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論文稱:死後仍有聽覺,可聽到醫生宣布自己死亡

2021年01月21日21:06:02 科學 1424

關於臨終告別後的說法一直都有兩個極端,傳統思想上認為,剛死去的親人仍然還能聽到大家在病房裡討論身後事處理、分割財產等,會令死者非常傷心!而相信現代科學的人則稱,人死如燈滅,啥都不知道了,還要如何在意?

《科學》論文稱:死後仍有聽覺,可聽到醫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聞

儘管在死者面前討論這些事情確實不太人道,但吃瓜群眾們也非常想知道,難道討論時死者真的就能聽到了?

人的死亡過程到底是怎樣的?死後還能聽到?

人的死亡有兩種,一種是腦死亡,這個理解很簡單,就像電腦的CPU燒了,外圍硬體即使完好,那麼也跟著死了,但電腦CPU換一個即可,人腦沒得換,而且換了也就再不是自我了!

《科學》論文稱:死後仍有聽覺,可聽到醫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聞

另一種是外圍關鍵器官壞了,比如主板南橋北橋、或者電源,或者供電晶元等壞了,電腦也會掛,這種情況一般更換配件即可,所以很多人移植器官後依然可以存活多年,當然還有像癌症那樣擴散後,全身都是癌細胞,連換「零件」機會都沒有的時,那就徹底沒戲了。

《科學》論文稱:死後仍有聽覺,可聽到醫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聞

我們討論後者,因為直接物理性腦死亡患者,估計都不需要討論了,就如你把電腦CPU直接用電鑽打個洞,那就是天王老子喊他也起不來了!

人死亡後,哪個器官最晚罷工?

答案真的是聽覺!

第一個消失的是視覺,這個似乎很好理解,因為那會可能連抬眼皮的力氣都沒了,而且大腦處理立體視覺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沒力氣的時候還是閉目養神吧。

《科學》論文稱:死後仍有聽覺,可聽到醫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聞

然後消失的是觸覺,但人體最後會把能量供應給大腦,體表就會失血失溫,感覺神經沒有血液供應就會無知覺而麻木。

《科學》論文稱:死後仍有聽覺,可聽到醫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聞

最後消失的是聽覺,道理很簡單,因為聽覺距離大腦最近,並且聽覺傳導是通過耳蝸內液中的毛細胞將聲音信號轉化成電信號,然後傳遞到大腦,它的傳導神經很短、消耗很低,基本上只要大腦活著,就會有聽覺。

《科學》論文稱:死後仍有聽覺,可聽到醫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聞

死後還有聽覺嗎?

耳蝸的毛細胞轉出來的電信號,要送到大腦處理後才會形成聽覺,否則就像動圈式話筒,振動後發出的電信號,沒有電路處理,那麼這個信號沒有任何意義。

《科學》論文稱:死後仍有聽覺,可聽到醫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聞

所以從理論上來看,腦死亡後這個耳蝸毛細胞送出的電信號,根本就「無人」處理,又何來聽覺之說?

《科學報告》推翻研究,刷新我們認知

2020年7月8日,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學者在《科學報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是《生命的盡頭持續聽覺》,它講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是關於人體在垂死之際,大腦對聲音的反應,這個發現將會幫助家人和朋友對處在最後一刻的親人予以最後的關懷。

《科學》論文稱:死後仍有聽覺,可聽到醫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聞

研究人員使用EFG(腦電圖)輔助測量大腦活動情況,分析了健康對照者與即將臨終的患者之間的差異,以及到無反應的過程,研究人員發現,從正式死亡開始前的幾小時,患者的進入了反應遲鈍的時期。

《科學》論文稱:死後仍有聽覺,可聽到醫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聞

但研究人員發現,即使是垂死之際的患者,對聲音的反應會對比其他方式的感知要明顯得多,也就是說,即使患者已經沒有什麼知覺,但在進入正式腦死亡之前,仍然是聽得到周圍聲音的,因此從理論上來看,即使沒反應,來看望的親人也可以通過話語讓患者知道來看他了。

《科學》論文稱:死後仍有聽覺,可聽到醫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聞

UBC心理學系教授勞倫斯·沃德稱,對比了多個患者和健康人對聲音的識別度,確認了這一發現。臨終關切有著30年經驗的加拉格爾博士也表示,她見證了臨終關切對患者非常積極的一面所以她比較認同這個發現。

《科學》論文稱:死後仍有聽覺,可聽到醫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聞

不過據研究者稱,儘管研究表明有反應,但無法從實際角度來衡量患者是否真的聽懂並處理了這些信息,因為進入死亡程序的患者無法開口告訴研究者。

美國紐約大學蘭貢醫學院的研究

美國紐約大學蘭貢醫學院重症監護與復甦研究項目負責人薩姆·帕爾尼亞的研究則更驚人,他們發現,在心臟停止跳動,大腦停止供血到腦電波停止這個時間間隔,有些超出他們的預估。

《科學》論文稱:死後仍有聽覺,可聽到醫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聞

2013年,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對9隻被麻醉的實驗大鼠誘發心臟病,然後觀察大鼠在臨床死亡後的腦電波活動情況,結果觀察到了一段「應急狀態的」腦電波,簡單的說就是人體在心臟停止跳動、大腦在供氧停止後還會爆發出一段應急興奮狀態,此時的狀態足以大腦處理很多生理活動過程!

《科學》論文稱:死後仍有聽覺,可聽到醫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聞

圖1 大鼠腦部(左)和人腦(右)的結構示意圖

但相關研究者並沒有表示這個時間有多久,不過有一點可以了解到的是,這些活動都可以通過腦電波診斷得到,而現代腦死亡判斷標準則要比這個嚴苛得多,所以從理論上來看,心跳停止能聽到聲音完全有可能,但在腦死亡後則是不可能的事情。

《科學》論文稱:死後仍有聽覺,可聽到醫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聞

因此各位吃瓜群眾也可以放心地聊天,但問題是還有一個倫理問題,於情於理我們都不宜這樣操作,畢竟還是以死者為大嘛。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重組膠原測不到膠原?巨子生物回應 - 天天要聞

重組膠原測不到膠原?巨子生物回應

央廣網北京5月25日消息 5月24日晚,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復美在官方微博發布《告消費者書:關於近期網傳「巨子生物可復美產品檢測未添加重組膠原蛋白成分」的嚴正聲明》(下面簡稱聲明)。聲明稱,針對所謂「巨子生物涉嫌嚴重造假」「重組膠原測不到」等不實指控,公司予以嚴正駁斥並堅決否認。公司所有產品研發生產全程嚴格...
沉痛悼念!顧玉東院士逝世 - 天天要聞

沉痛悼念!顧玉東院士逝世

今天16時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發布訃告,沉痛悼念顧玉東院士。顧玉東因病搶救無效,於2025年5月24日18時不幸逝世,享年87歲。華山醫院官網顯示,顧玉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手外科主任。顧玉東1961年畢業於原上海醫科大學醫療系。曾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能給我100條鰣魚,它們就不會滅絕」,探訪「長江四鮮」能否一起重出江湖 - 天天要聞

「能給我100條鰣魚,它們就不會滅絕」,探訪「長江四鮮」能否一起重出江湖

在澱山湖畔的金澤鎮蓮洋路上,有一片上海市水產研究所青浦科研基地。走進這裡的全城最大水產養殖單體設施,在佔地1萬平方米的超級大棚內,8米直徑的大水池一個接一個,猶如巨蓮出水。從池中游弋的長江鮰魚、長江河豚等,到在外「特殊照顧」的長江刀魚,上海水產人正為傳統意義上的「長江四鮮」保種保育、繁種擴種。然而,「...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 - 天天要聞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

原創 楊怡 楊博士說心理 北京每一個人都應該了解一定的心理學知識,這樣不僅僅可以讓你深刻的了解自己,分析社會現象,甚至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應對事情的方法。今天,我介紹給你10個人類無法抗拒的心理學效應。每一個都發人深省。值得你收藏,反覆
Science | 突破性進展:深度學習+物理模擬,精準操控蛋白質「形態切換」,未來藥物設計新路徑 - 天天要聞

Science | 突破性進展:深度學習+物理模擬,精準操控蛋白質「形態切換」,未來藥物設計新路徑

引言生命,無疑是宇宙中最精密的奇蹟。而蛋白質(proteins),正是構成生命大廈的無數微觀建築師。我們通常會將蛋白質想像成一個個靜態的、結構精密的分子雕塑。然而,生命的奧秘遠不止於此——真正的蛋白質,更像是靈動萬變的「變形金剛」!它們能夠根據環境信號精確切換構象(conformational states),這種動態能力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