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75%!我國最高X頻段單通道星地通信碼速率實現

2025年05月26日12:22:03 科學 1916

近日,新一代高階高通量星地數傳系統的高階體制高碼率星地通信地面技術實驗,在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所屬的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西南麗江衛星數據接收站完成。通過在地面模擬衛星數傳發射,科研團隊完成了X頻段在高階體制下,單通道每秒2100兆比特的高通量數據通信,將微波通信碼速率提升了75%,實現了我國最高的X頻段單通道星地通信碼速率。

提速75%!我國最高X頻段單通道星地通信碼速率實現 - 天天要聞
無線對接試驗現場(無線場地模擬衛星信號發射)

隨著遙感應用需求和載荷觀測能力的快速提升,衛星有效載荷的觀測數據量急速增長,衛星星地數據傳輸碼速率也不斷提高。當前,我國民用衛星的星地數據傳輸主要採用X頻段,星地數據傳輸帶寬不足與海量空間探測數據下傳需求的矛盾日益凸顯,嚴重影響衛星利用效能。

圍繞這一瓶頸問題,空天院與北京融為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團隊提出了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先後完成桌面聯通、有線聯通、無線對接共3個階段的實驗內容。這個方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的地面設備,且無需過多增加系統硬體複雜度,通過數據機等關鍵設備的技術能力升級,即可實現星地數據傳輸碼速率大幅提升。

提速75%!我國最高X頻段單通道星地通信碼速率實現 - 天天要聞

麗江站12米數據接收系統

「在現有頻率帶寬情況下,通過高階調製解調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數據傳輸速率和頻譜效率,從而傳輸更多的數據。」實驗項目負責人、空天院高級工程師張雨濛介紹,團隊突破了相位雜訊補償、非線性校正、信道均衡等一系列關鍵技術,還首次將深度神經網路模型引入衛星數據接收數據機核心演算法。實驗基本模擬星地數傳的真實業務場景,實現了X頻段每秒2100兆比特的單通道碼速率通信,星座圖無明顯畸變,誤碼率可歸零,充分驗證了高階體制高碼率數據傳輸的技術可行性。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主任、研究員黃鵬表示,本次實驗為解決我國星地通信瓶頸問題提供了新的高性價比的技術解決方案。後續,相關成果將走入工程化應用,為發展航天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自主可控的原創性技術成果。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劉蘇雅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全球第二台、中國首台!預計7月在成都投用 - 天天要聞

全球第二台、中國首台!預計7月在成都投用

記者從四川雙流經開區獲悉隨著全球第二台、中國首台商用Cyclone IKON30MeV(兆電子伏特)回旋加速器進入最後調試階段成都紐瑞特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加速器及同位素藥物產業化生產基地項目預計在今年7月取得安全資質後開始試運行屆時越來
跨越約4億公里距離,耗費10年時間,「天問二號」開始探測小行星 - 天天要聞

跨越約4億公里距離,耗費10年時間,「天問二號」開始探測小行星

中國行星探測將迎來里程碑的一刻,「天問二號」任務發射窗口期正式敲定,準備在5月29日實施發射,開始進行中國首個小行星與彗星聯合探測任務。這次任務將耗費10年時間,探測器將飛越4億多公里,為我國深空探索再添新篇章。「天問二號」將採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其任務主要有兩大核心:一是對近地小...
面對AI抗命,該不該「如臨大敵」 - 天天要聞

面對AI抗命,該不該「如臨大敵」

(一)新華社援引英國媒體報道,美國一家研究機構最近公布了一系列針對各AI大模型的測試結果,其中,OpenAI的o3推理模型在得到「關閉」指令後,不僅拒絕執行,還篡改了代碼以免被關閉。只看這條簡短的新聞,很多人心頭一驚。「AI擁有自主意識」是
集裝箱造糧倉 機器人當「管家」——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側記 - 天天要聞

集裝箱造糧倉 機器人當「管家」——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側記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旋機器人能當糧倉「管家」了!5月27日,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在長沙啟幕。在糧油重大科技創新展覽上,河南工業大學帶來的多款糧食倉儲機器人,引來大家圍觀。(5月27日,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在長沙啟幕。鄭旋 攝)「別看它們小巧,行動卻非常靈敏,可代替人工,大幅提高效率。」面對...
新民·科技前沿|都市夜空中的行星「眼緣」 - 天天要聞

新民·科技前沿|都市夜空中的行星「眼緣」

2025年,其實是觀賞火星的好時辰。1月12日,地球迎來了久違的「火星沖日」(即火星、地球和太陽三者依次排成近似一條直線的現象),這是2022年以來這顆紅色星球離地球最近、也是亮度最大的時候,星等高達-1.3等,在此前後一個月都是火星的「最佳觀賞期限」,目前,火星的星等仍有1.2等。再見如此耀眼的火星,要等到2027年了...
新民·科技前沿|從科幻到現實,永不停歇的火星探索 - 天天要聞

新民·科技前沿|從科幻到現實,永不停歇的火星探索

【編者的話】備受矚目的中國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已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加註等工作後,順利轉入發射區,計劃5月底擇機實施發射,開啟宇宙之旅。它的前輩「天問一號」出色完成了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等火星探測任務,其繼任者「天問三號」也將開展火星採樣返回任務。啟程在即的「天問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