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2024廣東省科普創新展暨南山科普大會(下稱「科普創新展」)開幕。為期三天的科普創新展以「科普照耀南粵·創新點亮夢想」為主題,組織廣東的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高校、科技龍頭企業和科普教育基地等近百家單位參展,300多項科技創新成果集中亮相。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實驗室主任鍾南山在開幕式上以視頻通話的形式致辭。鍾南山說,廣州實驗室持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呼吸健康科普,讓公眾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識、預防措施和治療手段,有效提升科學素養和健康意識。他認為,新時代的科普工作需要各方共同策劃、參與和推進,要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將科學、權威、精準、及時、有效、立體的科普信息傳遞給公眾,實現全民共享。
鍾南山還在現場做起了關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科普。他表示,慢阻肺是我國第三大致死單病種疾病,被稱為「沉默的殺手」,但公眾對這種導致呼吸困難的慢性疾病知曉率還不足10%,僅有不到3%的慢阻肺患者知道自己患病,近90%此前從未得到明確診斷。「我在多個場合呼籲大家要重視慢阻肺病,要像量血壓一樣測量我們的肺功能,逐步提高呼吸疾病的知曉率和認知度。」
本次科普創新展主會場設置「科技強國、科普築夢」主題展、「智創星空」高新科技創新成果暨南山科普展和「粵科普粵生活」科技創新成果展三大展區,展示前沿科技成果和身邊的科技智慧。
健康科普是本次科普創新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方+記者在現場看到,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甲乳疝外科團隊帶來了乳腺模型和檢測工具,展示乳腺的基本構造和病變形態,並演示檢測工具的操作方法及其在早期篩查中的作用,向公眾普及乳腺健康知識。
華南農業大學工程學院則把「無人農機」開到了現場,展示無人農場的技術及應用情況。布展時,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還親自來到農機旁,檢查設備是否安裝妥當。
「無人農場技術已經取得很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得到農民認可,證明了『人不下田也能種好地』。」羅錫文說,「今天在現場看到很多小朋友圍觀我們的設備,我也解答了很多問題。科技創新要從娃娃抓起,小孩子好奇心強,要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讓他們在未來的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
南方+記者獲悉,本次科普創新展全程免費開放,還在廣東工業大學廣東省工業設計展覽館、華南理工大學圖書館科普展廳、粵港澳大灣區(廣東)人才港等省內多個高校、科普教育基地設立分會場,開展主題性科普活動。
南方+記者 鍾哲
【作者】 鍾哲
廣東科技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