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南極科考站數量:美國6座,日本4座,那咱們有幾座?

2024年12月13日15:42:05 科學 1597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中美日南極科考站數量:美國6座,日本4座,那咱們有幾座? - 天天要聞

引言

誰能想到在冰天雪地的南極,竟然有那麼多個科考站,目前我們知道的幾個大國就都前赴後繼地在這片白色土地上插上自己的旗幟。美國有6座科考站,日本有4座,那麼我們中國有幾個呢?

中美日南極科考站數量:美國6座,日本4座,那咱們有幾座? - 天天要聞

美國的5座科考站

1916年6月生效的《國際南極條約》中表明了南極的主權的獨立,它不歸屬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而是全人類的財富。但是為了促進人類科學的發展,條約中通過了可以在南極建立科考站的需求。自此之後,陸陸續續很多國家在這裡建立了自己科考站。

說到南極科考的先驅,美國人絕對算得上是衝鋒陷陣的,早在20世紀50年代,他們就在威爾克斯地建了個科考站,算是搶佔了先機。但是初來乍到,經驗不足,吃了不少虧。南極常年暴風雪,建站難於上青天。

中美日南極科考站數量:美國6座,日本4座,那咱們有幾座? - 天天要聞

更要命的是,當初選址也沒選好。沒過幾年,科考站就被厚厚的積雪給埋了,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次教訓讓他們學聰明了,後來建站的時候就更謹慎了。

他們把房屋的離地距離增加,這樣就能很好地保護建築物,即使有強暴風雪來襲,因為建築物下方是空擋,雪可以輕鬆通過,形成了一個通風管道,這樣一來,房子就不會遭遇被埋的風險。

到今天為止,美國先後在南極建立了6座科考站,四座科考站是永久性質的,兩座屬於季節型科考站。

中美日南極科考站數量:美國6座,日本4座,那咱們有幾座? - 天天要聞

最早的是1956年的麥克默多站隨後就是阿蒙森-斯科特站。12年後又建造了阿蒙森-斯科特站和帕爾默站,最晚的是1975年的瑪麗·比阿茲站。

建在空軍反潛包圍圈裡的娜爾遜灣站和埃里克森站,其實就類似「季節工」,只在特定時間段工作,前者是1956年建的,後者晚了點,1967年才建。

中美日南極科考站數量:美國6座,日本4座,那咱們有幾座? - 天天要聞

美國建立的這麼多科考站最出名的要數麥克默多站,它有個名號叫作「南極第一城」,它的容量巨大,說是一座城市一點也不為過,1300個人可同時居住在裡面。

除了這個阿蒙森-斯科特站也是非常特別的一個科考站,它位於南極的中心點,美國選擇這樣一個地理位置,就是看中了它的戰略價值。

中美日南極科考站數量:美國6座,日本4座,那咱們有幾座? - 天天要聞

在外面看阿蒙森-斯科特科考站,會發現他的造型非常奇特,像一對展開的機翼,整個身軀用液壓千斤頂支撐。

其實這樣的設計大有深意,因為它的高低可以隨外界環境變化而變化,如果冰雪層逐漸增加,高度也隨之增加。它的內部也十分寬敞,可容納150人居住,也算是一個非常大型的科考站了。

中美日南極科考站數量:美國6座,日本4座,那咱們有幾座? - 天天要聞

日本4座科考站

除了美國,日本的科考站其實也不少,作為亞洲的龍頭,由於經濟發展得早,日本也是早早就跑到南極建立了自己的科考站。

日本在南極的探險得從1912年說起,1912年1月16號,一艘200噸的小木漁船「開南丸」號,去到了南極羅斯冰架。雖然離南極點還有1000多公里,但這對亞洲來說可是破天荒頭一遭。

從那之後,日本就不斷派出船隻去南極科考,而他們的第四代破冰船已經達到了2.2萬噸的排水量,運輸物資超過了1000噸,載人接近300人。

中美日南極科考站數量:美國6座,日本4座,那咱們有幾座? - 天天要聞

1956年他們的第一個科考站——昭和科考站建成了,後來逐漸又新建了3座,分別是瑞穗站、飛鳥站和富士穹頂站,四個科考站星羅棋布地分布在南極大陸

近些年來,日本的經濟持續低迷,科考活動也大受影響,日本這些年都是進行小規模的科考活動,不過也獲得了很多科考成就。

近些年來,日本為了檢測超過100萬年前的冰芯,日本正著手建立第五個科考站,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會好奇,作為後起之秀的中國現在怎麼樣了呢?

中美日南極科考站數量:美國6座,日本4座,那咱們有幾座? - 天天要聞

中國5座科考站

其實中國的科考站數量也不少,足足有5個,1984年中國科考人第一次踏上南極大陸,第二年就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科考站——長城站。雖然它離南極圈還有一段距離,但在當時對中國的南極科考事業來說,意義非凡,

1989年2月26日,南極中山站宣告建成,最讓人感動的是,當時遠在南極的科考隊員拿著收音機,收聽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傳來的聲音時淚流滿面,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即使遠在萬里之外,隊員們依舊能聽到祖國的呼喚,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越來越多的科考站也逐漸形成規模。

中美日南極科考站數量:美國6座,日本4座,那咱們有幾座? - 天天要聞

2009年1月崑崙站落成,它的海拔高達4087米,地處南極冰蓋最高處,那裡的生存條件十分惡劣,空氣十分稀薄。

可是這些困難都難不倒我們的科考隊員,他們在那裡為祖國收穫了一個又一個科技成果。

中美日南極科考站數量:美國6座,日本4座,那咱們有幾座? - 天天要聞

2014年中國南極泰山科考站正式建成,這座科考站的條件先進了很多,能夠滿足20人的同時生活。

中美日南極科考站數量:美國6座,日本4座,那咱們有幾座? - 天天要聞

而到了今年2月7號,中國在南極的第五個科考站——秦嶺站正式開站了。這可是個重要的里程碑,因為之前我國在南極羅斯海區域的科考一直是空白,現在終於補上了這塊拼圖。

秦嶺站的規模十分宏大,佔地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可同時供80名科考隊員一起生活。

不僅如此,隨著科技的發展,更多的科研成果被用在了建造秦嶺站上,它採用了極為輕質卻高強度的材料,同時運用最先進的技術,不僅可以抵禦低溫,還有很好的耐腐蝕能力。

中美日南極科考站數量:美國6座,日本4座,那咱們有幾座? - 天天要聞

我國海洋局發言人曾表示,這座科考站建立的目的是更好地研究海洋生態,還能為大氣物理和陸地生態提供參考,奠定良好的理論支撐,所以秦嶺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且我們也不會滿足於僅僅5座科考站,為了進一步發展科技,會有更多的科考站落成,我們也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中美日南極科考站數量:美國6座,日本4座,那咱們有幾座? - 天天要聞

結語

在南極這片神秘的土地上,有太多東西需要我們去探索去發現,而科考站就是人類求知的腳步,即使有困難,有風險,我們也要勇往直前。

我們相信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會有更多更先進的科考站建立在南極,我們也終會揭開這座大陸的神秘面紗。

中美日南極科考站數量:美國6座,日本4座,那咱們有幾座? - 天天要聞

最後,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斯巴魯望遠鏡的昆蟲狀複眼將於2月首次亮相 - 天天要聞

斯巴魯望遠鏡的昆蟲狀複眼將於2月首次亮相

夏威夷山頂上可靠的望遠鏡即將進行一次大升級。夏威夷的斯巴魯望遠鏡(Subaru Telescope)正在為其武器庫增加一種新儀器,它將通過複眼觀察宇宙。複眼將使斯巴魯能夠觀察太空中大約2400個物體,提供極寬的視野,並允許同時對數千個物體進
中興通訊:中國液體金屬冷卻技術實踐的先行者! - 天天要聞

中興通訊:中國液體金屬冷卻技術實踐的先行者!

近日,根據據網上流傳的一張結構圖,英偉達官方重新設計了 RTX 5090 公版顯卡的 PCB 和散熱系統,採用了三片式 PCB 和雙流通冷卻系統設計,比 RTX 4090 公版卡上的單流通式散熱器更高效。於是,液體金屬概念一時之間變得熱門。
這塊化石為何不簡單? - 天天要聞

這塊化石為何不簡單?

我國科研團隊發現最古老多細胞真核生物化石,入選《科學》雜誌2024年度十大科學突破這塊化石為何不簡單?天津薊縣(現薊州區)中上元古界國家自然保護區。河北省寬城縣翁家莊剖面串嶺溝組中發現的「壯麗青山藻」化石。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高於庄組中發現的
每日學一味中藥--人蔘 - 天天要聞

每日學一味中藥--人蔘

【名稱】人蔘【出處】《本經》【拼音名】Rén Shēn【別名】人銜、鬼蓋(《本經》),土精、神草、黃參、血參(《吳普本草》),地精(《廣雅》),百尺杵(《本草圖經》),海腴、金井玉闌,孩兒參(《綱目》),棒棰(《遼寧主要藥材》)。【來源】為
GABA是腸腦軸的潛在後生元介質 - 天天要聞

GABA是腸腦軸的潛在後生元介質

我們的腸道中棲息著數以萬億計的微生物,它們就像個「小工廠」,會產生數千種獨特的小分子代謝物,包括短鏈脂肪酸、膽汁酸、膽鹼代謝物、維生素、氨基酸和神經遞質等等,這些代謝物會對宿主的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腸道菌群與腸道之間建立了一種雙向交流機制,它們同時又與中樞神經系統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微生物-腸-腦軸...
宇宙盡頭之後的浪漫:時間晶體中的量子人工智慧 - 天天要聞

宇宙盡頭之後的浪漫:時間晶體中的量子人工智慧

作者:北京理工大學尹璋琦「時間晶體」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教授、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弗朗克·維爾切克(Frank Wilczek)於2012年提出的一個新穎的物態概念:一種物質,當其處於基態附近時,在時間維度上會自發出現周期性變化,就像空間
「古大爺」離世,享年25歲 - 天天要聞

「古大爺」離世,享年25歲

1月19日,北京動物園微博發布大熊貓「古古」離世訃告,內容如下:我們懷著悲傷的心情宣告,大熊貓「古古」已於2025年1月16日凌晨2:09停止心跳,永遠離開了大家,享年25歲零4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