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凝輝院士:從「漫罵」改為「支持〞

2025年02月04日08:13:15 科學 1088

在咱東大,院士的社會地位,說句糙話: 就是「大神」。
在科技江湖,「院士」開口,大伙兒就只能豎起耳朵,因為口吐「道理」。計算機界孫凝輝院士,就是這樣的大神。

孫凝輝院士:從「漫罵」改為「支持〞 - 天天要聞

但那天,見大神說「華為」壞話,就惹到我了。
「華為」於咱東大的意義,想必大伙兒都懂,難道只是一部手機的事嗎?
今天過節,我就不再從民族大義的高度去嘮「華為」,且孫大神惹到我也是個人原因 。

孫凝輝院士:從「漫罵」改為「支持〞 - 天天要聞

從2013年「Mate1」開始,到正用「Mate 70」寫本文,我就沒離開過華為,足見雙方的彼此滿意。
孫大神卻說:
華為走的是中式封閉壟斷的路線。
孫大神懟「華為」也就忍了,沒想到他對記者提問「
追趕了2年,為什麼中美AI還有2-3代的差距」,居然回答: 咱落後很正常,中國足球還越追趕越落後了呢,美國就是世界中心。

孫凝輝院士:從「漫罵」改為「支持〞 - 天天要聞

近期,因為Deepseek猛然把美國社會全整不會了,那可是孫大神心中的「世界中心」。

這才讓我膽敢反思大神了: 院士為啥非要自慚形穢呢?

網上有人說「非蠢即壞」。我想: 能成為院士,肯定不蠢,或許「壞」?
於是,心裡開始「漫罵」孫院士。

孫凝輝院士:從「漫罵」改為「支持〞 - 天天要聞

剛才,我在手機上刷到兩段「樣板戲」:

孫凝輝院士:從「漫罵」改為「支持〞 - 天天要聞

孫凝輝院士:從「漫罵」改為「支持〞 - 天天要聞

那文革年代英雄全是這個模子,這樣的「千篇一律」也確讓人正能量。

今天,我們沒必要再去評價「模子」的真實性但固化思維是鐵板釘釘的。

我們肯定不想固化自己的思維,誰也不想。那麼,就應該允許科學界不同觀點的大膽存在。

於是,便自問對孫院士的「漫罵」以及他的「壞」就對了?

我猜: 孫院士的「壞」無非的兩個動機:

一是他站在警醒國人的高度,怕科學家們有一點成績就驕傲停步;
二是他存心要自宮咱高科技,讓我們一心一意專註襯衣和玩具。

如果是第二,我就不只是「漫罵」,而是「臭罵」。
如果第一呢?我們就該大膽支持孫院士,而且誰敢肯定歷史檢驗就100%的對或錯。

即使孫院士觀點錯了,甚至是『離譜」的錯,至少在咱科技界還能聽到不同的聲音,也可促使科學家視角多維又保持自省,嚴防「樣板戲」在再霸屏。
所以,
對孫凝輝院士也從最初「漫罵〞改為現在「支持」,還是很堅定的那種「支持」。

孫凝輝院士:從「漫罵」改為「支持〞 - 天天要聞

回放歷史: 做學問的「八股」和「科舉」讓咱「固步自封」,因為「固步自封」,「八國聯軍」就敢一把火燒了老佛爺的園子。

孫凝輝院士:從「漫罵」改為「支持〞 - 天天要聞

所以,咱可不能再干「把孫院士罵沒了」的事兒。當然,前提是沒猜錯動機。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 天天要聞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記錄人:劉哲,西部油氣地質勘查第六分隊 / 塔里木盆地沙地淺層剖面組成員時間:2023年5月10日地點: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庫車–民豐剖面中段那是一次平常不過的地震波剖面測線任務,我們團隊負責在塔克拉瑪干腹地沿一條南北走向布點,配合衛星圖像
電機基礎標準:GB/T 14711 標準狀態及修訂情況 - 天天要聞

電機基礎標準:GB/T 14711 標準狀態及修訂情況

在電氣設備領域,中小型旋轉電機作為工業生產、日常生活等場景的重要動力設備,其安全性能至關重要。隨著電機製造技術的飛速發展,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應用於電機生產;同時,電機的應用場景也日益多樣化,在新能源、智能製造等新興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
月球內部「異常貧瘠」?嫦娥六號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謎底 - 天天要聞

月球內部「異常貧瘠」?嫦娥六號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謎底

月球正反面為何大不同?月球演化都有哪些關鍵謎題?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日前正式發表了中國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採樣任務的又一重大科學成果。該成果為全面了解月球早期的殼-幔演化歷史提供了關鍵信息。該成果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完成。科研團隊對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帶...
嫦娥七號明年前後將發射,還會帶這個儀器上月球 - 天天要聞

嫦娥七號明年前後將發射,還會帶這個儀器上月球

月球背面樣品返回一年來,我國科學家圍繞這些樣品已經取得豐碩的科學研究成果,彰顯了我國行星科學研究的綜合實力,也為下一階段開展月球的形成和演化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一年來我國科學家對嫦娥六號返回樣品的研究取得了多個首創性的關鍵進展,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
光子器件,接連獲突破 - 天天要聞

光子器件,接連獲突破

新型光子設備已可以兼顧靈敏與耐用。長期以來,先進光子器件因製造困難而發展受限。近日,多所大學在光學設備製造領域取得了關鍵突破,解決了包括設備的可擴展製造、靈敏與耐久度兼顧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