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NA,中文名稱「信使核糖核酸」,是由DNA,也就是基因的一條鏈作為模板轉錄而來的單鏈核糖核酸,攜帶遺傳信息並能指導蛋白質合成。mRNA技術是生物醫藥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和前沿高新技術,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上午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歸國科研人員涉生物醫藥領域mRNA藥物專利權權屬糾紛案,最終一攬子促成各方當事人當庭達成全面和解,一攬子解決了包括本案在內的三起訴訟。
最高法五人合議庭審理mRNA技術領域藥物研發專利權權屬糾紛
審判長 陶凱元:現在開庭!
2024年12月4日上午,由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二級大法官陶凱元擔任審判長的五人合議庭,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公開開庭審理上訴人深圳市臻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與被上訴人深圳市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審第三人胡先生發明專利權權屬糾紛一案。涉案專利系利用mRNA技術進行藥物研發所形成的創新成果,mRNA,中文名稱「信使核糖核酸」。這項技術有多重要?
上訴人代理人:相較於傳統藥物,mRNAa技術能夠直接指導自身細胞合成所需蛋白質,避免了傳統蛋白藥物可能引發的致命過敏反應,並且也具有快速響應和精準定位的能力,能夠迅速抑制病情惡化,在生物醫藥領域具有重要的意義。2023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即授予在mRNA研究上的突破性發現。
臻某公司成立於2018年1月,是於女士、王先生、胡先生等3位歸國創業人員共同創立的高科技公司,旨在推動mRNA技術在生物醫藥領域的研發和轉化。
臻某法定代表人 王先生:當時我們三個人是在美國的哈佛大學,比較幸運地接觸到了mRNA技術,當時還是一個冷門,覺得mRNA技術會改變世界,這個事情發生在2016年左右,2018年的時候就回國創業,致力於把mRNA的技術變成一個藥物,攻克骨關節炎。人類25歲以後,非感染性疾病排第一的是骨關節炎,中國40歲以上(的人)幾乎一半都有,但我們認為,mRNA新的手段,一定會在治療骨關節炎上面有個新的突破,改善祖國人民的生命健康,這是我們最原始的一個動力。
2019年9月,胡先生創立瑞某公司,2021年6月申請,同年10月獲得授權涉案專利。這項專利首次將mRNA技術應用於攻克骨關節炎這一疾病。通過設計設定的mRNA序列,使受傷的局部產生具有修復軟骨等功能的內源性蛋白質,從而達到修復受損軟骨,精準治療骨關節炎的目的。
臻某公司認為涉案專利屬於胡某在臻某公司的職務發明,起訴請求確認涉案專利歸其所有,被深圳中院一審判決駁回。臻某公司不服,上訴到最高法知識產權法庭。庭審中,被上訴人瑞某公司及第三人胡先生再次強調,胡先生與臻某公司之間不存在勞動關係,自己具備mRNA全技術平台和底層原創技術,擁有百餘項自主知識產權,對於申請涉案專利,瑞某公司確有技術研發能力和合法來源。
被代:在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對涉案專利進行科研成果產業轉化的過程中,瑞某公司與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簽訂協議,以3,000萬元的對價受讓包括涉案專利在內的多項專利,是涉案專利技術的唯一合法權利人。
查明事實證據基礎上一攬子解決3起訴訟
除了本案的發明專利權權屬糾紛,雙方還有其他兩起關聯訴訟案件,分別在最高法知識產權法庭二審、廣東省高院申請再審。合議庭在查明事實證據的基礎上,促成各方當事人當庭達成全面和解。
陶凱元:現在繼續開庭。在法庭的主持下,各方當事人經友好協商,最終達成一致。和解協議約定,臻某公司、瑞某公司確認,涉案專利由雙方共同研發完成。涉案專利權歸瑞某公司所有。各方還就其他有關的事項進行了約定,包括本案在內,各方當事人已經就專利權權屬糾紛,侵害技術秘密糾紛,合同糾紛三件案件,以及潛在的股權糾紛,勞動爭議糾紛等,達成一攬子和解。
曾經一起創業的合作夥伴,終於冰釋前嫌,再次握手言歡。曾身處訴訟漩渦的胡先生說,他心情輕鬆了很多,終於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科技研發中了。
胡先生:在調解和和解之前的整個工作,我切實地感受到了最高法院知識產權法庭,他們對於一攬子解決這種系統性糾紛的高超的智慧和決心,同時也切實地感受到了對科研人員、專利發明人的關心和愛護,還有保護。
本案及關聯訴訟糾紛涉及職務發明的權利歸屬、商業秘密保護、高科技成果轉化、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等多個方面的法律問題,具有典型性。此案進一步釋放了人民法院鼓勵創新、弘揚誠信、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鮮明導向,有利於科研人員勇於創新、安心創業,更好地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審判長 陶凱元:本案各方當事人起初因訟而爭,最終在合議庭主持和社會各界人士的見證之下,定紛止爭,可謂雙贏、多贏、共贏。
到庭旁聽案件審理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張廣良教授對審判長所說的多贏,深表認同:
張廣良:一個科技成果的完成,它有利於社會的一些進步,這點在專利領域特別重要,它促進技術的進步,例如說本案所涉及的一些藥品,對社會公眾而言,對他們的一個健康,對於疾病的診斷都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從這一點我理解是一個多贏的局面。
監製|陳秉科
記者|孫瑩
圖片提供|最高人民法院
編輯|章宗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