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變全球創新葯估值!生物技術的「DeepSeek時刻」已來

2025年02月08日00:43:16 科學 1272

近年來,大量中國生物技術公司向西方製藥巨頭密集授權創新葯,這一趨勢正在改變全球對於創新葯的估值。資本市場認為,中國在生物技術領域的崛起雖歷經多年,但現在來自中國的力量已無法忽視,發生在生物技術領域的「DeepSeek時刻」已經來臨。

中國改變全球創新葯估值!生物技術的「DeepSeek時刻」已來 - 天天要聞

創新葯格局出現新變化

最新的交易發生在2月6日,復宏漢霖宣布與Reddy』s Laboratories SA就公司自主開發的在研達雷妥尤單抗生物類似葯HLX15(重組抗CD38全人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簽署授權許可協議,交易總價值超過1億美元。

在過去兩年里,包括阿斯利康GSK默沙東在內的大型製藥集團都與中國生物技術公司簽署了價值10億美元以上的授權協議。這一勢頭有望在今年持續。

「中國新葯研發的速度讓全球震驚。我們也正在研究如何把中國開發的藥物帶向全球市場。」一位美國醫藥投資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與大型企業進行交易目前來看可能不失為一個最佳的選擇。」

根據投行Stifel的數據,2024年大型製藥公司的授權交易中有三分之一來自中國,與兩年前12%的規模相比大幅增長。上述投資人認為,促進這種交易快速增長的部分原因是中國市場提供了關於新葯研發大量試驗的早期數據。「這些數據的信息量很大,中國的研究效率很高。」他表示。

中國生物技術的繁榮與在人工智慧領域出現的「DeepSeek時刻」如出一轍——這代表了中國正在從製造業向價值鏈上游邁進,成為全球科技的創新中心,並有望打破由美國企業長期主導的行業格局。研究機構DealForma預測,十年後,很多進入美國市場的藥物將源自中國研發。

再鼎醫藥總裁Josh Smiley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創新葯的全球估值正在發生變化,企業對於花費高價購買後期研發的藥物變得更謹慎,因為這對於投入回報率有很高的要求。我認為,未來有能力把中國創新與全球市場結合起來的企業,將會受到資本的追捧。」

便宜硬道理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製藥企業的授權交易瞄準大量中國生物葯企的早期藥物,在這些藥物中,有很大一部分被稱為「生物改良創新葯」,也就是並非從發現靶點開始進行的創新,而是在已知的生物靶點上設計出比現有藥物療效更佳的葯。這意味著企業不需要為此付出上百億美元的資金。「便宜」對於大型葯企同樣具有吸引力。

GSK企業發展總裁戴維·雷德芬(David Redfern)此前表示,GSK希望在藥物研發早期階段達成交易。2023年底,GSK獲得了中國生物葯企豪森製藥的一種抗體藥物偶聯物(ADC)的許可,交易價值達15億美元。

「中國的生物技術創新是漸進式的,這與DeepSeek的創新有相似之處,它並非從頭開始的原始創新,更像是一種超級改良。」一位生物醫藥行業資深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它們專註於改進現有藥物,例如調整化學成分、提高療效或在適應症方面尋求突破。」

上述人士認為, 中國生物技術這種循序漸進的創新突破,與DeepSeek類似,可能會顛覆美國藥物開發的生態系統。「雖然我們仍然迫切需要原始創新藥物,但是如果有更廉價高效的方法找到療效更好的藥物,從經濟效益來看,何嘗不是一件好事?」他表示。

荷蘭風投基金Forbion合伙人Wouter Joustra表示,基於研發生產效率以及在時間和成本方面的優勢,中國的生物技術公司正在引起投資者新的興趣。

這種行業格局的變化給投資人帶來挑戰,因為他們越來越難以對早期生物技術公司進行估值。Stifel投資銀行董事總經理Tim Opler最近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毫無疑問,中國生物公司的崛起對美國生物技術生態系統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現在真正的問題是如何適應,如何在提高成本效益和速度的同時,依然保持創新領先地位。」

IIT試驗數量井噴

美國投資人布拉德·隆卡(Brad Loncar)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國在生物技術行業的競爭優勢已經開始超越美國。他認為,通過在中國進行的早期臨床試驗數據,跨國巨頭可以快速對這些數據進行評估,從而作出投資決策。

「你可以在幾個月內開始試驗,看看某種藥物是否有效,在中國臨床試驗可以快速啟動,而在美國,有時可能需要數年時間。」他表示。隆卡認為,長期來看,中國生物醫藥的創新將被更多製藥巨頭關注,並最終引發與今天人工智慧生態類似的顛覆性變革。

根據研究公司Airfinity的數據,在中國,「由研究者發起的試驗」(簡稱IIT)數量出現井噴,從2018年的約2500項飆升至2024年的8000多項。分析師表示,中國的醫院和研究機構對臨床研究反應迅速,由於監管靈活性更高,招募受試者的成本比在美國進行類似臨床研究更低,因此獲得人體受試者的臨床數據相對較快。

華菁證券研究員趙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很多剛剛開始一期的中國臨床項目,都已經有IIT的數據了,這對於提升研發效率很有幫助,助推了西方製藥公司購買中國包括ADC、基因療法等藥物的熱情。」他補充道,早期數據對於創新葯,尤其是臨床風險較大的創新葯的研發幫助很大。

漢坤律師事務所生命科學專業合伙人顧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儘管理論上IIT應僅使用已經批准的藥物,但實際上對於細胞治療這類藥品在未上市之前也被豁免可以進行。去年10月國家出台了一份更嚴格的規定,但全面實施新的制度還需要時間。」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守護地球最牛的「井」字 「超級CT」捕捉太空風雲變化 - 天天要聞

守護地球最牛的「井」字 「超級CT」捕捉太空風雲變化

央視網消息:我們常說的天氣是指陰晴雨雪,在空間環境里也有「天氣」,它指的是太陽上出現的一系列爆發現象,引起日地空間環境的等離子體、磁場、輻射、電離等空間環境狀態發生的變化。3月21日,面向空間天氣研究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子午工程二期順利通過國家驗收,與子午工程一期組成了世界最大的空間環境地基綜合...
馬斯克管到NASA了?科學家可能也逃不掉「周報」考核 - 天天要聞

馬斯克管到NASA了?科學家可能也逃不掉「周報」考核

財聯社3月24日訊(編輯 趙昊)據媒體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內部推出一款「每周工作成果」工具,供該機構追蹤員工的效率。根據媒體看到的一封內部郵件,NASA代理局長珍妮特・佩特羅(Janet Petro)寫道,「今天,我們將正式推出一款新工具『五件事』(Five Things),這個安全的內部工具可以讓你更方便地追蹤...
要想身體好,還得有大鳥 - 天天要聞

要想身體好,還得有大鳥

雲頂即將更新,八神鵪本賽季退出,鵪七炫閃亮登場。 鵪鶉哥費好大勁攢的碎片,等到了屬於他的霸王龍。結果霸王龍看似數值很高,實際拉了坨大的(各種假賽)。 說老實話,還是吃了兩次。其中,頂級肉盾艾克,打得 老外嗷嗷叫。老外:艾克太強了。鳥哥:因為我是一隻大鳥(自行領會精神吧) 二雞來自迅捷射手鱷魚,鱷魚萬萬...
城事|科學家把藜菜端上市民餐桌 - 天天要聞

城事|科學家把藜菜端上市民餐桌

2025年3月24日,由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團隊研究優化的藜菜,正式端上市民餐桌,口感清香綿糯。上海農科院專家在菜地檢查藜菜生長情況。藜菜與菠菜、莧菜同屬一科,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微量元素以及膳食纖維。此外,藜菜的採收期短,平均每25天到45天即可收穫一次,年收穫次數可達6~8次。值得一提的是,藜菜還具...
全國儲能專家齊聚肥城並參觀考察中儲國能300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國家示範電站 - 天天要聞

全國儲能專家齊聚肥城並參觀考察中儲國能300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國家示範電站

3月21日,來自國內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30餘位中國化工學會儲能工程專委會的專家,蒞臨中儲國能肥城300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國家示範電站考察、調研。他們先後參觀了展廳、中控室、裝備車間等,深入了解了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歷程、項目建設情況及示範應用成果。各位專家對中儲國能肥城項目在短期內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深表震撼。...
僅1.7克!我國開發出新型頭戴式顯微鏡:解析度達1.5微米 - 天天要聞

僅1.7克!我國開發出新型頭戴式顯微鏡:解析度達1.5微米

快科技3月24日消息,據報道,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團隊近日取得重要突破,成功開發出一款僅重1.7克的頭戴式顯微鏡。這款微型設備能夠在自由活動的小鼠中實現神經元活動與血氧代謝的同步高時空分辨成像,為探索大腦神經血管耦合機制及推動腦機介面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全新工具和研究思路。該頭戴式顯微鏡具有1.5微...
太陽系中心是太陽,銀河系中心是黑洞,那麼宇宙中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太陽系中心是太陽,銀河系中心是黑洞,那麼宇宙中心是什麼?

在廣袤無垠的宇宙中,人類對其的探索從未停止。宇宙的奧秘如同一個巨大的謎團,吸引著無數科學家和研究者不斷追尋答案。宇宙的起始與擴張,是這個謎團中至關重要的部分。約 138 億年前,一次劇烈的事件——大爆炸,開啟了宇宙的演化之旅。在那一瞬間,宇
光線限制或許把人類鎖死在銀河系,外星人也很難突破這道鴻溝 - 天天要聞

光線限制或許把人類鎖死在銀河系,外星人也很難突破這道鴻溝

在廣袤的宇宙中,光以每秒約30萬公里的驚人速度穿梭。這一速度,既是宇宙的一個基本特徵,也對人類的認知和探索帶來了諸多影響。從宇宙的宏觀層面來看,光速的固定數值限制了信息的傳遞和物質的運動。在這浩瀚的宇宙空間中,以光的速度為界限,人類的認知和
​LG電子獲2025AWE艾普蘭創新獎和金獎獎項! - 天天要聞

​LG電子獲2025AWE艾普蘭創新獎和金獎獎項!

2025年3月20日,中國上海——全球消費電子領軍品牌LG電子在2025年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上大放異彩,其旗下四款核心產品憑藉前沿技術突破與用戶體驗革新,一舉摘得艾普蘭創新獎與金獎兩大頂級榮譽。此次獲獎不僅彰顯了LG在顯示技術、家居智能化、健康生態等領域的深厚積累,更以「可變形」「全場景適配」「空間重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