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九山湖驚現鱷魚?部門緊急巡查!專家:若為真將威脅生態與市民安全

2025年05月27日09:33:03 科學 1249

「媽呀,鱷魚?」近日,一名網民在市區九山湖拍攝的視頻引發市民關注。視頻中的生物疑似一條鱷魚。

視頻中的生物如果真的是鱷魚,會給周邊市民及生態系統帶來怎樣的影響?它是如何出現在九山湖的?記者就此分別採訪周邊市民、游泳愛好者、相關部門、動物專家等。

溫州九山湖驚現鱷魚?部門緊急巡查!專家:若為真將威脅生態與市民安全 - 天天要聞

市民:

若是外來物種短吻鱷,

只需兩年就能長到成人大小

網友拍攝的視頻畫面顯示,在九山湖密集的荷葉間,一條小生物若隱若現,其背部鱗片與鱷魚極為相似。有網友評論:「如果是揚子鱷倒是沒關係,若是外來物種短吻鱷,只需兩年時間就能長到成人大小,對市民絕對是個威脅,要及時處理!」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九山湖,找到網友視頻所拍的位置,沒有看見該生物。每天在這裡散步的市民單女士告訴記者,她前幾日刷到了該視頻,昨天一大早就到湖邊確認疑似鱷魚出現的位置:「小鱷魚長大了可不得了!對游泳的人來說非常危險。」

市民王先生覺得此事蹊蹺,「這附近既沒有養鱷魚的動物園,市區也沒有私人養鱷魚的場所,一條小鱷魚突然出現在這裡實在奇怪。」 市民陳女士從小在九山湖周邊長大,小時候經常看到湖裡出現像水蛇、龜類、水魚等生物,她猜測可能是有人把飼養的寵物放生到湖裡。

溫州九山湖驚現鱷魚?部門緊急巡查!專家:若為真將威脅生態與市民安全 - 天天要聞

游泳愛好者:

不管傳聞真假,

希望有關部門引起重視

據了解,九山湖屬溫瑞塘河水系,生態環境良好。作為溫州市區唯一的天然泳池,一直以來是游泳愛好者的聚集地,每年夏季尤其受歡迎,常有大量市民包括許多兒童在此戲水。九山湖出現鱷魚的傳聞,讓眾多游泳愛好者擔憂。

溫州游泳協會九山游泳基地相關負責人表示,每天早上四五點就有人開始游泳,到了下午4點仍陸續有人前來,但這兩天游泳人群明顯減少。另有協會成員告訴記者,此前有年輕人過來拍此視頻,並告知他們湖中有鱷魚的情況,他當場對該視頻的真實性表示懷疑,「這可能是他們惡作劇或AI合成的視頻。溫州根本沒有鱷魚養殖基地,且九山湖與外河不通,鱷魚難以自然進入該水域。」為此,他還專門前往蹲點查看。

今年70歲的游泳愛好者盧老伯說,在九山湖遊了幾十年的泳,除了常見的泥鰍、魚等生物,還是第一次聽到有鱷魚的傳聞,不管真假,他希望有關部門引起重視。「即使最初是小鱷魚,長大後也可能對人發起攻擊。鱷魚在水中遊動難以防範,一旦遊動到附近,實在令人擔憂。」

部門:

已派人員開展巡查,

尚未發現視頻中的生物

記者就此事採訪了鹿城區園林綠化管理中心松台園林管理所所長葉蓋宇。葉蓋宇說,得知該消息後,他們馬上派遣工作人員前往視頻拍攝的區域開展巡查,截至目前尚未發現視頻中疑似鱷魚的生物蹤跡。

「從網傳照片和視頻初步判斷,這條疑似鱷魚的生物很可能是人為放生的,具體種類需交由生物專家進行鑒定。」葉蓋宇透露,類似市民隨意放生外來物種的情況此前已有先例,曾有人在該區域放生毒蛇,對當地生態環境和市民安全構成威脅。目前他們每日安排人員進行巡查,但由於疑似鱷魚的生物善於藏匿水中,捕捉工作面臨不小挑戰。

葉蓋宇還呼籲廣大市民切勿隨意放生動物,共同維護城市生態安全。

專家:

若真是鱷魚,

會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負面影響

記者就九山湖鱷魚傳聞採訪了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有關專家。該專家判斷,從網傳視頻和照片看,該生物有兩種可能,一是寵物鱷,二是模型玩具,需打撈上岸後才能確認。他說,閑魚等平台有鱷魚售賣,若真的是寵物鱷,其作為外來物種進入自然水域,不僅會破壞本地生態系統,還可能對市民安全構成威脅,尤其九山湖作為公共健身區域,游泳者眾多,存在被鱷魚攻擊的風險,「但目前僅憑照片無法判斷真假。」

溫州大學生環學院張永普教授表示,此前看到過網友拍攝的相關照片和視頻,由於極為模糊且拍攝距離遠,看不清細節,無法確定其真實身份及物種屬性。張永普指出,鱷魚作為外來肉食性爬行動物,若進入原本無該物種的自然水域(如九山湖),屬於外來物種入侵,會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負面影響,需高度警惕。目前首要任務是明確其真實身份及物種屬性。

記者上網搜索查詢,目前並沒有確切信息表明九山湖之前出現過鱷魚的情況。相關資料顯示,從生態鏈角度分析,鱷魚作為頂級掠食者,會捕食水中魚蝦、泥鰍等生物,打破原有食物鏈平衡,可能導致本地水生生物種群數量減少,甚至威脅部分物種生存。此外,作為溫州地區未見自然分布的外來物種,鱷魚的入侵可能引發連鎖生態效應,干擾水體生態服務功能,如水質凈化、生物多樣性維持等。

(來源:溫州都市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險被毀容!湖北也有,碰到千萬別這樣做 - 天天要聞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險被毀容!湖北也有,碰到千萬別這樣做

「我還以為是蚊子,沒想到它有這麼強的威力。」近日,任女士向武漢亞心總醫院皮膚科主任全根講述「隨手一拍」的經歷時,後悔不已。5月27日,任女士在戶外露營時,一隻形似螞蟻的小蟲突然飛到脖子上。她下意識地抬手一拍,瞬間感到頸部一陣灼燒般的刺痛。僅僅幾小時後,她的右臉便出現大片紅斑,並逐漸發展為5厘米×6厘米的...
美國能不能重建稀土產業鏈? - 天天要聞

美國能不能重建稀土產業鏈?

原創 聼風者 先釐清一個概念,就是稀土礦和稀土成品的區別。稀土礦在我們地球上其實並不稀少,但都只是以伴生礦的形式出現,聴風樓說真的,老美它自己的稀土礦儲量,在世界上那也是數一數二的。既然它自己就有,那為啥還缺呢?
合肥這座公園樹上「長」出小動物 - 天天要聞

合肥這座公園樹上「長」出小動物

【來源:合肥在線】咬著玫瑰花的梅花鹿、乖巧可愛的小松鼠、掩在竹林中的大熊貓……這些充滿童趣的形象並非真實的動物,而是巧妙地繪製在公園樹洞之上的精美彩繪。近日,在天樂公園內,不少市民在遊玩時偶然發現這一獨特景觀,紛紛被這小小的童話世界所吸引,
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冬戰三九夏戰三伏,把電磁兼容從「玄學」變為科學 - 天天要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冬戰三九夏戰三伏,把電磁兼容從「玄學」變為科學

5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請科技領域代表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 矢志建設科技強國」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圖/國新網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蘇東林介紹,她現在擔任電磁兼容與防護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也是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敢闖敢試45載,深圳如何用「改革基因」回答「時間之問」? - 天天要聞

敢闖敢試45載,深圳如何用「改革基因」回答「時間之問」?

理想之城。作 者丨王寒華商韜略出品丨ID:hstl8888從「經濟特區」到「全球標杆」,45歲的深圳,仍在書寫奇蹟。一座科技、人文與生態和諧相融的理想之城,是什麼模樣?深圳率先給出了答案。以與人人相關的出行為例。在這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佔比超過四分之一的前沿之城,150座、5676個採用華為最先進液冷大功率超充技術的充電...
中歐科學家論壇專家團隊助力第二屆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圓滿召開 - 天天要聞

中歐科學家論壇專家團隊助力第二屆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圓滿召開

第二屆「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開幕式暨2025第二屆「香江諾貝論壇」4月13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8位諾貝爾獎和圖靈獎獲得者、40位海內外院士及世界頂尖科學家,以及青年科學家、企業家等近1000人出席,共同探討大數據、人工智慧、生物科技、新材料等議題。活動由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主辦,中國電子學會和香港貿易發展局合...
第14屆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獲獎名單戳這裡➙ - 天天要聞

第14屆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獲獎名單戳這裡➙

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 劉娥 5月27日,作為全球設計界年度巔峰盛事,第14屆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IDEA-TOPS)頒獎盛典在深圳科學技術館舉行。本屆艾特獎延續其「立足大灣區,面向世界」的定位,共收到全球75個國家7026件參賽作品
《自然·免疫學》:腺苷荼毒T細胞!科學家首次發現T細胞攝取腺苷,並導致免疫抑制的機制 - 天天要聞

《自然·免疫學》:腺苷荼毒T細胞!科學家首次發現T細胞攝取腺苷,並導致免疫抑制的機制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掉在地上、來路不明的東西不能亂吃,按說屬於小孩子就能弄懂的常識,但就算各位都已經長大成人了,身體里的細胞也不見得能懂這一點。沒錯,說的就是你們T細胞,這一天天的,想辦法讓你們保持正常的功能已經不容易了,咋還自己亂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