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只留下一張紙條就失蹤的彭加木,究竟去了哪裡?

2020年08月05日22:40:29 科學 1035

我國古代最出名的貿易通道應該就是"絲綢之路"了,而在絲綢之路上最引人嚮往的國家應該就是樓蘭古國了。活躍了數百年的樓蘭古國為何會在公元4世紀時離奇消失,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並不是神秘的樓蘭古國,而是在當年樓蘭古國賴以生存的羅布泊中發生的故事。

1980年,只留下一張紙條就失蹤的彭加木,究竟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羅布泊期最初因為發掘出來了的樓蘭古城而吸引了無數冒險家、學者。但是很快,人們就發現了羅布泊本身所具有的巨大科考價值以及可能埋藏在羅布泊下儲量豐富的礦藏,人們來到羅布泊的注意力也留了一部分到羅布泊本身上。

羅布泊的考察拉開序幕

但是之前一直由於種種原因,我國並未派出過專門的大型科考團隊,對羅布泊下的自然資源進行細緻的考察。直到1964年彭加木的出現,我們國家才第一次進行了較為大型,對羅布泊的考察。

彭加木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同時也是一名共產黨員。1956年,正在上海生化研究所工作的他,在聽說祖國需要組建一支綜合的科學考察隊伍前往考察新疆的自然資源後,毅然放棄了在上海優越的工作條件,積極向組織提出申請,希望自己能夠前往新疆考察。

1957年,彭加木被確診身患惡性腫瘤,不得不返回上海接受治療,但是在自己的病情稍微好轉之後,他就立刻又回到了新疆,參加科考工作。

1980年,只留下一張紙條就失蹤的彭加木,究竟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1964年,彭加木首次帶領團隊進入羅布泊進行考察工作,採集了羅布泊湖水的水樣還有礦物標本,令人興奮的是,通過化驗當時匯入羅布泊的三條河水的鉀含量,科考隊員們認為羅布泊下很有可能含有稀有的天然重水資源,只是當時由於科考時間的限制,以及多方面條件不允許等原因,他們並沒有找到重水資源。

彭加木第二次進入羅布泊,是因為當時經過國家的批准,中日聯合的《絲綢之路》紀錄片攝製組要進入羅布泊進行實地拍攝,而彭加木作為顧問也參與了這次的考察。這次他們的收穫也不小,不僅找到了很多珍貴的寶藏,還為我國在某些尚未探索過的科研領域踏出了第一步。

第三次考察,失蹤的彭加木

前面兩次的科學考察都比較順利,但在1980年五月進行的第三次科學考察,彭加木帶領的科學考察隊伍卻遭遇了麻煩。

當時科考隊首次穿越了羅布泊整個湖泊,因為在1972年之前,這裡的湖水還沒有乾涸,所以無法穿越。他們獲取了大量的生物和土壤標本,還採集到了眾多礦物化石,得到了眾多的一手的科研資料。

1980年6月5號,由彭加木帶領的科學考察隊已經到達了那次科學考察的終點—米蘭,6月11日下午科考隊就已經完成了任務,他們決定再次穿越羅布泊,前往烏魯木齊,結束這次兩個多月的科學考察。

1980年,只留下一張紙條就失蹤的彭加木,究竟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但不幸的是6月16日下午2時許,科考隊的生存物資幾乎已經沒有了,此時它們的位置離目的地烏魯木齊還有很遠。經討論後,他們決定先在附近找水,但是當天下午他們一無所獲,而水和汽油只能撐到明天了。

隊員們建議向當地駐軍發送電報,請求支援,彭加木最開始是不同意的,因為請求駐軍前來送水的話大約要花費7000元,在當時那個高級研究員的月工資也不過是200多塊錢的時代,7000多元簡直就是一筆天文數字。最後彭加木還是迫於壓力,向當地的駐軍發送電報消息,說明了自己隊伍的嚴重缺水狀況。

6月17日上午九點多,部隊回復消息決定予以援助,並要求要求提供營地坐標。但也正是當天下午,科考隊成員發現了一張彭加木留下的紙條,表明彭加木獨自前往營地的東面尋找水源了。

1980年,只留下一張紙條就失蹤的彭加木,究竟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沙漠中的氣候變化莫測,獨自一人在沙漠中行走是一件極其危險的行為。彭加木這一去,就永遠留在了羅布泊中。國家先後四次組織救援隊,深入羅布泊尋找,最後一次更是直接發動了軍隊,但是始終一無所獲,最後不得不宣布彭加木在科考中失蹤。

失蹤原因的假說

關於彭加木的失蹤之謎一直都有很多猜測。玄幻一點的說,彭加木被外星人抓走了,穿越回了古代;陰謀論的說,彭加木當時是被其他國家給綁走了,在沙漠中遭人陷害了;還一直有說,在沙漠中發現的某某乾屍就是彭加木。

被外星人綁架,穿越什麼的就不說了,畢竟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堪比火星撞地球。陰謀論的呢,實際上都站不住腳,因為當時彭加木離開這個做法完全就是不可預測的,難不成是一直在沙漠里跟蹤他嗎?這個操作難度實在是太大了。乾屍就是彭加木遺體的說法,更是已經被國家方面闢謠過好多次了。

1980年,只留下一張紙條就失蹤的彭加木,究竟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基本上,這些說法都只是謠傳,什麼真實證據沒有,我們來說說最有可能的原因。

一個可能就是彭加木在外出尋水時,遭遇到了什麼還未知的生物或是自然現象,導致彭加木先生突然消失。而且因為當時大家對沙漠的了解有限,也不可能將沙漠大規模掘地三尺,這才導致至今彭加木先生在找水之後的遭遇都是一個未解之謎。

還可能是彭加木發現自己中了什麼具有傳染性且不可醫治的植物性病毒。因為彭加木先生本身對植物學了解就已經是當時世界前列的了,所以發現自己中了某種未知且可能具有傳染性的毒素這是完全有可能的。而為了不連累自己的隊友,才有了向東找水這一託詞。

小結

無論事實的真相如何,彭加木先生為我國的科研事業做出了偉大的貢獻,這一點都是不爭的事實,無論過去多少年,我們都會銘記住他!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時隔百餘年 海南發現壁虎屬新物種 - 天天要聞

時隔百餘年 海南發現壁虎屬新物種

新華社海口5月15日電 經反覆核實論證,海南省林業局15日確認,時隔百餘年,海南再次發現一個壁虎屬新物種——自然保護地壁虎。這也是首個由我國人員在海南本土發現並命名的壁虎屬物種。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動物分類學期刊《動物分類雜誌》上發表。2024年12月8日,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拍攝的自然保護地壁虎。(周潤邦 攝)...
創新展上看創新,GEA加速未來食品行業高效增長 - 天天要聞

創新展上看創新,GEA加速未來食品行業高效增長

AI時代,食品飲料行業正快速變革與創新發展。消費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正驅動行業探索技術創新與轉型。從植物基到生物技術、智能製造,食品飲料企業正在創新與規模化生產、提升產品品質與生產效率的思考中前進。FBIF食品創新展近日在上海
沙特正成為另一個AI晶元消耗大戶 - 天天要聞

沙特正成為另一個AI晶元消耗大戶

看上中東,英偉達向沙特出售1.8萬顆頂級AI晶元文|《財經》研究員 周源編輯|謝麗容美東時間5月13日周二,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的沙特-美國投資論壇上,英偉達(NVIDIA)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宣布,將向沙特人工智慧(下稱AI)初創公司H
日本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將在台灣省投入醫療使用! - 天天要聞

日本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將在台灣省投入醫療使用!

日本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天空驅動」(Skydrive)將在台灣省作為應急醫療直升機投入使用!日本研發的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 「天空驅動」(Skydrive)已被指定為台灣省的應急醫療直升機,預計將用於支援陸上交通受限的離島地區緊急醫療服務。儘管 eVTOL 尚未進入全面商業運營階段,但近年來全球多國已加速電動垂直起...
圖解巷道高冒區、複雜空巷充填及上隅角密閉 - 天天要聞

圖解巷道高冒區、複雜空巷充填及上隅角密閉

我是通風安全,點擊上方「關注」,每天為你分享【一通三防】與【安全管理】乾貨。一、充填設備及工藝材料施工採用的設備主要有氣動隔膜泵、混合器。材料充填工藝如下:按照水灰比(1.
五十萬米高空捕捉地表細節 - 天天要聞

五十萬米高空捕捉地表細節

長光衛星智慧農業農村綜合指揮平台界面。 長光衛星供圖李岩在加工反射鏡。 本報記者 劉以晴攝「吉林一號」寬幅衛星總裝現場。 長光衛星供圖「吉林一號」是我國最大的商業遙感衛星星座和全球最大的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
我國首款航天大模型 讓衛星管理更聰明 - 天天要聞

我國首款航天大模型 讓衛星管理更聰明

隨著天上的衛星組網越來越多,這些衛星如何更加智能、高效地管理成為行業面臨的一個問題。我國首個航天大模型,正在助力衛星管理更聰明。航天大模型「華山」,首次將大語言模型應用在航天領域的產品上,運用AI幫助用戶完成航天器智能操控、軌道計算與分析、指令代碼生成等航天器在軌管理工作。通過數據學習,它可以快速且智...
大熊貓「荷風」「蘭韻」正式亮相奧地利美泉宮動物園 - 天天要聞

大熊貓「荷風」「蘭韻」正式亮相奧地利美泉宮動物園

當地時間5月14日,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大熊貓「荷風」和「蘭韻」正式亮相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動物園。當天,美泉宮動物園為「荷風」和「蘭韻」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發表致辭。現場觀眾熱情高漲,眾多兒童歡呼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