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會出軌?科學發現了「偷情基因」,你有這6個特徵嗎?

2025年03月20日12:03:04 科學 1023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出軌始終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從文學經典到現代影視作品,從街頭巷議到學術研究,它既是人性慾望的映射,也是婚姻倫理的試金石。近年來,隨著基因研究的突破,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名為D4DR基因的變異可能與出軌行為存在關聯,這一發現為人類探索出軌成因提供了新的視角。然而,基因真的能決定一個人是否忠誠嗎?答案遠比想像中複雜。

為什麼人會出軌?科學發現了「偷情基因」,你有這6個特徵嗎? - 天天要聞

一、基因密碼:出軌行為的生物學基礎

1、D4DR基因:追求刺激的生物學解釋

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位於第11號染色體上的D4DR基因存在兩種變異形式:長型(7次重複)和短型(4次重複)。長型基因攜帶者大腦中多巴胺受體密度較低,導致他們對新鮮感和刺激的閾值更高,更容易通過出軌尋求情感或生理上的興奮。這種基因變異在冒險家、極限運動愛好者中比例較高,也解釋了為何部分人會沉迷於「婚外情的刺激感」。

2、「離婚基因」334變異:婚姻關係的潛在威脅

瑞典科學家發現,男性體內攜帶334型變異基因(僅男性存在)時,婚姻滿意度顯著降低,出軌概率是普通人的兩倍。這種基因會削弱男性對情感聯結的忠誠度,甚至導致他們在婚姻危機出現時選擇逃避而非修復。

基因並非決定性因素:需注意的是,基因僅提供潛在傾向,而非絕對指令。如同酒鬼與普通人的區別在於自控力,攜帶「偷情基因」者若能通過後天教育和社會約束平衡慾望,仍可維持忠誠。

為什麼人會出軌?科學發現了「偷情基因」,你有這6個特徵嗎? - 天天要聞

二、行為特徵:出軌者的六大共性

根據心理學研究和臨床觀察,出軌者往往表現出以下特徵:

1、追求新鮮感的「刺激控」

這類人難以忍受情感或生活的單調,伴侶的「七年之癢」可能在其伴侶眼中尚未萌芽。他們通過出軌獲得「偷來的激情」,卻將長期關係推向深淵。典型案例顯示,某企業家因頻繁出軌被妻子發現後,竟辯稱「出軌是為了給婚姻保鮮」。

2、高自尊與控制欲的矛盾共生

出軌者常具有強烈的自我認同需求,既渴望被伴侶崇拜,又試圖通過征服新對象證明自身價值。這種矛盾心理常表現為:在家庭中強勢控制配偶,卻在婚外關係中扮演「完美情人」。

為什麼人會出軌?科學發現了「偷情基因」,你有這6個特徵嗎? - 天天要聞

3、社交需求過剩的「魅力陷阱」

高社交需求者擅長展現吸引力,但也面臨更多誘惑。研究顯示,這類人出軌概率比普通人高37%,尤其是當其伴侶社交需求較低時,失衡感會加速關係破裂。

4、情感補償機制的異化

部分出軌行為是婚姻問題長期積累的結果。例如,長期被忽視的妻子可能因同事的幾句關心而越界,用婚外情填補情感空虛。這種「情感代償」往往從一次偶然發展為長期背叛。

為什麼人會出軌?科學發現了「偷情基因」,你有這6個特徵嗎? - 天天要聞

5、性成癮者的生理驅動

睾丸激素水平過高者易陷入性衝動難以自控,其出軌多以肉體關係為主,且對象選擇標準較低。臨床數據顯示,性成癮者再次出軌的概率是普通人的3倍以上。

6、道德觀念的模糊化

部分出軌者將婚外情視為「無傷大雅的調劑」,甚至認為「忠誠是限制人性的枷鎖」。這種認知偏差使其在面對誘惑時缺乏道德約束。

為什麼人會出軌?科學發現了「偷情基因」,你有這6個特徵嗎? - 天天要聞

三、深層動因:社會與心理的多維交織

1、進化心理學的生存邏輯

從生物進化角度看,男性通過廣泛播種增加後代存活率,女性則傾向選擇資源豐富的伴侶。這種本能殘留在現代社會中演變為:男性為滿足繁衍欲出軌,女性為獲取物質保障或情感支持越界。

2、婚姻關係的結構性失衡

情感需求錯位:一方過度索取,另一方長期付出,最終導致關係崩塌。

溝通失效:42%的出軌案例源於夫妻間未解決的矛盾,如育兒觀念衝突、職業壓力等。

邊界模糊化:社交媒體和即時通訊降低了出軌門檻,68%的婚外情始於「無心聊天」。

為什麼人會出軌?科學發現了「偷情基因」,你有這6個特徵嗎? - 天天要聞

3、文化環境的推波助瀾

影視作品將出軌美化為「真愛」,社交平台充斥著「出軌有理」的言論,導致部分人對婚外情產生認知扭曲。

出軌行為如同硬幣的兩面:一面映射著基因、環境與認知的複雜糾葛,另一面則考驗著人類對承諾的堅守能力。科學雖揭示了部分規律,但婚姻的維繫終究需要雙方共同經營。正如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所示,真正的忠誠需融合親密、激情與承諾。當我們以理性認知接納人性的脆弱,以共情之心修補關係裂痕,或許能在這充滿誘惑的世界中,守護那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初心。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 天天要聞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7月2日武漢大學機器人學院成立大會在該校舉行學院將從小米、宇樹、樂聚、優必選等機器人、智能製造頭部企業聘請10名產業教授培養創新拔尖人才武大機器人學院執行院長肖曉暉教授在會上介紹,新成立的機器人學院2025年將招收90名本科新生,將依託武大
位元組、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 天天要聞

位元組、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作者:黃鶯2025年7月1日,總部位於美國的專利池管理機構Access Advance LLC宣布視頻分發專利(Video Distribution Patent,VDP)專利池的首個進展——首批被許可方和許可方名單,其中位元組跳動、快手和騰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 天天要聞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什麼項目值得爭論70多年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論證,前後歷經七十餘年,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前期工作迎來最新進展—— 寧夏中衛市自然資源局近日發布《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證前公示》(以下簡稱「公示」),公布了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項目的擬選址位置、擬用地面積等信息。 黃河流域治理長期...
第41次南極考察有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聽4位科考隊員講 - 天天要聞

第41次南極考察有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聽4位科考隊員講

原標題:第四十一次南極考察隊在技術創新、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破冰逐浪,向新的未知進發(弘揚科學家精神)一次卸貨任務中,承擔人員轉運任務的「雪鷹301」直升機正在降落「雪龍2」號艉甲板。科考隊員在海拔4000米的冰原上拔出手搖鑽。科考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聞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蓋房子,要從地球上運建材嗎?長期留駐月球,飲用水也要地球「發貨」、飛船「快遞」嗎?「不用!」活力中國調研行採訪團走進位於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測實驗室時,記者從科研人員口中聽到了令人振奮的消息。月壤3D列印系統設備。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 天天要聞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新華社合肥7月1日電 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新華社記者郭晨、班娟娟、姚遠在安徽省合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一條孕育了數十家量子科技企業的「量子大街」。過去的10多年裡,方圓幾公里內,一個擁有中電信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代表性企業的量子產業集群在此崛起,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量子科...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人民大學獲悉,中國人民大學與西湖大學攜手成立「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並面向全球發布「未來人類十大議題」,聚焦人類文明演進的重大挑戰與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 天天要聞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6月30日,華熙生物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文章《推動行業進入以檢測結果為宣傳依據的時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張免受科學檢驗的必定屬於偽科學。文章直指,在重組膠原蛋白的測量問題中,聲稱沒有統一的檢測方法就無法準確測量,就是一種典型的「免受檢驗策略」,試圖讓自己的主張免受科學檢驗和公共監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