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癌之王+肝轉移,新療法助力殺出「胰腺」生機

我們都知道,不同的癌症,惡性程度不盡相同。癌症就像是壞人,不同的壞人,作惡程度也不一樣,有的壞人願意與你「和平共處」,有的壞人,不但藏得很深,還隨時準備與你同歸於盡。

胰腺癌,就是那個破壞力超強、窮凶極惡的壞人,江湖上素有「萬癌之王」的惡名。

最近,多名遭遇「萬癌之王」的患者在大興醫院肝膽外科的出手相救下,絕處逢生、化險為夷。

來自山西的張先生,三個多月前感到上腹部不適並伴腰背部疼痛,總以為是消化不良,也沒太在意。後來癥狀加重,經過一番詳細檢查,最終被確診為「胰腺癌並肝轉移」。

四十齣頭,事業有成,正值壯年,是家裡的頂樑柱,遭遇這樣兇險的疾病,這對張先生一家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經多方打聽,張先生抱著「胰腺」希望,來到大興醫院肝膽外科

CT影像提示:胰腺體尾部佔位,考慮惡性,伴肝臟轉移可能,周圍多發腫大淋巴結,包繞脾動脈,侵犯脾靜脈。病理活檢提示:胰腺腺癌,肝臟腺癌。

胰腺「隱居」在我們腹部深處,腸子的後面,位置太深,而內髒的感覺又非常不敏感。所以,早期胰腺癌癥狀不明顯,不容易發現,一旦確診往往都比較晚期。

張先生的胰腺腫瘤已達5CM,且周圍淋巴結及脾動脈、脾靜脈都已受到侵犯,直接手術切除風險很高,效果欠佳,需要為他制定多管齊下、個體化、精準化的治療方案。

「首先我們會採取新輔助化療(免疫治療+化療)的方法,使腫瘤縮小,同時還要聯合超聲對肝內轉移灶進行射頻消融治療,等到時機成熟再行手術,將腫瘤一舉拿下。」有著多年肝膽外科經驗的項紅軍主任提及張先生的病情,思路清晰,信心滿滿。

在肝膽外科的積極安排下,張先生先後於2020年12月6日、2021年1月5日 及 1月29進行了免疫治療+化療,在肝膽外科醫護人員全力以赴、張先生樂觀配合下,三次治療均順利完成。隨後的影像學檢查也充分證實效果顯著,胰腺病灶明顯縮小,由治療前的50mm×48mm縮小至28mmx22mm。

至於肝內的多發轉移灶,也不用擔心。在超聲醫學科「射頻消融術」治療下,肝內多個轉移病灶被一舉殲滅。

通過一系列個體化、精準化的綜合治療,張先生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為下一步的手術切除提供了必備條件。

今年3月,張先生第四次入住大興醫院肝膽外科。有了前期的積極治療,再加上一段時間的調養,張先生的身體條件達到最佳狀態。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項紅軍主任團隊經過全面評估,決定為張先生的殘存病灶進行徹底的手術切除。

3月3日上午10點,手術正式開始。逐層打開腹腔後,項紅軍主任發現張先生的腹腔比預想的「乾淨」,幾乎看不到轉移的淋巴結,周圍的組織粘連也沒那麼嚴重,整個腫瘤分離都比較順利。

這一切,都得益於之前的新輔助化療。

手術歷時2小時,非常成功,不僅切除了胰腺的原發病灶,就連射頻消融後肝內壞死組織也一併清除乾淨,徹底解除了張先生的後顧之憂。

術後第10天,見到張先生時,他整個人的狀態不錯,聊起這次就醫經歷,他感觸頗深,慶幸自己遇到了大興肝膽這樣的優秀團隊,更感謝醫務人員對他的傾心付出。

新輔助化療手段,讓病灶切除「事半功倍」

近期肝膽外科收治的多例胰腺癌患者,通過新輔助化療後再行手術,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療效。這種方法極大地提高了手術切除率,治療效果明顯優於傳統方法。

項紅軍主任提醒大家:「胃痛胃脹、腰酸背痛、血糖不穩定、皮膚髮黃、體重下降,這些常見的癥狀都有可能跟胰腺癌有關,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


通訊員:劉媛媛

責編:劉書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