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東大,院士的社會地位,說句糙話: 就是「大神」。
在科技江湖,「院士」開口,大伙兒就只能豎起耳朵,因為口吐「道理」。計算機界孫凝輝院士,就是這樣的大神。
但那天,見大神說「華為」壞話,就惹到我了。
「華為」於咱東大的意義,想必大伙兒都懂,難道只是一部手機的事嗎?
今天過節,我就不再從民族大義的高度去嘮「華為」,且孫大神惹到我也是個人原因 。
從2013年「Mate1」開始,到正用「Mate 70」寫本文,我就沒離開過華為,足見雙方的彼此滿意。
孫大神卻說: 華為走的是中式封閉壟斷的路線。
孫大神懟「華為」也就忍了,沒想到他對記者提問「追趕了2年,為什麼中美AI還有2-3代的差距」,居然回答: 咱落後很正常,中國足球還越追趕越落後了呢,美國就是世界中心。
近期,因為Deepseek猛然把美國社會全整不會了,那可是孫大神心中的「世界中心」。
這才讓我膽敢反思大神了: 院士為啥非要自慚形穢呢?
網上有人說「非蠢即壞」。我想: 能成為院士,肯定不蠢,或許「壞」?
於是,心裡開始「漫罵」孫院士。
剛才,我在手機上刷到兩段「樣板戲」:
那文革年代英雄全是這個模子,這樣的「千篇一律」也確讓人正能量。
今天,我們沒必要再去評價「模子」的真實性,但固化思維是鐵板釘釘的。
我們肯定不想固化自己的思維,誰也不想。那麼,就應該允許科學界不同觀點的大膽存在。
於是,便自問對孫院士的「漫罵」以及他的「壞」就對了?
我猜: 孫院士的「壞」無非的兩個動機:
一是他站在警醒國人的高度,怕科學家們有一點成績就驕傲停步;
二是他存心要自宮咱高科技,讓我們一心一意專註襯衣和玩具。
如果是第二,我就不只是「漫罵」,而是「臭罵」。
如果第一呢?我們就該大膽支持孫院士,而且誰敢肯定歷史檢驗就100%的對或錯。
即使孫院士觀點錯了,甚至是『離譜」的錯,至少在咱科技界還能聽到不同的聲音,也可促使科學家視角多維又保持自省,嚴防「樣板戲」在再霸屏。
所以,對孫凝輝院士也從最初「漫罵〞改為現在「支持」,還是很堅定的那種「支持」。
回放歷史: 做學問的「八股」和「科舉」讓咱「固步自封」,因為「固步自封」,「八國聯軍」就敢一把火燒了老佛爺的園子。
所以,咱可不能再干「把孫院士罵沒了」的事兒。當然,前提是沒猜錯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