年多的時間。就診前的十來天,他還出現了晨起心悸的癥狀,同時伴有胸悶氣短、左上肢麻木等不適,偶爾頭還會暈。

今年是我從醫的第30個年頭,但趙冬入院後的檢查結果還是讓我不由得驚訝:心電圖提示,他的心臟存在室上性心動過速的情況;心臟超聲和食道彩色多普勒提示,他存在著巨大房間隔佔位性病變!

一般來說,影像提示佔位巨大,且在右心系統,通常考慮為惡性腫瘤。

這也是趙冬和家人輾轉多家醫院最終來津的原因,他們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希望能由大型醫院的專家給出明確診斷。

術前,我們結合腫瘤標記物檢查結果、腫瘤的形態和影像表現等多方面指標,初步判斷這個腫瘤應該不是惡性的,而是脂肪瘤的可能性更大。這一判斷讓趙冬和家人的心理壓力驟然減輕。

超聲提示,患者心房間隔可探及一大小約4.5*3.6cm大小中等回聲團塊,各瓣膜結構未見明確異常

超聲提示,房間隔中上部可見一大小約5.0*3.6cm中等回聲團塊,凸向右房側

胸部CT提示,患者房間隔右側旁可見團塊狀脂肪密度影,密度較均勻,未見明顯強化,最大截面約5.6*3.5cm

通過積極對症治療,趙冬的身體很快便調整到可以接受手術的狀態。因腫物巨大,對他的心臟傳導和一些重要心臟結構產生了較大影響,因此術前我們心外科團隊與醫院超聲科、影像科、麻醉科、手術室等多科室認真討論,多次會診,制定出周詳的手術方案和預案。

手術中,打開患者的心房後,發現這枚腫物上至上腔靜脈,下至冠狀靜脈竇口,切開房間膈,猶如兩顆長到了一起的大栗子,有著光滑的表面。由於腫物位置特殊,且體積較大——大小約為6厘米*5厘米*4厘米,比一枚乒乓球還大一些,所以我們操作得極為精細。為避免損傷趙冬的房室結,以免日後他的心臟出現傳導阻滯和主動脈瓣反流等不良情況,整個手術耗時3個多小時,其間我們將腫物完整剝離並切除,同時用牛心包片修補了患者受損的心房間隔。

(手術中)

(被切除的腫物)

術後病理檢查顯示,這枚腫瘤果真是脂肪瘤。手術後,趙冬心悸、氣促等癥狀都消失不見,很快就恢復良好出了院。

術後查房,患者主動和我合影,馬賽克都掩不住他康復的喜悅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心臟不得腫瘤」的說法,的確,心臟腫瘤發病率極低。有數據顯示,原發性心臟腫瘤發病率低至0.0017%,換句話說,每十萬人之中,才有那麼一兩個人會有患心臟腫瘤的可能。在這些人中,75%左右患的是良性腫瘤,其中名為心臟黏液瘤的良性腫瘤是最為常見的原發性心臟腫瘤,約佔全部心臟腫瘤的一半。趙冬所患的心臟脂肪瘤,發病率僅次於黏液瘤,占所有心臟良性腫瘤發病的2.9%-8%。

【科普一下】

心臟脂肪瘤可位於心臟各部位和心包,患者年齡一般在20歲以上,男性多於女性。由於心臟脂肪瘤生長緩慢,多數患者無癥狀,常因腫瘤體積較大影響患者出現心律失常或引發心臟流入道、流出道梗阻時才被發現。

趙冬的手術成功,不是我們單一科室的功勞,不僅在於多學科協作對病情研判準確,施治得當,也得益於醫院心外科、心內科、麻醉科、重症監護室、手術室、影像科等團隊密切配合,這也是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強大實力和綜合優勢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