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讀要聞一:全球首款!我國科學家研製出電池供電的可穿戴腦機介面設備
據媒體報道,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獲悉,該所腦網路組與腦機介面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近日成功研發出全球首款電池供電的可穿戴閾上重複經顱磁刺激設備(rTMS),相關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
根據預測,2023年全球市場規模達19.8億美元,預計2028年將突破60億美元,五年複合年增長率25.22%。中信建投證券指出,腦機介面產業鏈上中游的技術進步帶來下游應用端不斷突破,近年來國內外在運動恢復、語言溝通、聽力重建等醫療領域的研究不斷出現里程碑式成果。在技術革新和政策紅利催化下,國內腦機介面公司有望逐步實現商業化應用。
必讀要聞二:快手可靈AI開始賺錢了,AI服務用戶已超500萬
在各個互聯網大廠還在探索AI的商業化場景時,快手可靈AI已經開始賺錢了。3月25日,快手發布2024年Q4及全年業績顯示,全年總營收同比增長11.8%至1269億元,全年經調整凈利潤同比增長72.5%達177億元。其中,可靈AI自商業化以來到今年2月累計營業收入超1億元。快手CEO程一笑曾透露,可靈AI服務用戶已超500萬,商業化單月流水超千萬,2025年預計會大幅增長。
目前國內AI視頻模型應用的網頁版訪問量增長較快、優勢顯著。其快速發展與應用賦能廣告營銷、影視、遊戲等傳媒板塊,加快實現行業降本增效及內容資產價值重估。中信證券認為,文生視頻行業發展自Sora發布後明顯加速,新一代視頻生成模型的架構範式已經形成,新架構模型性能提升顯著,模型產品百花齊放料將為賦能應用場景提供豐富可能,看好與生產場景相結合的視頻創意工具行業受益於文生視頻模型性能提升。
必讀要聞三: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持續火熱,該類產品市場需求水漲船高
據報道,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是機器人伺服電機的核心材料。隨著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的持續火熱,稀土磁材市場的需求也水漲船高。
AI大模型的賦能,將促進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消費電子、低空經濟等相關產業的提升,也將擴大對稀土永磁產品的需求。中泰證券指出,人形機器人打開遠期成長空間。2022年Tesla發布第一代Optimus,近幾年不斷迭代,2025年將開始進入量產階段,預計25年生產數千台人形機器人,2026年計劃將產量提高10倍,即5-10萬台,同期國內廠商也持續加碼對人形機器人的投入。按照一台人形機器人單位用量2-4kg釹鐵硼,假設遠期達到1億台,對磁材需求量將達到20-40萬噸,相當於再造一個稀土永磁市場,遠期空間廣闊。
必讀要聞四:該重要的化工原料資源緊缺,原材料長期漲價疊加運費存在上漲預期
據百川盈孚,2025年3月25日,溴素市場均價為28000元/噸,較上一交易日大幅上漲3000元/噸,漲幅12.0%,較2024年同期上漲約9000元/噸。
溴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阻燃劑、製冷劑、醫藥、農藥、染料及石油鑽井等領域均有應用。溴系阻燃劑是溴素用量最大的產業,使用量佔國內溴素總用量的六成以上。我國溴素資源十分短缺,主要分布在山東省萊州灣的地下滷水中。德邦證券分析指出,近期馬士基、赫伯羅特、達飛、MSC已接連宣布4月的運價調整計劃,同時考慮到溴素屬於危化品,對運輸和儲存規範較高,或進一步增加供應鏈成本。原材料長期漲價疊加運費存在上漲預期,在溴資源緊缺且我國高度依賴進口的背景下,溴素漲價支撐力度或可持續。
鈦小股·鈦媒體財經研究院
2025.03.27
下載鈦媒體App,關注更多財經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