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火星的亮度日益增加,越來越適合觀測。天文科普專家介紹,11月20日晚,火星將與月亮在巨蟹座中「邂逅」。如果天氣晴好,感興趣的公眾可憑藉肉眼或小型望遠鏡在東南方天空觀賞這幕「星月對話」。
2024年10月31日在廣東省中山市拍攝的火星特寫。(漢玲攝)
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地外行星,呈紅色,我國古人稱之為「熒惑」。火星與地球十分類似,也有四季變化。
今年11月12日,火星剛剛開啟了它的第38個新年。「這一天,火星運行到它的春分點。火星紀年始於地球上的1955年,火星的下一個新年是2026年9月30日。」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天津科學技術館天文科普專家宋媛媛說。
2018年7月28日,月全食與火星「同框」。這是當晚在四川省遂寧市九蓮洲生態濕地公園拍攝的月食「項鏈」與火星「項鏈」(多張疊加)。(蔣濤攝)
進入11月,火星於前半夜升起,一天比一天明亮。月亮在每月例行「巡天」的過程中會與之「相遇」,上演火星伴月。具體來看,20日晚,火星位於月亮下方不遠處,亮度-0.3等;後半夜月亮會進一步靠近火星。
以北京地區為例,20日20點48分左右,月亮率先升出地平線,21點30分左右火星才升起,但此時地平高度較低。感興趣的公眾可等到23點以後進行觀測,屆時二者的地平高度會比較理想。雖然月亮很明亮,但火星也不差,肉眼還是比較容易看到它。星月交輝,別有一番景緻。有條件的公眾如果使用雙筒或小型天文望遠鏡觀測,效果會更好。
宋媛媛表示,本次火星伴月很適合普通公眾觀測,尤其是對於剛入門的天文愛好者來說,是一次很好的練習機會。感興趣的公眾也可以藉此機會多了解一下這顆紅色的星球。
火星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為相似的行星,人類從未停止對火星的探索。
「火星是人類探測時間最長、次數最多,參與探測國家最多的一顆行星。隨著航空航天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國際合作的持續加深,人類有望在不遠的將來揭開火星的諸多神秘面紗,甚至將其改造成為人類的『第二個家園』。」宋媛媛說。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