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他靠核酸檢測設備2年狂入222億,揚言活120歲,如今咋樣

2025年02月04日19:34:13 科學 1504

五年前,他靠核酸檢測設備2年狂入222億,揚言活120歲,如今咋樣 - 天天要聞

汪建

文:科技大怪獸

編輯:蘇卿

前言

古有「亂世出英雄」,今朝「亂世發大財」。

汪建此人的爭議頗多,在疫情時期靠著核酸檢測設備,國難時期那麼多的企業倒閉,他卻在短短兩年賺了222億。

有人說他救國救民,也有人說他沒救什麼人,而是在發國難財。

但是他對於長生卻格外追求,揚言要活120歲,還在研究人類基因,意圖掌控生死,可謂「狂人」中的「狂人」。

這樣放蕩不羈的他現在如何了?他的真面目又是怎樣的?

五年前,他靠核酸檢測設備2年狂入222億,揚言活120歲,如今咋樣 - 天天要聞

汪建

「狂人記」

對於汪建,2023年有一段非常熱議的視頻在網上瘋傳。

汪建談了對人生的看法,表示想不通為什麼人生為什麼會有痛苦,用詞讓人感受到在他的生涯中似乎只有簡單的「吃飽穿暖」。

主持人詢問他,對他來說從莎士比亞歌德魯迅他們這些人的存在,都沒有什麼意義了?

汪建表示這是誰,他們沒有汪建活的瀟洒,再次提到了自己所說的「活得長才是意義」。

信息來源:財經雜誌 2023-8-16 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魯迅、歌德、莎士比亞有我漾灑嗎?痛苦只來自於吃不飽

五年前,他靠核酸檢測設備2年狂入222億,揚言活120歲,如今咋樣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財經雜誌

這件事情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很多人都有了對他的重新認識,詬病也越來越多,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想要詢問,他究竟為中國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汪建1954年出生於湖南懷化,家庭背景方面與他的人也有相似的癥狀,那就是爭議。

有些人說汪建的成長時期非常普通,父母都是工人,從小生活不是很好;另一種說法表示汪建的生活一開始很好,父母甚至有當官的,是後來經歷了變化,家中環境突變,經歷了打擊。

五年前,他靠核酸檢測設備2年狂入222億,揚言活120歲,如今咋樣 - 天天要聞

汪建

無論這些哪些是真的,都表示汪建的成長時期所經歷的都不是很好,而這些不好也幻化成了未來的動力。

而溫飽問題更是成為了貫徹他一生的「命題」。

在學校十分熱愛學習,成績優秀,考上了醫學院,對人類基因一直有所研究,後來甚至在美國留學學習了不少的東西,研究才能也被身邊不少人稱讚。

也因為在國外,所以一直想要回來,但是又一直猶豫不決,畢竟當時國內環境根本不利於他的發展。

五年前,他靠核酸檢測設備2年狂入222億,揚言活120歲,如今咋樣 - 天天要聞

汪建

但是卻在再三猶豫之下,還是決定了回來,但是回來之後卻在一段時間裡卻被稱為了「土匪」這是怎麼回事呢?

成名的「土匪」

回到國內之後,果然如同他所預料的那般,根本難以實現他的抱負,但是這些都不是問題,因為他帶了了一些原本屬於他自己團隊的1%的人員。

雖然很少,但是希望總歸還是有的,所以就開始埋頭苦幹。

五年前,他靠核酸檢測設備2年狂入222億,揚言活120歲,如今咋樣 - 天天要聞

汪建

但是科學研究不是一個小遊戲,需要耗費的資金是真金白銀才能開啟的,於是他又開始想辦法,當然,不是成為真正的「打家劫舍」的「土匪」,而是進行一次「豪賭」。

做一件事情,讓中國相關力量能看到他們這些研究者。

那天幾乎身無分文的他直接進入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第五次會議,在沒有人允許的情況下,承擔了該項目的測序任務。

五年前,他靠核酸檢測設備2年狂入222億,揚言活120歲,如今咋樣 - 天天要聞

汪建

自此國家相關力量才看到這位人才,當然就發放了一定的啟動資金幫助他們去研究。

1%的人員和1%的研究,看似容易,但是這些項目在人類歷史上的研究也是比較難以突破的,這些人研究起來也會很困難。

再加上當時汪建的年紀已經不算小的了,到了中年的他,已經有些力不從心。

在這一項目沒有突破的同時,他的科研方向受到環境影響發生了變化,他選擇了暫時放下人類基因的研究。

也就是2020年疫情的爆發,他去到了疫情前線,對於疾病進行研究,最後發明出了核酸檢測設備。

五年前,他靠核酸檢測設備2年狂入222億,揚言活120歲,如今咋樣 - 天天要聞

汪建

這一設備雖然對於疾病沒有什麼大用,但是卻可以很好地控制疫情擴張範圍。

此後其旗下所賺取利潤在兩年內也達到了222億,知名度也逐漸高升。

外界的了解多了看法也就多,也就出現了文章一開始的那一幕,每次的發話也成了關鍵的爭議之點。

信息來源:鶴城晚報 2025-1-19 五年前他靠核酸檢測設備2年狂入222億,揚言活120歲,如今咋樣

五年前,他靠核酸檢測設備2年狂入222億,揚言活120歲,如今咋樣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鶴城晚報

如今狀況

後來的汪建,研究上確實還是偏向於人類基因,但是包含的領域卻更多了。

可能了解的人知道,70歲老頭子登上珠峰創造記錄的事情,那個人就是汪峰,簡直是個奇蹟,看來對於身體健康還真有可能已經達到了。

而且對於壽命的追求,他不止是對於自己的要求,還想要讓自己的員工也能活到100多歲,這樣的老闆確實讓人沒話說。

五年前,他靠核酸檢測設備2年狂入222億,揚言活120歲,如今咋樣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有相關人士去過他現在的辦公室,表示汪建十分親近,一般像是這樣的人物都是會給自己弄個豪華單間,但是汪建卻和那些研究人員在一起。

老闆椅子也不像一般有名的大老闆那樣華貴,彷彿只是個普通老闆。

雖然對於長壽的過分追求和對名人的否定引起了很多人的爭議,但他可能也確實是個樸實的,有單純追求的人。

信息來源:懷化新聞網 2024-9-13 天南地北懷化人|汪建其人

五年前,他靠核酸檢測設備2年狂入222億,揚言活120歲,如今咋樣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懷化新聞網

五年前,他靠核酸檢測設備2年狂入222億,揚言活120歲,如今咋樣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懷化新聞網

事實上可能很多人都是從疫情的時候開始認識的汪建,但事實上非典時期,他就已經出現了一些名聲了。

當時非典疫情爆發,很多人都陷入紛亂,不要說企業能夠賺,生存都是問題,而汪建帶領的華大團隊卻穩住陣腳,在當時研究出來了一種試劑。

試劑的具體作用也許只有專業人員才知道,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試劑他捐贈了30萬份,為當時的非典控制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五年前,他靠核酸檢測設備2年狂入222億,揚言活120歲,如今咋樣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百度百科

所以縱然觀點有所不同,但是其才能是值得認可的,而且在當時的環境之下還能選擇回國發展的才子來說,不只是愛國還有非常堅毅的心性。

這許多年的屹立不倒也證明了懷才不遇可惜,但是懷才若遇一定會持續發光。

結語

對於汪建氣其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人終有一死,或終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句話的真諦從來沒有變過。

五年前,他靠核酸檢測設備2年狂入222億,揚言活120歲,如今咋樣 - 天天要聞

汪建

汪建的貢獻確實能讓人看見,縱使當初的觀點不同,但是他為國家發展和中國在國際上的推動都帶來了不小的助力。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萬萬沒想到:40+試管移植看懂這兩個真相,也可擁有30歲抱娃率 - 天天要聞

萬萬沒想到:40+試管移植看懂這兩個真相,也可擁有30歲抱娃率

看到這篇文章的高齡姐妹,我想問大家兩個問題:如果讓你選擇,你希望移植看起來比較大、擴張程度比較好,形態也很好,評分為優質的囊胚,還是移植體積比較小,看起來沒那麼完美的次級囊胚呢?如果可以選擇,你希望你獲卵多一些再去移植,還是少一些也可以呢,
NASA 確認 Crew-9 龍飛船提前一天返回地球,帶回兩位滯留宇航員 - 天天要聞

NASA 確認 Crew-9 龍飛船提前一天返回地球,帶回兩位滯留宇航員

IT之家 3 月 17 日消息,Crew-10 乘組已於昨日抵達國際空間站,NASA 確認 Crew-9 的載人「龍」飛船將提前一天返回地球。得益於此,兩名已在空間站滯留超 9 個月的美國宇航員蘇尼・威廉姆斯(Suni Williams)和布奇・威爾莫爾(Butch Wilmore)將隨尼克・海格(Nick Hague)、俄羅斯宇航員亞歷山大・戈爾布諾夫(A
新型無電池電源:微小塑料珠 - 天天要聞

新型無電池電源:微小塑料珠

研究人員利用摩擦帶電原理,找到了一種以相對簡單的方式產生電荷的最佳方法。這一突破可以提供一種無電池的方式為可穿戴設備和其他設備供電。在清潔發電領域,摩擦帶電是一個相對不為人知的參與者。它基本上和靜電是一樣的 —— 當兩個表面相互摩擦或拉開時,通過摩擦產生能量。雖然這種方法永遠不會取代風能、太陽能、地熱...
研究發現,人們覺得人工智慧比心理健康專家更有同情心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人們覺得人工智慧比心理健康專家更有同情心

一項新研究顯示,人們發現人工智慧比人類心理健康專家更有同情心和理解力。即使參與者知道他們是在和人或人工智慧交談,第三方評估者對人工智慧的評價也更高。一項新研究顯示,人們發現人工智慧(AI)的回答比人類心理健康專家的回答更有同情心、更善解人意。這一發現再次表明,在我們長期以來認為只有擁有共同經驗的人才擅...
進口快遞驚現36隻蜈蚣:體長20厘米 性情兇猛 - 天天要聞

進口快遞驚現36隻蜈蚣:體長20厘米 性情兇猛

在3月15日一則來自海關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據報道,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海關關員在執行日常檢查任務時,意外查獲了一票申報為「塑料擺件」的快件,而其中的內容卻令人大吃一驚——36隻活體蜈蚣被精心藏匿其中,企圖通過非法途徑進入我國境內。
早安太空 · 網羅天下 | 中辦、國辦最新發布! - 天天要聞

早安太空 · 網羅天下 | 中辦、國辦最新發布!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2520期】 天氣預報 ●北京,-2℃~9℃,內蒙古東部、西藏東部、青海南部、川西高原等地部分地區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其中,西藏東南部、川西高原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雪。湖南西部、四川大部、重慶大部、貴州、雲南北部、海南島、台灣島大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小到中雨,其中,西藏東南部、雲南西北部...
賀蘭山燃燒了300多年,我國每年損失10億,為什麼國家不去撲滅? - 天天要聞

賀蘭山燃燒了300多年,我國每年損失10億,為什麼國家不去撲滅?

在寧夏與內蒙古的交界處,賀蘭山靜靜矗立,宛如一位古老的守護者。然而,這座山脈卻隱藏著一個令人震驚的秘密——它已經燃燒了三百多年。每年,這場無聲的火災都在吞噬著數十億噸優質煤炭,給國家帶來了超過十億元的經濟損失。面對如此巨大的損失,為什麼我們
快來看,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科普來啦‼️ - 天天要聞

快來看,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科普來啦‼️

健 康 同 行春季傳染病科普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宣傳春季傳染病預防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春季是生機勃勃、萬物伊始的季節,也是疾病特別是傳染性疾病的多發季節。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猩紅熱、諾如病毒、麻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