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不可百日無姜?美國最新研究:是真的,2天清除半數衰老細胞

2024年11月21日10:42:02 科學 1460

「男不可百日無姜。」

在民間被傳唱為養生利器的生薑,最近也得到了科學界的認證。權威學術期刊PLOSONE》刊載文章稱,生薑提取物在清除衰老細胞方面有優異表現,能夠在48小時內清理近50%的衰老細胞,提升各項人體生理功能。

作為飯菜調味的生薑,搖身一變成了大補之物,這究竟可信嗎?

男不可百日無姜?美國最新研究:是真的,2天清除半數衰老細胞 - 天天要聞

01 「返老還童」新配方?生薑有大用!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發現,生薑提取物對衰老細胞的清除有著獨特的機制。

人體內的衰老細胞不僅是失去活力的「廢物」,它們還會釋放對周圍細胞和組織有害的物質,影響健康細胞的存活。而生薑提取物中的6-姜烯酚和姜稀酮A兩種成分,則扮演了「清潔工」的角色,能夠識別這些衰老細胞並促使其被清除。

在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將調配好的生薑提取物加入到已經老化的人體成纖維細胞里,每24小時進行一次觀察記錄。最終的實驗結果表明,在姜烯酮A這種物質的干預下,經過48小時有接近50%的衰老細胞被成功清除。

男不可百日無姜?美國最新研究:是真的,2天清除半數衰老細胞 - 天天要聞

美國團隊的Ferrucci教授進一步解釋道,成纖維細胞是真皮層的主要細胞類型之一,主要分布於在肌肉、肝臟、骨骼、心臟、肺等部位。生薑提取物的能力不僅能夠提高身體傷口癒合的能力,增強人體組織的彈性和韌性,也能煥發恢復人體生理功能的年輕態。

理論上,生薑提取物有如此強大的修復能力,那麼在日常飲食中直接「食補」生薑也能得到相應的效果。事實如此嗎?

02 生啃不可取!科學家如何對待生薑?

在實驗中,研究團隊採用的生薑提取物濃度為20微摩爾/升,而據資料顯示,生薑中所含姜烯酮A物質僅有3%。如果要通過生薑補充這種成分,因人體胃酸等分解作用,能夠成功進入細胞的姜烯酮少之又少,想達到良好效果,每天就只能生啃生薑,顯然這並不可取。

男不可百日無姜?美國最新研究:是真的,2天清除半數衰老細胞 - 天天要聞

Ferrucci教授也明確表示,目前生薑的研究僅僅在實驗室階段,距離形成有效明確的治療方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幸運的是,學術圈發現能清除衰老細胞的成分並不僅有姜烯酮,一些更成熟的方案也早已商業化落地。

經《Nature》《Cell》等多個頂刊認證, TimeShop「益力維」中含有的亞精胺成分,同樣也能清理身體的老化細胞。在諾獎科學家傑夫里·霍爾的帶領下,益維力研發團隊通過復配亞精胺、稀有人蔘皂苷小花山奈等多種成分,形成了PowerMax專研配方,專門針對男士的生理功能恢復起作用。

除了對全身細胞做「大掃除」外,益維力更注重改善男性因年齡而誘發的能力衰退。其中5種稀有人蔘皂苷均提取自50年參齡的老參,經由小分子處理後,機體利用率提升近30倍;而小花山奈在東南亞民間素有天然「偉哥」之稱。

男不可百日無姜?美國最新研究:是真的,2天清除半數衰老細胞 - 天天要聞

都說「男子不可百日無姜」,如今科學證明其背後的原理可能正是衰老細胞的清除。而在此基礎上復配的益維力,在其京東評論中也出現了類似「重回20歲的硬度」、「每晚都能嗷嗷叫」等反饋

03 壽命翻倍,需做好壽長的準備

長壽正在來臨,未來人們不僅會活的更長,也會活得更好。科學研究表明,人類平均預期壽命在過去一個世紀大幅提升。例如,1900年全球平均預期壽命約31歲,如今已超70歲。

男不可百日無姜?美國最新研究:是真的,2天清除半數衰老細胞 - 天天要聞

諸多科學家和富豪已投身其中。谷歌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投資了Calico公司,著名投資人彼得·蒂爾也對抗衰領域展現出濃厚興趣。科學家們發現了端粒酶、Sirtuins蛋白家族、氧化應激反應因子等多種對細胞壽命的影響機制。

這些投資和研究成果為人類長壽帶來曙光,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人類在壽命延長的同時,生命質量也將同步提高。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人類搖籃」遺址發現了300萬年前的工具,露西死因有新解 - 天天要聞

「人類搖籃」遺址發現了300萬年前的工具,露西死因有新解

近日,考古學家在肯亞霍馬半島的「人類搖籃」遺址,發現了地球上最早使用的工具,這些由三百萬年前人科動物製造的石片或小刀,展示了他們通過敲擊石頭製造鋒利邊緣的技術。(考古學家發現了一些地球上最早使用的工具。)(這種鋒利的岩石能夠剝皮和切水果和蔬菜,並切河馬的肉。)(露西遺骸。)這些工具被稱為奧杜威工具...
斯巴魯望遠鏡的昆蟲狀複眼將於2月首次亮相 - 天天要聞

斯巴魯望遠鏡的昆蟲狀複眼將於2月首次亮相

夏威夷山頂上可靠的望遠鏡即將進行一次大升級。夏威夷的斯巴魯望遠鏡(Subaru Telescope)正在為其武器庫增加一種新儀器,它將通過複眼觀察宇宙。複眼將使斯巴魯能夠觀察太空中大約2400個物體,提供極寬的視野,並允許同時對數千個物體進
中興通訊:中國液體金屬冷卻技術實踐的先行者! - 天天要聞

中興通訊:中國液體金屬冷卻技術實踐的先行者!

近日,根據據網上流傳的一張結構圖,英偉達官方重新設計了 RTX 5090 公版顯卡的 PCB 和散熱系統,採用了三片式 PCB 和雙流通冷卻系統設計,比 RTX 4090 公版卡上的單流通式散熱器更高效。於是,液體金屬概念一時之間變得熱門。
這塊化石為何不簡單? - 天天要聞

這塊化石為何不簡單?

我國科研團隊發現最古老多細胞真核生物化石,入選《科學》雜誌2024年度十大科學突破這塊化石為何不簡單?天津薊縣(現薊州區)中上元古界國家自然保護區。河北省寬城縣翁家莊剖面串嶺溝組中發現的「壯麗青山藻」化石。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高於庄組中發現的
每日學一味中藥--人蔘 - 天天要聞

每日學一味中藥--人蔘

【名稱】人蔘【出處】《本經》【拼音名】Rén Shēn【別名】人銜、鬼蓋(《本經》),土精、神草、黃參、血參(《吳普本草》),地精(《廣雅》),百尺杵(《本草圖經》),海腴、金井玉闌,孩兒參(《綱目》),棒棰(《遼寧主要藥材》)。【來源】為
GABA是腸腦軸的潛在後生元介質 - 天天要聞

GABA是腸腦軸的潛在後生元介質

我們的腸道中棲息著數以萬億計的微生物,它們就像個「小工廠」,會產生數千種獨特的小分子代謝物,包括短鏈脂肪酸、膽汁酸、膽鹼代謝物、維生素、氨基酸和神經遞質等等,這些代謝物會對宿主的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腸道菌群與腸道之間建立了一種雙向交流機制,它們同時又與中樞神經系統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微生物-腸-腦軸...