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際穿越·科創校長空間站」新年首場活動——新春科創校長小會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生命長河展區舉辦,標誌著這一歷經兩年精心孵化的科創教育品牌在2025年迎來新的發展階段。此次活動由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指導,上海科技館、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主辦。
本次活動主題為「城市的未來」,邀請到兩位專家現場「論道」,以「科學+人文」多元視角共同勾勒城市發展輪廓。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帶來主旨演講「為什麼城市擠擠更環保」,他剖析了城市人口密度與環保之間的複雜關係。他指出,城市人口的適度集聚,能夠促使公共交通系統更為高效地運行,減少私家車的使用頻率,從而降低尾氣排放。同時,高密度的城市布局有利於基礎設施的集約化建設與共享。
著名詩人、散文家、小說家趙麗宏則以「水泥城市裡的大自然」為主題,生動闡述在城市建設飛速推進的進程中,大自然元素如何在高樓大廈間存續與融合,為城市的人文底蘊與生態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現場正式聘任兩位報告專家為「科際穿越·科創校長空間站」首席顧問,為「空間站」的長遠發展注入了專業智慧與力量。
「館長有約」環節中,陸銘、趙麗宏與上海科技館館長倪閩景圍坐一起,就活動主題展開深度對談。他們從各自擅長的人文、經濟、教育等領域出發,分享獨到見解,在交流中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凝聚智慧,提出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策略與建議。
本次活動發布了《科學教育與科學傳播發展報告(2024)》。該書是上海科技館科普智庫創新平台、上海科技傳播智庫重要前瞻性研究成果的系統性發布。書中精選17篇來自智庫團隊、各個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研究者們的前沿報告,探討在「大科普」時代,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之間如何轉化協同,各種類型的社會主體如何參與並激發科學傳播的新實踐、新樣態,科普如何深度支持青少年的科學教育等等。該書期望通過揭示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領域的發展現狀與趨勢,持續助力科普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標誌著「空間站」不僅是思想碰撞與匯聚的核心樞紐,也是思想傳播與輸出的交流平台。



活動還邀請到小提琴家張樂與跨界音樂家張康明,二胡演奏家段皚皚,「力量之聲」組合成員王志達、宋罡帶來精彩演出,用豐富的音樂元素奏響城市脈搏與自然韻律交織的夢幻樂章。
自2023年6月推出以來,「科際穿越·科創校長空間站」已成功舉辦活動25場,邀請包括諾獎獲得者、院士、科學家、教育家等在內的嘉賓90餘位,持續走進上海展覽中心、上圖東館、徐家匯書院、奉賢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閔行晶城中學等公共陣地和科技特色示範校,通過專家報告、跨界對談、科創集市等形式推動場館及社會優質資源進學校進課堂進社區。
未來,「科際穿越·科創校長空間站」將拓展更多的合作渠道,吸引更多不同領域的頂尖人才加入,探索更多新穎且富有成效的活動形式,讓科技之光普照每一個渴望知識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