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la抵制風波背後:涉事添加劑會致癌嗎?會否被帶入食品

2024年12月13日18:53:06 科學 1530
Arla抵制風波背後:涉事添加劑會致癌嗎?會否被帶入食品 - 天天要聞

近日,知名乳製品企業Arla阿爾樂)因宣布試驗在奶牛飼料中加入名為「Bovaer」的添加劑,遭到部分海外用戶抨擊抵制,有消費者稱Bovaer為有毒物質。

針對此事,Arla官方以及該物質製造商DSM Firmenich(帝斯曼-芬美意)均發文稱Bovaer經過了廣泛的測試,確保對奶牛和人類都是安全的。

讓Arla陷入爭議的Bovaer是什麼?南都灣財社記者為此採訪SGS健康食品行業技術經理盧祝娣。

專家:

Bovaer中含有至少10%的3-NOP

3-NOP不能用於食品

盧祝娣向南都灣財社記者表示,Bovaer是一飼料添加劑製劑的品牌名稱,該製劑含至少10%的3-硝基氧基丙醇(3-Nitrooxypropanol,3-NOP)。

記者注意到,此次引起爭議的便是3-NOP,有海外消費者稱該物質具有強致癌性。盧祝娣對比表示,3-NOP是飼料添加劑,非食品添加劑,不能用於食品。根據相關的安全性評估報告,3-NOP在推薦的劑量下不致癌,良性腫瘤僅在高於未觀察到不良作用劑量(NOAEL)條件下發生;3-NOP及其代謝產物NOPA在體內無遺傳毒性;不過3-NOP對眼睛有腐蝕性,對皮膚有刺激性但無腐蝕性,建議在使用時注意做好防護措施。

3-NOP在中國尚未批准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

歐盟稱該物質功能組為「對環境有有利影響的物質」

針對Bovaer被應用於飼料添加劑,盧祝娣表示,根據歐盟委員會條例(EU)2022/565, 3-硝基氧基丙醇製劑被授權作為奶牛和繁殖用奶牛的飼料添加劑,飼料添加劑類別為「畜牧業添加劑」,功能組為「對環境有有利影響的物質」。Bovaer目前已被授權在多個國家使用,包括歐盟、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

她表示,根據FSA(the Food Standards Agency)發布的安全性評估報告,動物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聯合專家組得出的結論是,當以擬定劑量每日使用時,Bovaer可有效減少反芻動物甲烷產生。而根據FSA發布的安全性評估報告,3-NOP在瘤胃液中快速代謝為1,3-丙二醇,其不會在瘤胃液中積累;3-NOP在血漿中快速代謝為NOPA(3-nitrooxypropionic acid),隨後也形成其他代謝物,據殘留暴露評估結果顯示,牛奶和可食用組織中未檢出3-NOP或其主要代謝物NOPA,因此,3-NOP在規定的劑量內使用,不會轉移至牛奶中,對人體不會有危害

不過,盧祝娣表示,在中國,3-NOP尚未批准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根據《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和《新飼料和新飼料添加劑管理辦法 》規定,向中國出口中國境內尚未使用但出口國已經批准生產和使用的飼料添加劑的,應辦理飼料添加劑進口登記證,禁止進口未取得飼料、飼料添加劑進口登記證的飼料、飼料添加劑。

Arla抵制風波背後:涉事添加劑會致癌嗎?會否被帶入食品 - 天天要聞

回顧:

宣布在部分農場試驗在奶牛飼料中加添加劑

Arla遭部分海外用戶抨擊抵制

南都此前報道,11月26日,丹麥知名乳品企業Arla宣布在約30家Arla農場試用飼料添加劑Bovaer,經證實該物質可平均減少奶牛腸道甲烷排放量27%。但此舉遭到部分海外用戶的抵制抨擊,部分用戶在Tiktok發布將Arla牛奶倒入水槽或廁所的視頻,以此作為抵制。

12月3日,Arla官方發文澄清稱,Bovaer是一種已有15年研究歷史的產品,或能減少奶牛的甲烷排放量。12月2日,該物質製造商DSM Firmenich(帝斯曼-芬美意)也發文表示,Bovaer以每20公斤飼料1克的比例添加到牛飼料中,一頭用Bovaer餵養的奶牛每年可減少一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

Arla(阿爾樂)為全球知名乳品生產商,其官網顯示,Arla創始於1881年,總部位於丹麥。2012年,Arla進入中國,2015年,蒙牛控股的奶粉上市公司雅士利和Arla合作,2022年9月30日,雅士利發布公告稱,其與Arla協議終止戰略合作。帝斯曼-芬美意則為荷蘭-瑞士跨國企業,有健康營養、保健、香精香料等業務。

有專家向南都灣財社記者指出,在企業ESG實踐上,企業需要留意做好品牌溝通和市場的教育,讓消費者、供應商、合作的上下游明白具體的做法和價值。南都灣財社記者於12月5日聯繫採訪Arla中國區相關負責人以及通過官網郵件聯繫帝斯曼-芬美意中國區,截至發稿前未得到回應。

(此前報道:奶牛飼料中加添加劑,遭用戶抨擊!Arla闢謠:對人體無害)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馮家鉅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著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著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路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來源:廣西台新聞910】近期,陽朔縣林業局工作人員通過桂林灕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安裝的監測系統,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的身影。白頸長尾雉不僅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還是中國特有珍稀鳥類,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 天天要聞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5日訊「淘淘」20 歲啦!7月5日,世界第一頭人工環境下出生的長江江豚「淘淘」迎來20歲生日。從「淘淘」出生到家族發展至5頭,在一代代科研人員努力下,長江江豚人工繁育保種,為這一瀕危物種的未來帶來希望。
飛機不死,它只是墜落 - 天天要聞

飛機不死,它只是墜落

獻給003號墜機的白玫瑰,2024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記者 王華震 攝山裡的紀念儀式簡簡單單,從山下帶上來的一束白玫瑰,分給王健、楊立群和其他隊員,在曾經因飛機墜落而形成的巨坑前,他們手持玫瑰,默哀。玫瑰潔白,山林翠綠,經過80年的自然修復,那個「巨坑」已經宛如平地,難以辨認。巨坑近旁,山勢陡然下陷,形成一道...
歷史上從無記載!2006年平利首次出現,被抓8小時後放生 - 天天要聞

歷史上從無記載!2006年平利首次出現,被抓8小時後放生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文|萬象硬核編輯|萬象硬核«——【·前言·】——»2006年6月15日,安康市人民政府發布消息,有人在平利縣的交通局家屬院中發現了一隻不明身份的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